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冬季到杭州来看雨
用“有味”的语言为文章添彩
书信传情历来是文人墨客的交往方式。时值冬雨季节,吴老师将给台州邵家渡中学的同学上课,想带上你们的邀请,约他们到杭州来看雨。
请大家在明信片上写一段文字,介绍冬雨下杭州的景、物、人。
你能帮吴老师完成这份礼物吗?
西湖周围的花儿本毫不张扬,静静地绽放,透着独有的气质与魅力。
—张佳蕙《杭州的雨》
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汪曾祺《昆明的雨》
环节一:品读共赏,感受语言
LAPTOP IMAGE
“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
湖蓝/春水碧于蓝/雨过天青云破处/鸭蛋青
葱绿/鹦哥绿/孔雀绿/松耳石
明黄//土黄/藤黄/梨皮黄/杏黄/鹅黄
世界充满了颜色
——汪曾祺《颜色的世界》(节选)
添加颜色,丰富多彩
杭州的雨使西湖变得朦胧如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
—余晨毅《杭州的雨》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汪曾祺《昆明的雨》
LAPTOP IMAGE
“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
要使语言生动,要把句子尽量写得短,能切开就切开,这样的语言才明确。平常说话没有说挺长的句子的。能省略的部分都省掉。
——汪曾祺《说短》
妙用标点,多写短句
笋切成片状,与腊肉、青辣椒同炒,入口便让你终生难忘。
—李铮《杭州的雨》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汪曾祺《昆明的雨》
LAPTOP IMAGE
“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
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札记)》
前后对比,先抑后扬
杭州的冬雨是温润的、细腻的、滋养万物的。
—范怡辰《杭州的雨》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zhǎng)。
—汪曾祺《昆明的雨》
LAPTOP IMAGE
“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
文言和白话的界限是不好划的。“一路秋山红叶,老圃(pǔ)黄花,不觉到了济南地界”,是文言,还是白话?只要我们说的是中国话,就一定摆脱不了文言的句子。
——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札记)》
文白相杂,典雅精致
LAPTOP IMAGE
“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
写景散文微写作项目化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自评 他评 师评
写景 散文 语言 提升 方法 运用
写景 散文 微写 作成 果评 价 5.小组分工明确,成员各司其职。
6.小组能提炼出组员习作中优秀的语言描写策略。
7.小组讨论有参与度、有成效。
8.小组能够较好地展示本组修改的作品成果。
总评
注:评价等级分为:优秀☆☆☆☆☆ 良好☆☆☆ 一般☆
环节二:协作研学,仿写语言
雨向地面落下,落在地上的水会有一幅幅不同的美景,走进去你会闻到一股香味,那是冬天的野花香。
当然杭州有一种特别的花——腊梅花,它在寒风耸立着,万花丛中只见它开。
——周费一《杭州的雨》
合作探究
1.独学:自主选取1到2种“有味”的语言方法,用蓝色笔修改(3分钟)。
2.共学:小组交流,轮换看文稿,挑选组内1位同学的文字共同修改和提升。(2分钟)
3.展示:每组2位代表上台展示文案。
4.评价:其他小组同学根据量表评价。
环节三:学以致用,运用语言
运用“有味”的语言方法,修改自己的文字并誊抄在明信片上。
课后任务
见字如面:继续修改自己的文字,誊抄在明信片上。
鸿雁传书:帮助组员修改文字,汇编成明信片集。
为你读信:根据明信片文字,配乐读信。
LAPTOP IMAGE
“Sed ut perspiciatis unde omnis
江南的冬天是湿冷的。湿哒哒、冷冰冰的空气,让原本美妙的景致少了几分韵味。然而这当中唯一例外的,或许便是我们的西湖了……
台州的同学,你们好!
欢迎你们冬季到杭州来看雨!
我们在杭州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