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按要求填空。
茨威格, (国籍)著名作家、评论家,高尔基称他为“ ”。代表作有传记《 》等。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 》《 》《 》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有误的一项是
A.胡髭(zī) 黝黑(yǒu) 一绺(lǚ) 藏污纳垢(gòu)
B.粗糙(cāo) 犀利(xī) 锃亮(zèng) 粗制烂造(làn)
C.崎岖(qū) 蒙昧(mèi) 颔首(hán) 正襟危坐(jīng)
D.胆怯(qiè) 滞留(dài) 僵绳(jiāng) 诚惶诚恐(huáng)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烟波浩渺中,在浮华喧嚣里,给自己一片净土,还自己方寸空间。
②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③只有心灵安顿了,平衡了,丰盈了,我们的人生才会快乐无憾。
④累了,就停歇一下;想了,就思念一下;烦了,就放松一下。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长相普通,他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B.下课了,同学们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C.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查阅工具书,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黝 黑 滞 留
禁锢 炽 热
锃 亮 犀 利
尴 尬 鬈
颔 首低眉 广袤 无垠
髭 髯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童内容。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请朗读课文,边读边把下面的信息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特征: 。
第 1 自然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 的特点。
第 2 自然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 。
第 3 自然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 的特征,重点描写 。
第 4 自然段,写托尔斯泰 。
第 5 自然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 。
第二部分,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
第 6 自然段,写托尔斯泰 。
第 7 自然段,写托尔斯泰 。
第 8 自然段,写托尔斯泰 。
第 9 自然段,赞美托尔斯泰 ,同时揭示 。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级的大文豪。读过此文,你对他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
课内训练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赏析下面句子。
i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ii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 说说你对“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5) 第三段末尾写道:“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说说你的理解。
(6) 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请查阅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课外拓展
寂寞的茨威格
①奧地利萨尔茨堡是一个人口 12 万的城市,以两样“宝物”出名。一是耸立在山上的 12 世纪古堡,赫然叫做“萨尔茨堡”,二便是音乐神童莫扎特。
②一到萨尔茨堡,人们就立刻被这两样东西所“左右”,叫你的神经和五官一起喘不过气儿来。不管人们走进萨尔茨堡的哪个角落,那座城堡老是高高地威严地洞察一切地俯视和监视着你;人们走街串巷,到哪儿也都逃避不了莫扎特,从莫扎特故居,莫扎特诞生屋,到耳朵里灌满他的音乐,像《A 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之类,一直到行人个个嘴里嚼着的“莫扎特巧克力球”……
③但是,萨尔茨堡其实还应该同另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
④他就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⑤茨威格的魅力究竟又在哪里?
⑥诗是年轻人的花园,有哪个年轻人不曾读过,甚至写过一两首诗?又有哪个年轻人不曾想要在诗歌里面发现自己?
⑦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都读茨威格,因为,他们也都想在茨威格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诗对于年轻人的魅力,也就是茨威格对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魅力。人们读茨威格,也是想通过茨威格阅读自己,读清楚自己。茨威格有一种力量,一种也许是从他所崇敬的弗洛伊德那里借来的力量,逼使你把自己的内心面貌同小说的主人翁面对面对照。日本人称他为“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
⑧茨威格以用生花妙笔制作生产出一大群丰美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而出名。这一点是高尔基所特别看重并且指出的。伟大的高尔基毕竟是高尔基,即使在“斯大林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也毫不掩饰自己在阅读“资产阶级作家”茨威格的《巫山云》后是多么激动和惊叹。他给茨威格写信道:“这个短篇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对于女人的超人的温存、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难怪高尔基后来同茨威格建立了“最珍贵的友谊”。而且,他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⑨不仅如此,茨威格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了解读者,但又并不曲意取悦读者的作家。他那时代的文学,对于严肃的读者,严肃的作品照样一印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册。茨威格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里,曾多次不无骄傲地谈到他的书的出版盛况。“我的每一本书,当它第一天在德国公开发行时,就要销售两万册。”他那本旷世杰作,即便同目前所谓“畅销书”标准保持很远距离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印数也达到 25 万册,今天仍旧令人羡慕和惊叹。
⑩在他生前,根据统计,他已经是世界上“被翻译出版得最多的作家”。他曾亲眼看到一个小学生,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儿零用钱去买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还不知道看不看得懂;火车列车员因看过他的书而立刻认出了这位作家,而国外海关职员由于读过他的书而向他表示客气和敬意……
最重要的,是他建立和拥有了一个稳定而不断扩大的读者群。这些读者注视着他的文学活动,关注着他的每一本新书,期待着他的下一本书能够给他或她带来一片惊喜,而又并不脱离他们已经熟悉了的“茨威格式”的感情激越和富丽华美……
茨威格,这位伟大的作家,一生创作丰富,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学殿堂,以“小说家”闻名全球,以“传记作家”载入史册,但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他一生奔波流离,备受迫害,著作被焚烧,本人也先后辗转于英国、南美、瑞士等地……
(钱定平/文,选自《欧美琅嬛漫记》,三联书店 1999 年版,有改动)
(1) 文章开头两段介绍古城堡和莫扎特,其用意是什么?
(2) 品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日本人称他为“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
(3) 联系全文,请简要概括茨威格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文题为“寂寞的茨威格”,你认为茨威格寂寞吗?依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训练
片段写作。
茨威格曾说,托尔斯泰的坟墓“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托尔斯泰的墓被茨威格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这赞誉与托尔斯泰的美德及贡献相关。请你阅读课文,为托尔斯泰写一段墓志铭来展示这位伟人的光辉。
要求:
①请叙述逝者的姓名、国籍、生平事迹。
②请对托尔斯泰的一生进行评价,表达对他的悼念和赞颂之情。
③不超过 200 字。
1. 奥地利;第一流艺术家;三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 D
3. B
4. D
5. yǒu;zhì;gù;chì;zèng;xī;gān;gà;quán;hàn;mào;zī;rán
6. 平庸甚至丑陋;须发;面部轮廓和结构;面部;面容表情;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敏察、深刻;犀利的目光;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犀利的眼光;他人生的不幸
7.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利的特点,突出了托尔斯泰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8. 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是平庸、普通甚至是丑陋的,但他的眼睛是无比精美的,他的灵魂是高贵的,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深邃的。
9.
(1) 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 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
(3) i 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的眼睛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ii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公出托尔斯泰具有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4) 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春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5)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也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准确的,甚至引起了统治当局的恐慌。
(6) 例:二者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10.
(1) 说明茨威格与古城堡、莫扎特同样伟大;为下文写茨威格的魅力作铺垫。
(2) ①指茨威格抓住了读者的心。②茨威格的作品让读者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
(3) ①茨威格让各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②茨威格妙笔生花,创作出一大批丰美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形象。③茨威格最了解读者,但又并不曲意取悦读者。④茨威格建立和拥有了一个稳定而不断扩大的读者群。
(4) ①茨威格是寂寞的。一生备受迫害,饱受生活奔波流离之苦,萨尔茨堡也没有他的位置。②茨威格也不寂寞。他一生创作丰富,各个年龄层次都有他的读者,他所拥有的读者群稳定而又不断扩大,人们注视着他的文学活动,期待着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寂寞。
1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