课题:2.6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本节教材承前面细胞核的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能建立起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模型区别与联系。这节课内容也是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模块的基础。对细胞核功能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对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这一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1.尝试建立原核细胞的模型。
2.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通过对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强化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观念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原核细胞的结构。
1.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一部分 导课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动机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原核细胞 思考、讨论、回答。有些生物的细胞具有这三个结构,有些细胞只具有细胞膜、细胞质,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导入课题和学习目标。
小资料 马古利斯和她的“内共生学说”
讲授新课 在生命的进化历程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哪个先出现?真核生物是否起源于原核生物?内容:关于早期生命演化中细胞如何从简单到复杂的学说。例如:真核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结构起源于早期的原核生物 阅读资料总结观点 阅读和总结能力
一、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原核细胞
讲授新课 证据是什么?蓝细菌的出现对大气圈的变化有什么作用?对真核生物的出现有什么作用?35亿年前的地层中就发现了早期蓝细菌的化石,大量的真核生物化石于10亿~8亿年前才出现。蓝细菌:一种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是地球大气改变的功臣。产生氧气在大气圈积累;促进臭氧层的形成促使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降低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并回答问题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学生自学教材第59页,学习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大小、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完成下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2μm~8μm)[]较大(10μm~100μm)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细胞器无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复杂细胞器,有核糖体含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核无细胞核,但有核区;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具有染色体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真菌、动物、植物等【提示】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3点:(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主要区别是是否有完整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有完整的核结构,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物质聚集在一起,称为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2)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是仍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因为在原核生物的质膜上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光合色素,所以质膜是进行这两个过程的场所。(3)通常在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和鞭毛,荚膜可以保护细胞,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学生看书,并认真完成表格内容。在对比中,体会原核细胞结构的原始性,真核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完善性。学生认真听讲,作笔记。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原核细胞有更全面的认识。
总结
形成性评价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球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念珠藻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②⑥⑦⑧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3.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没有核被膜包围的细胞核
B.形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胞质溶胶
C.具有由细胞膜、核被膜、细胞器膜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D.遗传物质DNA只分布在拟核中
板书设计
2.6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一、马古利斯和她的“内共生学说”
内容
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原核细胞
证据
蓝藻的出现对真核生物的出现的贡献:
三.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