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1.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如何协调配合的。
3.阐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基础梳理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细胞对病原体识别的结构基础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多种不同的 ,其中包括作为 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它们就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
2.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被识别的原因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被识别的原因是带有各自的 ,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 出来。免疫细胞是靠 来辨认它们的。
二、体液免疫
1.体液免疫的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 ,由于 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
2.免疫对象是
3.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还需要 的作用。
(1)第一个信号: 和B细胞接触;
(2)第二个信号: 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结合。
4.基本过程
5.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 而且 ,抗体产生的数量 ,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三、细胞免疫
1.细胞免疫的概念:
当病原体进入 ,就要靠 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例如侵入细胞内的病毒, 、 等。
2.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 和 等参与
3.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新的 和
4.新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并 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
5.靶细胞的去向:裂解后,可被 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6.记忆T细胞的作用: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立即分化为 ,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
(1)体液免疫中:参与 的活化。
(2)细胞免疫中:参与 的活化。
2.病原体的消灭
(1)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被体液免疫中产生的 消灭。
(2)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通过 将靶细胞裂解后, 继续发挥作用。
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 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
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 接触。
1.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分化( )
2.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
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 )
4.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
5.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6.辅助性T细胞可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 )
7.所有的抗原呈递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随堂训练
1.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及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B.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C.胸腺被破坏的动物的体液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D.胃液能杀菌抑菌,胃液的杀菌抑菌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2.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是抗原呈递细胞,其摄取和处理各种病菌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物质Ⅰ也是细胞外液的成分之一,可以促进细胞C增殖、分化
C.物质Ⅱ是抗体,可以结合各种抗原
D.细胞D只能来自细胞C,但细胞D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存在
3.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见下图),以下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②③分别是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B.图中细胞⑤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
C.只依靠该过程,人体不能消灭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等病原体
D.图中物质1为细胞因子,物质2为抗体
4.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HIV病毒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消灭病毒
5.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是抗原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前提
B. 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只能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
C. 部分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部分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这一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6.如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a、b代表两种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噬细胞,它能吞噬、处理抗原并呈递抗原给T细胞
B.b是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出抗原
C.当该种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速度快于T细胞
D.细胞免疫过程中至少需要2种免疫细胞参与才能将抗原彻底清除
7.如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免疫调节的图解,其中①②③表示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⑤的活化需要有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
B.机体在第二次免疫时,细胞⑦和⑨的细胞周期缩短
C.物质①②③分别表示抗原、抗体和受体
D.细胞④⑤⑧⑩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8.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
(1)物质d、e、f是_____,物质g是_____。
(2)细胞Ⅲ是_____,细胞Ⅶ是_____。
(3)由图可知,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_____免疫和_____免疫均会发挥作用,细胞Ⅲ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_____(填“坏死”或“凋亡”)。
(4)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_____和_____(填序号Ⅰ~Ⅶ)
(5)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此外,吞噬细胞中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呈递等,A正确;初次免疫时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次免疫时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正确;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因此胸腺被破坏的动物的体液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C正确;胃液能杀菌抑菌,胃液起作用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2.答案:B
解析:细胞A是抗原呈递细胞,其摄取和处理各种病菌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物质Ⅰ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之一,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细胞C),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物质Ⅱ是抗体,其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错误;细胞D为浆细胞,可以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浆细胞不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D错误。
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①表示B细胞,细胞②表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③表示辅助性T细胞,细胞④表示记忆B细胞,细胞⑤表示浆细胞,物质1为细胞因子,物质2为抗体,所以细胞①②③分别为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A正确;细胞⑤为浆细胞,能产生和分泌抗体,但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B错误;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人体才能将其消灭、清除,C正确;图中物质1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物质2为浆细胞分泌的抗体,D正确。
4.答案:D
解析: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A错误;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C、HIV病毒能杀伤T淋巴细胞,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影响,C错误;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未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A、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h细胞,Th细胞才能识别相关抗原,故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是抗原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前提,A正确; B、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及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的作用下,会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B正确; C、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正确; D、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原体,这一过程属于细胞调亡,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 a细胞中进入了抗原,则a为宿主细胞(靶细胞) ;b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则是效应T细胞。AB、由图可知,图中a细胞是宿主细胞(靶细胞),b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是效应T细胞,A、B错误;
C、细胞免疫过程中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其速度快于T细胞,C正确;
D.细胞免疫不能彻底消灭抗原,还需要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参与,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受体,④表示辅助性τ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⑩表示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⑤的活化需要有病原体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A正确;细胞⑦和⑨分别是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二次免疫时,两种记忆细胞都能迅速增殖、分化,所以细胞周期缩短,B正确;根据分析,物质①②③分别表示抗原、抗体和受体,C正确;⑩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
8.答案:(1)细胞因子;抗体
(2)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
(3)体液;细胞;凋亡
(4)Ⅳ;Ⅵ
(5)免疫防御
解析:(1)物质d、e. f是细胞因子,物质g是抗体。
(2)细胞皿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Ⅵ是浆细胞。
(3)由图可知,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细胞耳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凋亡。
(4)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5)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学习目标
易错提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