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13 21: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基础梳理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1)构成:
(2)联系:借助于 相互联系。
(3)种类:骨髓和 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 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
(1)概念:执行 功能的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
(2)来源:来自
(3)种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 等统称免疫细胞。其中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合称为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都能 抗原,统称为 (APC)。
3.免疫活性物质:
(1)来源: 产生的。
(2)种类:抗体、溶菌酶、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物质(如溶菌酶)和 细胞(如巨噬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3)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 起作用,因而具有 性,叫作
2.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 的功能。
(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 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 :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
2.一种抗体可以与多种抗原结合( )
3.清除外来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
4.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是通过第三道防线实现的( )
5.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随堂训练
1.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它们都具有特异性
B.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C.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
D.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2.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B.抗体、溶菌酶、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C.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能被清除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D.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4.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
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C.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都是由特异性免疫负责实现的
B.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溶酶体等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D.骨髓和胸腺是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的部位
6.下列关于免疫系统三大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时,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
B.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机体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C.免疫系统不会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反应
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可能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
7.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等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胸腺、肾、淋巴结等构成免疫器官
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C.抗原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溶菌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9.正常人的免疫能力来源于健康的免疫系统,下列对免疫系统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等功能
B. 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C. 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D. 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均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具有特异性,A、D正确;受刺激后,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可经历活化、增殖过程,B正确;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而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错误。
2.答案:B
解析: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T细胞和B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B正确;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等,A错误;B、抗体、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C、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C正确;D、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D正确。故选A。
4.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皮肤、胃粘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
B、白细胞吞食病菌,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B正确;
C、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和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C正确;
D、吞噬细胞可在第二、三道防线中起作用,不能在第一道防线中起作用,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第一、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等,溶酶体属于细胞器,B错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C正确;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不是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的部位,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也是它们“作战”的战场,D错误。
6.答案:C
解析: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过弱或缺失时,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A正确;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机体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B正确;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C错误;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D正确。
7.答案:D
解析:A、并非所有的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如扁桃体、脾脏等不产生免疫细胞,A错误;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不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错误;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C错误;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肾不是免疫器宫,A错误;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B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如多糖,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如溶菌酶可由泪腺产生,D错误。
9.答案:D
学习目标
易错提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