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虽, 。寿, 。
龟 虽 寿
曹 操
课外古诗词诵读——
虽然
长寿
龟,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一、资料链接
曹操(155-220),字 ,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谯城)人。
末年杰出的 、 、 、 。在政治
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
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为代表的 文学,史称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
的一笔。代表作品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
《碣石篇》《龟虽寿》。
孟德
东汉
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书法家
建安
建安风骨
(一)作家作品
(二)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建安
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归途
中作了这首诗,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二、朗读古诗
整体感知
①竟: 。
②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
③骥: 。
④枥: 。
⑤烈士: 。
⑥盈缩: 。
⑦养怡: 。怡, 。
⑧永年: 。
(一)朗读古诗,读准节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终结,这里指死去
骏马,好马
马槽
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愉快
长寿
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参考译文: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也有死去的时候。
神蛇尽管能腾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衰老的骏马虽然伏在马槽旁,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
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即便到了晚年,尚有未曾泯灭的雄心。
人寿命的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
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说明生死是一条不可抗拒的 。
诗人自比一匹 ,
抒发了自己老而弥坚的壮怀。
用辩证的思维表明人要尊重 ,
在有限的生命里 。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二)分层理解诗歌:
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
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自然规律
骏马
自然规律
积极进取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年迈的志士,尚有未曾泯灭的雄心。有了这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就可以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而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小结:
三、研读诗歌,探讨交流
1.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也有死去的时候。神蛇尽管能腾云
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
服食求仙,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讲
究迷信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以“老骥”自比(用比兴手法,引出“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修辞: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体现 的思维,既尊重 ,人总是要死,
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 , 。
4.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
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
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
青春。
辩证
自然规律
主观能动性
积极进取
5.小结
《龟虽寿》是一首充满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 诗,先
以形象的 ,后 ,表达了一种 的非宿
命论的思想,体现了诗人 、 的人生态度, 的
精神。这首诗告诉人们, 。激励人们,不要哀叹时
光的流逝,要丢弃那种人到暮年无所作为的悲观消极思想,
像那匹老马一样,老当益壮,奋斗不息。
哲理
比喻
直抒胸臆
人定胜天
达观
积极
昂扬进取
事在人为
四、知识梳理
神龟腾蛇
龟虽寿
为喻
老骥暮年
寿命有限
自况
继续奋斗
性命在天
否定
延年益寿
人定胜天
积极进取
五、巩固练习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这是
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
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
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
抒发了诗人思乡怀远之情。
B
六、课后达标
1.熟读并默写《龟虽寿》。
2.阅读曹操的其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