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边城》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文档属性

名称 3《边城》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23: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边 城
1934/04
沈从文
知人论世
沈从文(1902——1988)
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
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代表作。
《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
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
一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绅士的太太》。
他的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创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关于创作动机,作者说: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 ‘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充满了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寄托了沈从文“美”与“爱”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作品,是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它的文学地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情节梗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种。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又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 叙述 备龙舟,
引回忆
四 第一个端午节 追述
五 第二个端午节 遇大老
六 叙述 看花轿,
引情思
篇章
时间
叙事方式
层解内容
第三个端午节
第三个端午节
补叙
遇二老,
生情愫
特点:回环往复,跌宕起伏,顺叙和补叙相结合
探究一
整体感知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内容,你认为哪个字比较好?
纯朴真挚人性美

青山绿水风景美
古朴和乐风俗美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唱歌求爱
端午龙舟
亲情
爱情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
天朗、风轻、水清,是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
自然环境的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场所,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时暗示社会环境。
2.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3.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4.间接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感情,从而表现文章主题或深化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端午节,家家到河边观看龙舟竞赛,参加河中捉鸭子的活动;中秋夜,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慕之情;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爷爷对翠翠的百般疼爱
翠翠对爷爷的依赖关爱
天保与傩送的手足之情
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
天保对翠翠的朦胧爱情
翠翠由傩送家的伙计送回来时,爷爷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突然起了一个怕人的念头……
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 “假若爷爷死了?”
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人老了应当歇憩”
当翠翠说一个人去看龙舟赛不好玩时,“祖父想了半天,方想起一个住在城中的老熟人,赶夜里到城里去商量,请那老人来看一天渡船”
行为描写,
可见爷爷对翠翠百依百顺,疼爱有加
细节描写,
可见翠翠这么久没回来爷爷焦急的心情
心理描写,
担忧爷爷,可见对爷爷的依赖之深
语言描写,
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真切深沉的关爱
探究二
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爷爷
翠翠
傩送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翠翠凝聚了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天真善良
温柔清纯
和爷爷相依为命,
对爷爷充满了依恋和关怀
活泼可爱
情窦初开
对爱情羞涩又真挚,
傩送出走后矢志不渝的等心上人回来
古道热肠,忠于职守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善良淳朴,
即使为了陪翠翠请人帮忙看船,
也时时挂念朋友的孤单,即刻回去替换
慈善仁厚,重义轻利
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
不计报酬,不贪便宜
深爱至亲,
对翠翠爱怜备至,为其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其爱情的实现
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看到翠翠一个人在河边,于是主动询问;
在素昧平生的情况下,邀请翠翠到家里去等;
被翠翠骂了以后,也不计较,还让人送她回家——淳朴善良,古道热肠
外号“岳云”——英俊潇洒
吓唬翠翠说“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幽默风趣
兄弟俩的爱情“决斗”方式是最淳朴的唱歌。当天保知道自己唱歌比不过弟弟、翠翠喜欢傩送时,自己选择孤独的离开,成全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的人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孤寂,但即使是孤寂,也是充满诗意的。
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真诚的老船夫同时获得了人们对他的关爱,卖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钱,水手们送红枣给他,小商贩们送粽子给他。这种超越阶级关系、金钱关系的乡邻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沈从文却通过这种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美好的人性——当地人的古朴、醇厚、善良、纯真、无私,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是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风声,水声,歌声,唢呐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
__情,__情, __情,____情, ____情,情情乱痴心。
1、悲剧的美更永恒、更深刻。宝黛爱情,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
2、悲剧本身源于他们的善良、纯朴的天性——傩送的内疚,爷爷的自责悲痛,顺顺内心的隔阂。
乡 民 爱 手足 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