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第4章 相似三角形 培优测试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果,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2.如图,,若,则的值是( )
A.2 B. C. D.3
(第2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3.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那么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 )
A. B. C. D.
4.下列格点三角形中,与右侧已知格点相似的是( )
A. B. C. D.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上的一点,且AE=2ED,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 )
A.6 B.18 C.4 D.9
6.如图,矩形ABCD的对称轴分别交AB于点E,交CD于点F.若矩形AEFD与矩形ABCD相似,则AB:BC的值为( )
A.2 B. C. D.
7.如图,在矩形 中, , , 平分 ,与对角线 相交于点N,F是线段 的中点,则 为( )
A. B. C. D.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在面积为144的正方形ABCD中放两个正方形BMON和正方形DEFG,重合的小正方形OPFQ的面积为4,若点A,O,G在同一直线上,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36 B.40 C.44 D.48
9.一个矩形按如图1的方式分割成三个直角三角形,把较大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按图2中①、②两种方式放置,设①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②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当 时,则矩形的两边之比为( )
A. B. C. D.
10.如图,⊙O的直径AB=5,弦AC=3,点D是劣弧BC上的动点,CE⊥DC交AD于点E,则OE的最小值是( )
A. B. C.2- D. -1
(第10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已知,且,则的值为 .
12.已知点 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且 ,如果 ,那么 .
13.如图, , , AB=6,CD=4,BD=14.点P在BD上移动,当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时,则PB的长为 .
14.如图,将一副三板按图所示放置,∠DAE=∠ABC=90°,∠D=45°,∠C=30°,点E在AC上,过点A作AF∥BC交DE于点F,则= .
15.将边长分别为2、3、5的三个正方形按图所示的方式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6.如图, 是半圆的直径,以 弦(非直径)为对称轴将 弧折叠,点 是折叠后的弧 与 的交点,若 ,则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已知线段a,b满足 ,且a+b=14,
(1)求a,b,c的值;
(2)若线段x是线段b,c的比例中项,求x的值.
18.如图,△ABC中,∠C=90°,AC=4cm,BC=3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速度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C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其中一个点到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
(1)根据题意知:CQ= ,CP=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运动几秒时,△CPQ与△CBA相似?
19.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则 = .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
任务:
(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填空:如图3,已知Rt△ABC中,AB=3,BC=4,∠ABC=90°,AD平分∠BAC,则△ABD的周长是 .
20.马路两侧有两根灯杆AB、CD,当小明站在点N处时,在灯C的照射下小明的影长正好为NB,在灯A的照射下小明的影长为NE,测得BD=24m,NB=6m,NE=2m.
(1)若小明的身高MN=1.6m,求AB的长;
(2)试判断这两根灯杆的高度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1.梅涅劳斯定理
梅涅劳斯( )是古希腊数学家,他首先证明了梅涅劳斯定理,定理的内容是:
如图(1),如果一条直线与 的三边AB,BC,CA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F、D、E三点,那么一定有 .
下面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证明该定理的部分过程:
证明:如图(2),过点A作 ,交DF的延长线于点G,则有 .
任务:
(1)请你将上述材料中的剩余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2)如图(3),在 中, , ,点D为BC的中点,点F在AB上,且 ,CF与AD交于点E,则 .
22.如图
(1)问题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时,求证:.
(2)探究
若将90°角改为锐角或钝角(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3)应用
如图3,在中,,,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点D在BC上,点E在AC上,点F在BC上,且,若,求CD的长.
23.中,,,为的中点,,是上两点,连接,交于内一点,且.
(1)如图1,求证;
(2)如图1,若,求的长;
(3)如图2,若为上任意一点,连接,求证:.
24.已知:如图,在中,,,,点D是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在射线AB上取一点E,使得,过点A作于点F.
(1)当点E在线段AB上时,求证:;
(2)在(1)题的条件下,设,,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记DE交射线AC于点G,当时,求CD的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第4章 相似三角形 培优测试卷1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果,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设x=3k,y=2k,
则,
故答案为:A.
2.如图,,若,则的值是( )
A.2 B. C. D.3
【答案】A
【解析】∵BF=3DF,∴BD=2DF,
∵,
∴=,
∴==2,
故答案为:A.
3.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那么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1:4,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4,
∴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之比为1:4,
故答案为:A.
4.下列格点三角形中,与右侧已知格点相似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的三边长分别为:,
,,
∵,
∴为直角三角形,B,C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选项中三边长度分别为:2,4,,
∴,
A选项符合题意,
D选项中三边长度分别为:,,,
∴,
故答案为:A.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上的一点,且AE=2ED,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 )
A.6 B.18 C.4 D.9
【答案】B
【解析】∵AE=2ED,AD=AE+DE=3DE,
∴,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BC=AD,
,
,
∴,
,
.
故答案为:B.
6.如图,矩形ABCD的对称轴分别交AB于点E,交CD于点F.若矩形AEFD与矩形ABCD相似,则AB:BC的值为( )
A.2 B. C. D.
【答案】B
【解析】∵ABCD是矩形,
∴AD=BC,
∵矩形ABCD的对称轴分别交AB于点E,交CD于点F,
∴,
∵矩形AEFD与矩形ABCD相似,
∴,
∴,
,
,
∴,
∴,
故答案为:B.
7.如图,在矩形 中, , , 平分 ,与对角线 相交于点N,F是线段 的中点,则 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作EG⊥AC于G,
∵CE平分∠ACB,
∴EG=EB,
∴AE=AB-BE=3-EG
由CE=CE,
∴Rt△BCE≌Rt△GCE(HL)
∴CB=CG,
∴CG=4,
∵ ,
∴AG=AC-CG=5-4=1,
在Rt△AEG中, ,
则 ,
∴ ,
∴ ,
∴ ,
∵O和F分别是AC、CE的中点,
∴OF是△CAE的中位线,
∴ 且 ,
因为 ,
∴ ,
由矩形可知, ,
∴ ,
解得: ,
经检验,符合题意,
过N点分别向BC、OF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K,
由 ,得: ,
∴ ,
∴ ,
∴ ,
延长OF与BC交于点H,则NK+CH=CM= ,
∴△CNO的面积 .
故答案为:D.
8.如图,在面积为144的正方形ABCD中放两个正方形BMON和正方形DEFG,重合的小正方形OPFQ的面积为4,若点A,O,G在同一直线上,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36 B.40 C.44 D.48
【答案】D
【解析】∵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44,正方形OPFQ的面积为4,
∴AB=12,OQ=2,
设正方形BMON的边长为x,则AN=12-x,NO=x,QG=12-x,
∵四边形BMON和四边形OPFQ都是正方形,
∴∠ANO=∠BNO=∠OQF=∠OQG=∠POQ=90°,
∴AN∥OQ,
∴∠NAO=∠QOG,
∴△ANO∽△OQG,
∴ ,即 ,
解得: 或 (舍去),
∴BN=8,
∴EF=12-x+2=6,
∴阴影部分面积=144-82-62+4=48,
故答案为:D.
9.一个矩形按如图1的方式分割成三个直角三角形,把较大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按图2中①、②两种方式放置,设①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②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当 时,则矩形的两边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1,设矩形的长AB=a,宽BC=b,
根据题意,得
AC= ,DE= ,tan∠BAC= ,
如图2①,
∠BCA=∠FHC,
∴FH=FC,
过点F作FG⊥BC,垂足为G,
∴∠BAC=∠GFC,HG=GC= DE= ,
∵tan∠BAC= tan∠GFC= ,
∴FG= × ,
∴ = HC×FG= × × × = ,
如图2②,
AC= ,MN=a,
∵∠BAC=∠BMN,
∴MN∥AC,
∴△BMN∽△BAC,
∴ : =
∴ = ,
∴ = ab- = ,
∵ ,
∴ = ,
∴ ,
∴a:b= ,
故答案为:C.
10.如图,⊙O的直径AB=5,弦AC=3,点D是劣弧BC上的动点,CE⊥DC交AD于点E,则OE的最小值是( )
A. B. C.2- D. -1
【答案】A
【解析】∵AB为⊙O的直径,
∴∠ACB=90°,
∵AB=5,AC=3,
∴ ,
∴ △ABC 的大小和形状是唯一的,
设∠B=α,
∵∠D与∠B都是弧AC所对的圆周角,
∴∠D=∠B=α,
∵CE⊥DC,
∴∠DCE=90°,
∴∠AEC=∠DCE+∠D=90°+α,
∴∠AEC的度数为定值90°+α,
∴如图,点E在 的外接圆(以P为圆心,AP为半径)上,
如图,连接OP,OC,当点E在OP与⊙P的交点处时,OE取得最小值,
如图,在优弧AC上取一点Q,连接OC,AQ,CQ,
∵∠AEC=90°+α,
∴∠Q=180°-∠AEC=90°-α,
∴∠APC=2∠Q=180°-2α,
∵PA=PC,
∴∠PAC=∠PCA= =α,
∵∠ACB=90°,∠B=α,
∴∠BAC=90°-∠B=90°-α,
∴∠OAP=∠BAC+∠PAC=90°,
∵PA=PC,OA=OC,
∴OP垂直平分AC,
∴OP⊥AC,
又∵BC⊥AC,
∴ ,
∴∠AOP=∠B,
∵∠AOP=∠B,∠OAP=∠ACB,
∴ ,
∴ ,
∵直径AB=5,
∴半径OA= ,
∴ ,
解得: , ,
∴ ,
∴ ,
∴OE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已知,且,则的值为 .
【答案】12
【解析】∵,
∴设a=6x,b=5x,c=4x.
∵a+b-2c=9,
∴6x+5x 8x=9,
解得x=3,
∴c=12.
故答案为:12.
12.已知点 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且 ,如果 ,那么 .
【答案】2
【解析】如图,∵P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且 ,
∴ ,
即 ,
∴AP=2.
故答案为:2
13.如图, , , AB=6,CD=4,BD=14.点P在BD上移动,当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时,则PB的长为 .
【答案】8.4或2或12
【解析】若 ,
∴ ,
设 ,
,
,
解得 ;
若 ,
∴ ,
设 ,
,
,
解得 ,
综上所述,BP的长度为8.4或2或12,
故答案为:8.4或2或12.
14.如图,将一副三板按图所示放置,∠DAE=∠ABC=90°,∠D=45°,∠C=30°,点E在AC上,过点A作AF∥BC交DE于点F,则= .
【答案】
【解析】过点F作FM⊥AD于点M,如图所示:
∵∠DAE=∠ABC=90°,
∴FM∥AC,
∴,
∵∠C=30°,AF∥BC,
∴,
∴,
∴,
∵∠D=45°,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故答案为.
15.将边长分别为2、3、5的三个正方形按图所示的方式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答案】
【解析】如图,
∵VB∥ED,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2、3、5,
∴VB:DE=AB:AD,即VB:5=2:(2+3+5)=1:5,
∴VB=1,
∵CF∥ED,
∴CF:DE=AC:AD,即CF:5=5:10
∴CF=2.5,
∵S梯形VBFC= (BV+CF) BC= ,
∴阴影部分的面积=S正方形BCQW﹣S梯形VBCF= .
故答案为:.
16.如图, 是半圆的直径,以 弦(非直径)为对称轴将 弧折叠,点 是折叠后的弧 与 的交点,若 ,则 .
【答案】
【解析】连接AC,把△ACB沿BC折叠,得到△BCF,BF交圆于点E,连接CE,
可知,AC=CF,AB=BF=8,BD=BE,AD=EF,
∵ 是半圆的直径,
∴∠ACB=90°,即A、C、F在同一条直线上,
∵ ,
∴BD=BE=2,EF=AD=6,
∵∠A+∠BEC=180°,
∠FEC+∠BEC=180°,
∴∠A=∠FEC,
∠F=∠F,
∴△FEC∽A△FAB,
∴ ,
∴ ,
FC= ,
AC= ,
BC= ,
故答案为: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已知线段a,b满足 ,且a+b=14,
(1)求a,b,c的值;
(2)若线段x是线段b,c的比例中项,求x的值.
【答案】(1)解:设 ,则a=3k,b=4k,c=5k,
∵a+b=14,
∴3k+4k=7k=14,
解得k=2,
∴a=6,b=8,c=10
(2)解:∵b=8,c=10,x是b,c的比例中项,
∴x2=8×10=80,
解得
18.如图,△ABC中,∠C=90°,AC=4cm,BC=3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速度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C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其中一个点到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
(1)根据题意知:CQ= ,CP=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运动几秒时,△CPQ与△CBA相似?
【答案】(1)2t;3-t
(2)解:设经过t秒后两三角形相似,则可分下列两种情况进行求解,
①若,则 ,即 ,解得:s,
②若,则,即,解得:s,
由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速度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C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其中一个点到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可求出t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
验证可知①②两种情况下所求的t均满足条件,
故△CPQ与△CBA相似,运动的时间为或秒.
【解析】(1)经过t秒后,CQ=2t,CP=BC-BP=3-t ;
故答案为:2t,3-t;
19.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则 = .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
任务:
(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填空:如图3,已知Rt△ABC中,AB=3,BC=4,∠ABC=90°,AD平分∠BAC,则△ABD的周长是 .
【答案】(1)证明: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
∵CE∥AD,
∴ = ,∠2=∠ACE,∠1=∠E,
∵AD平分∠BAC
∴∠1=∠2,
∴∠ACE=∠E,
∴AE=AC,
∴ = ;
(2)
【解析】(2)∵AB=3,BC=4,∠ABC=90°,
∴AC=5,
∵AD平分∠BAC,
∴ = ,即 = ,
∴BD= ,
∴AD= = = ,
∴△ABD的周长= +3+ = .
故答案为: .
20.马路两侧有两根灯杆AB、CD,当小明站在点N处时,在灯C的照射下小明的影长正好为NB,在灯A的照射下小明的影长为NE,测得BD=24m,NB=6m,NE=2m.
(1)若小明的身高MN=1.6m,求AB的长;
(2)试判断这两根灯杆的高度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答案】(1)∵MN∥AB,∴△MNE∽ABE,∴ = .
∵NB=6,NE=2,MN=1.6,∴ = ,∴AB=6.4(m);
(2)这两根灯杆的高度相等,理由如下:
∵MN∥CD,BD=24,
∴ = = = ,
∴ = = = ,
∴AB=CD.
21.梅涅劳斯定理
梅涅劳斯( )是古希腊数学家,他首先证明了梅涅劳斯定理,定理的内容是:
如图(1),如果一条直线与 的三边AB,BC,CA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F、D、E三点,那么一定有 .
下面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证明该定理的部分过程:
证明:如图(2),过点A作 ,交DF的延长线于点G,则有 .
任务:
(1)请你将上述材料中的剩余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2)如图(3),在 中, , ,点D为BC的中点,点F在AB上,且 ,CF与AD交于点E,则 .
【答案】(1)解:补充的证明过程如下:
,
,
(2)6
【解析】(2)根据梅涅劳斯定理得 ,
∵点D为BC的中点, ,
, ,
,
∵ , ,
∴AD⊥BC,BD=5,
∴在 中, ,
.
故答案为6.
22.如图
(1)问题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时,求证:.
(2)探究
若将90°角改为锐角或钝角(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3)应用
如图3,在中,,,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点D在BC上,点E在AC上,点F在BC上,且,若,求CD的长.
【答案】(1)证明:如题图1,
∵∠DPC=∠A=∠B=90°,
∴∠ADP+∠APD=90°,∠BPC+∠APD = 90°,
∴∠ADP = ∠BPC,
∴△ADP△BPC,
,
∴ADBC = APBP,
(2)解: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
又,
,
,
设,
,
,
,
∴ADBC = APBP,
(3)解:,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
,
,
.
23.中,,,为的中点,,是上两点,连接,交于内一点,且.
(1)如图1,求证;
(2)如图1,若,求的长;
(3)如图2,若为上任意一点,连接,求证:.
【答案】(1)证明:∵,,
∴
∵
∴
∴
∵,
∴
又,
∴.
(2)解:∵,
∴,,
∴,
∵,
∴,,
∵是的中点,
∴,
∵,,
∴,
∴,即,
∴
(3)解:连接,
∵,为的中点,
∴,
∴,
∵,
∴,
∴,
∴,
由(1)知:,
∴,
∴,
∵,
∴,
∴,
∴,
∴.
【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出 ∠FDC= ∠AEB;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然后利用 BGD~ BCE求出BG。
24.已知:如图,在中,,,,点D是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在射线AB上取一点E,使得,过点A作于点F.
(1)当点E在线段AB上时,求证:;
(2)在(1)题的条件下,设,,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记DE交射线AC于点G,当时,求CD的长.
【答案】(1)证明:∵,,
∴,
∴,
∵,
∴,
∵,
∴,
∴,
∴;
(2)解:∵,,
∴,
设,,
∵,
∴,
解得:,
∴,,
∴,
由(1)得,
∴,
∴,
当时,,符合题意,
∴;
当时,点E与点B重合,点F与点C重合,此时x取得最大值,
∴,
当时,
,不符合题意,不进行讨论;
综上可得:;
(3)解:如图所示:当点G在线段AC上时,延长AF交BC于点M,作于点N,
∵,
∴,
∴,
∴,
∵,
∴,
∵
∴,
∴,
∴,
∵AM平分,
∴,
由得,
,
解得:,
∴;
如图所示:当点G在AC的延长线上时,
∵,
∴,
∵是的外角,
∴,
这种情况不存在,
∴.
【解析】【分析】(1)证明及,进而命题得证;
(2)根据得出,进而得出y与x的关系式,当x=0,求得此时DE的长,进而求得x的范围;
(3)当G在线段AC上时,延长AF交BC于M,作MN⊥AB于N,可推出CM=CD,根据AM平分∠BAC,推出MN=CM,根据面积法求得CM,从而得出CD,G点在AC的延长线上不存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