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综合利用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例1.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研制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的排放 B.雨污分流,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
C.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D.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
例2.2021年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选手比赛后集体呕吐,这些选手呕吐与东京湾的浑浊的水质有关。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应“一水多用”,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
B.地球是“水的星球”,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但对水资源没有影响
D.海洋有自净能力,可以将工业废水集中后,统一排放到海洋中
例3.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措施不符合其主旨的是( )
A.大力开发地下矿产资源 B.复苏江河湖海生态环境
C.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D.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例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洗菜水冲厕所 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3)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1表示,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固态杂质的设备是 ;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 ;
②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方法是: ;
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主要作用为 ;
④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 的净化程度最高。
(4)用如图2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举一反三
1.今年以来,持续的干旱给宿松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缓解早情,我县多次实行人工增雨作业。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将成语“细水长流”理解为( )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或刷牙 B.水龙头漏水可让其“水长流”,方便使用
C.地球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 D.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观
2.2021 年的爱水日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采用喷灌、滴灌浇灌农作物 B.革新工艺,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为提高产量可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3.今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D.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利部确定每年的 3 月 22 日至 28 日为“中国水周”。
(1)电解水实验中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区别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例1.氢气是一种还原性气体。
实验一(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能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图2)
(3)打开低压加热器,加热铜丝,发现铜丝表面变黑后停止加热,此时铜丝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待铜丝冷却至室温,才能倾斜装置使稀硫酸流入锌粒,开始反应。打开低压加热器,加热铜丝前,应先对产生的气体进行 操作,发现铜丝表面黑色物质消失后停止加热,取出铜丝,停止反应。
(4)请从实验装置和药品用量的角度阐述实验(二)优于实验(一)的理由 。
例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常温下,向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通入氢气,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相同温度。测得容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与通入氢气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B.AB间,容器中剩余气体为氧气
C.C点对应纵坐标为(x-2) D.B点表示氢气与氧气恰好反应
例3.液态或固态氢在上百万大气压的高压下变为具有导电特性的高能量物质,故称金属氢。下列关于金属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氢具有导电性 B.金属氢属于金属材料 C.金属氢具有可燃性 D.金属氢属于单质
举一反三
1.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
(1)氢气被称为“最清洁的燃料”,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电解水可制取氢气,该反应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也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 。
(3)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生成氢气,说明酸中一定含有 元素。
2.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这些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仪器①盛装KMnO4溶液吸收;仪器 ②盛装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仪器 ③盛装浓H2SO4用于吸收少量水)
(1)开始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装置Q的漏斗口塞紧木塞,在④连接导气管并插入水中,打开活塞K,若气密性良好,用热毛巾捂住装置Q,导气管有 。
(2)装置Q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管式炉加热前,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结束反应时,先
(5)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反应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Q(启普发生器) (填“能”或者“不能”)用于该反应制备氧气。
3.图示装置是通过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从而形成稳定的“氢氧焰”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锥形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时先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移走木条,关口产生 .
②打开K1,把两根铁丝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丝焊接并呈红热状.关闭K2(填写操作),铁丝火星四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验纯
1.“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B. C. D.
熄灭酒精灯 闻药品气味 加热液体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振荡试管 安装胶塞 闻味辨气 氢气验纯
3.下列使用化学品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B.不在密闭的居室内燃烧木炭
C.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的纯度 D.在做液体实验时戴上护目镜
4.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真实值偏小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需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5.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点燃氢气时,先检验纯度后点燃;②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③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④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⑤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源的优缺点
1.(1)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从以下选项中选填字母:a.隔绝氧气 b.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c.清除可燃物);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2)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①H2O2②KMnO4③KClO3④H2O,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最大的为 (填序号,下同);四种金属①Zn②Mg③Fe④Al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金属的质量最大的为 。
2.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奥运火炬采用氢气作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有机物燃烧释放能量,可以用作燃料,某有机物3.2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3.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飞扬”火炬采用环保氢燃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
是 (写一条即可);乙醇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是 g。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例1.下列燃料属于未来最理想燃料的是(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乙醇 D.氢气
例2.“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请你解释下列做法的目的是:
①将煤块改为蜂窝煤来做燃料: ;
②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应调大炉具的进风口: 。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为低碳生活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例3.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填标号) 。
A.抱薪救火 B.杯水车薪 C.卧薪尝胆 D.釜底抽薪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可将煤饼加工成煤粉后再燃烧,有利于煤充分燃烧的原因是: 。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煤燃烧会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 (填字母)。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PM2.5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最理想的燃料是 (填化学式)。
举一反三
1.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 、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 ,破坏环境。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放出热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与水 B.镁与盐酸 C.碳与氧气 D.碳与氧化铜
(3)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某同学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改进,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判断能够燃烧的是图中的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
②如图所示的实验与教材中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2.家用燃料变迁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1)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工业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比2019年 (填“上升”或“下降”)。
(2)秸秆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H2、CH4和CO等气体,则秸秆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煤炭燃烧时排放出NO2、 等气体,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3)由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改为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时,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 (填“上方”或“下方”);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为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你认为能源综合利用的趋势是 。
3.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可燃冰属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漏到大气中,会导致 使全球气候变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甲烷中氢为+l价,碳为 价.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可燃冰 C.酒精 D.汽油.
4.下列环境污染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例1.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例2.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能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03%
B.有石油的地方就有天然气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例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石油、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举一反三
1.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
(2)某新型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4CO2+2H2O,据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按要求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阳离子 。(填化学符号)
(2)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则Co的化合价为 。
(3)符号“Fe2+”中“2”表示 。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5)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我国科学家在不同领域不断刷新的深度记录。
(1)我国“蓝鲸1号“钻井平台在万米深海获取石油。石油、天然气和 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从而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60吨,进而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白色污染 C.温室效应 D.臭氧空洞
4.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 和天然气等。
(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重庆涪陵是页岩气资源富集地区。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目前氢能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其主要原因有 (举一例)
(4)“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品。
(5)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①乙醇的化学式为 。
②现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后生成H2O、CO、CO2的总质量为27.6g,其中水为10.8g,若将等质量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无CO生成,则氧气至少需要 g。
常见能源种类、能源分类
例1.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加油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C.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例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合金、冰水混合物 B.单质:CH4、O2
C.氧化物:H2O、KClO3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
例3.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
A.氧化物:水、二氧化锰、干冰 B.混合物:合金、冰水、液氧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举一反三
1.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应先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打开油烟机排气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灭火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燃烧不充分,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2.北京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
(1)火炬“飞扬”使用了氢燃料,符合零碳理念,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北京冬奥场馆为实现100%绿色用电,充分利用了周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绿电。下列发电方式不属于绿电的有 (填序号)。
①水力发电 ②火力发电 ③潮汐能发电
(3)科技防疫成就了精彩奥运。张家口赛区10万台使用自然超粒子技术的空气消毒机,在赛时不间断消毒杀菌,该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为保障冬奥会,我国使用全球领先的石墨烯(单层石墨片)纺织物柔性发热材料。石墨烯属
于 (填序号)。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盐
3.关注碳排放.
(1)化石燃料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巾 B.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C.提倡使用节能灯
(3)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所示.
①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 .
②“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④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高温高压下它与氨气(NH3)反应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海洋中的资源
1.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
2.2014年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能源”.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金属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方法可得到金属钠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该过程是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氢能源:以水为原料,在太阳光照射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K2SO4 C.H2O D.MgCl2
4.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B.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我们要节约用水
C.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氧元素的含量是最多的
D.大气资源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氮气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例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Ⅰ.(1)如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指出图1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 。
(2)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Ⅱ.金属镁可从海水(主要含 NaCl 和 MgCl2等)提取的镁盐制取,从海水制备镁的流程如下:(如图2)
(1)从混合物中提取氢氧化镁的操作 I 是 。
(2)步骤②中制取氯化镁的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3)海水本身就含有氯化镁,请分析①②两步的目的 。
(4)小刚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镁和铜的活动性。
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
镁条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活动性Mg>Cu
查阅资料获知: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硫酸。
若实验前加入的镁条质量为ag,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仍为ag。则生成的气体与铜的质量比为 。
例2.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如图流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Ⅰ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 B.步骤Ⅱ、Ⅲ、Ⅳ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
C.步骤Ⅴ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步骤Ⅱ、Ⅲ都发生了中和反应
例3.海水中镁元素的总储量约为2.1×1015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世界生产的镁60%来自海水。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海水、肥皂清洗衣物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浮渣
B.沉淀槽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O=Mg(OH)2↓+CaCl2
C.在上述流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D.MgCl2→Mg过程中能量的转换: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举一反三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们应予以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如图是海水部分综合利用的流程图。下列对该工艺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所制得的“碱”是氢氧化钠
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
C.海水晒盐所得的母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海水制镁过程中不涉及置换反应
2.海水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热传热介质。重水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V中所加试剂是 。
②写出由贝壳得到CaO的化学方程式 。
3.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
(2)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V中所加试剂是 。
②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
a.适量的盐酸 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c.稍过量的Ba(OH)2溶液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将粗盐提纯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欲用纯净的NaCl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量取蒸馏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配制的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1.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I2+SO2+2H2O═2HI+H2SO4
B.理论上每生成2g H2,同时生成32g O2
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 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Ⅰ、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2.从原料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下列能源中,最具开发前景的是(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3.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煤、石油和乙醇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电动汽车推广使用不但保护环境且节约化石能源
4.化学源于生活,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2)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燃烧的条件)是 ,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 。城市家庭使用的燃料大多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新型材料的研制
塑料及应用
例1.下列物质主要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是( )
A.聚乙烯 B.可燃冰 C.石油 D.氯化钠
例2.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乙烯的结构式为,其化学式为 ,碳、氢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
(2)区分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塑料的方法是 。
(3)乙烯还可以用于脱去烟气中的SO2,其脱硫机理如图-1,脱硫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瓣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2。
①该脱硫原理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如图-2所示,为达到最佳脱硫效果,应采取的具体反应条件是 。
例3.回首过去,迈向未来,大事件就在我们身边。
(1)2020年十大新闻热词“光盘行动”它时刻提醒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大米粥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 。
(2)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限塑令”正式升级。商场、超市提供的购物袋属于 (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
(3)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在马首内壁附着不少白色残留物,从形态上看可能是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沉淀物。水中可溶性的Ca(HCO3)2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举一反三
1.防疫情,测体温。体温测量仪功不可没。
(1)传统型—体温计。含汞体温计将在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因为汞是人体中的 (选填“必需”或“有害”)元素;
(2)方便型—额温枪。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钽酸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价,则钽酸锂中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① 价。在惰性气体中制取钽的原理为:5Na+K2TaF7Ta+2KF+5R,则R的化学式为② 。
(3)快捷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该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外壳的塑料受热不易熔化,该塑料是 性塑料(填“热固”或“热塑”)。
2.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植物油、馒头、苹果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 作用。
(4)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5)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因其具有 性(选填“热塑”或“热固”)。
3.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
A.被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涂肥皂水
B.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及柔软等性能,用来做内衣材料
C.用加热方法给盛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D.去除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用钢丝球反复擦洗表面,使其清洁
合成纤维及应用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米饭 B.牛肉 C.豆油 D.西红柿
(2)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因为该塑料具有 性(选填“热固”或“热塑”)。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涤纶、锦纶和腈纶属于合成纤维,请写出一条合成纤维的优点 。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大枣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素,其中起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 。
(2)下列调味品中,可用于蒸馒头、蛋糕发泡的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4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食醋 B.食用小苏打 C.菜子油 D.食盐
(3)蛋糕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品,其制作原料主要有:鸡蛋、面粉、白砂糖、牛奶、橄榄油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
(4)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10%、棉90%”,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图1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图2,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 作用。
(3)钢和玻璃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①钢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
②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制得。纯碱的化学式为 。
(4)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汽油和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氢能源代替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放热多,无污染等优点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1.现有三种物质:①碳酸氢钠、②聚乙烯、③氧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 (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发酵粉是 ;
(3)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气体是 。
2.Ⅰ.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碳酸钠 B.盐酸 C.聚乙烯D.聚氯乙烯 E.武德合金 F.食盐
(1)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 ;(2)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3)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4)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
Ⅱ用化学用语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3)两个氮气分子 ; (4)3个铁离子 。
3.现有下列物质:A.熟石灰;B.聚乙烯;C.干冰;D.碳酸氢铵;E.甲烷;F.钛合金.请选择适当的祖母序号进行填空.
(1)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物质是 ; (4)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是 ;
(5)能进行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6)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物质是 .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例1.中国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新冠疫苗内包装使用到的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瓶身 B.纸质标签 C.塑料针帽 C.塑料针帽X头
例2.汽车轮胎中的合成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
A B C D
黄铜 棉花 塑料 玻璃钢
不锈钢 羊毛 合成纤维 钢筋混凝土
A.A B.B C.C D.D
例3.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导体:金属、玻璃、石墨 B.非晶体:橡胶、蜂蜡、铜
C.复合肥:硝酸钾、磷酸铵、尿素 D.合成材料:腈纶、塑料、合成橡胶
例4.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用作人造关节的钛合金材料 B.用作体育器材的玻璃钢
C.制作奥运吉祥物“冰墩墩”的外材料纯羊毛
D.速滑竞赛服使用的高性能合成纤维和聚酯材料
举一反三
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钻石饰品 B.塑料玩具 C.玻璃水杯 D.黄金面具
2.生活中的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真丝围巾 B.塑料直尺 C.纯棉衬衣 D.玻璃花瓶
3.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陶瓷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4.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塑料袋属于 材料。
②做饭过程中,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了,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③调味品白糖、白醋、料酒、食盐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④防止菜刀生锈的方法是 。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例1.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有机玻璃 B.玻璃钢 C.羊毛 D.尼龙
例2.口罩中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一种塑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过滤材质,铝塑条是在塑料表面涂上一层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塑条属于合金 B.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口罩可以阻隔空气中所有的气体和细颗粒物 D.废弃口罩应密封好,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内
例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填“涤纶”或“棉”)。
(2)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港珠澳跨海大桥钢结构采用特殊的防腐蚀体系,使用寿命可达120年。钢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防止钢铁锈蚀(任写一种)。
举一反三
1.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尖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墨汁属于纯净物
C.宣纸的主要成分称为无机化合物 D.石材雕刻制砚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代表科技奥运、探索未来。下列某品牌“冰墩墩”摆件的制造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材料的是( )
A.纯羊毛 B.镀铜挂链 C.聚酯纤维 D.硅橡胶外壳
3.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是一般人群简单有效的防病毒传播措施。聚丙烯是生产口罩的重要材料,其化学式为(C3H6)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聚丙烯是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g D.聚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
棉纤维、羊纤维和合成纤维
例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冒白雾 B.灼烧涤纶和羊毛,都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浓氨水遇酚酞溶液变红色
例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灼烧蚕丝,有羽毛烧焦臭味 B.一氧化碳通入灼热氧化铁,黑色固体变红色
C.铜片投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逐渐变蓝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例3.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用燃烧法
C.烘焙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使面包松软 D.夜晚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举一反三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点燃塑料和羊毛都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大量白雾
2.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产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点燃棉布和羊毛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红磷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白色固体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1.超轻“固态烟”是将SiO2和液体溶剂混合,经加压、干燥后形成的多孔海绵状结构的物质。它能承受超过自身重力几千倍的压力,绝缘性强、耐高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iO2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B.超轻“固态烟”为新型化合物
C.超轻“固态烟”为制造航天深测器提供了新材料 D.超轻“固态烟”可用于处理海洋原油污染
2.下列材料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返回舱回收伞的原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材料 B.火箭箱体使用的高强度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飞船外壳的烧灼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D.宇航服的保温层填入的羊毛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家庭材料中玻璃钢属于 材料。
(3)①厨房里可以用食醋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②能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作用。
③吃完学校美味的自助餐,赵子曦同学拿着还没开盖的可乐,跑回教室,打开瓶盖后,汽水喷涌而出,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4.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
(1)奥运火炬“飞扬”用碳纤维与聚硅氦烷树脂形成的材料制成,堪称世界首创。该材料属于
(填序号)。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2)“飞扬”的燃料选用氢气是又一科技亮点,氢气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速滑场馆。该过程中使用的二氧化碳属于 (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4)冬奥会还为运动员提供多种运动饮料,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糖、多种电解质和抗氧化物,这些成分中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是 。
环境污染的防治
白色污染与防治
例1.能源、材料、环境、健康与化学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故常被应用于航空工业
C.回收废弃的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饮食中应大量补铁
例2.热爱劳动,热爱生命。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用肥皂水洗袜子,发现肥皂泡沫较少,浮渣较多——所用水的硬度较低
B.在厨房中洗有油污的餐具时加适量洗洁精——利用 洗洁精乳化油污
C.烧菜时锅中油温过高突然起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氧气可灭火
D.垃圾分类投放,将塑料瓶单独放入可回收垃圾箱——减少“白色污染”
例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使用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将污水排入诺敏河中
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 D.将垃圾分类投放
举一反三
1.下列生活中的事例或解释正确的( )
A.用适量的小苏打发酵做面包
B.焚烧塑料垃圾可以减缓白色污染
C.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D.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主要成分都是乙醇,都可以用来配制饮用酒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家用电动车代替汽油动力车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
3.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燃烧是不会对大气造成任何影响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会出现乳化现象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1.下列物质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化学肥料和农药 B.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2.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生锈的铁制品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固体完全溶解,经分析此步骤中同时发生三个化学反应,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 、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Fe+Fe2(SO4)3═3FeSO4)。
(3)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可以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4)石灰浆吸收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垃圾分类,全民行动,重庆也将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1)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都属于 (填字母)。
A.餐厨垃圾 B.有害垃圾 C.可回收垃圾 D.其余垃圾
(2)分类后的垃圾如何进一步利用或处理?如图所示为可回收垃圾的部分再利用途径。
①稀硫酸“溶解”步骤中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其中Fe与某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溶解”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
A.固体逐渐减少 B.溶液颜色改变 C.有气泡生成 D.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③若生锈铁制品中含有80kg的Fe2O3、56kg的Fe,假设所有铁元素都能转化成FeSO4 7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8),则得到FeSO4 7H2O的质量为 kg。
④查阅资料得知,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后续处理包括将所得到的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例1.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例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故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施用
B.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C.观察颜色能够区分磷矿粉和尿素
D.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例3.按要求从氢气、氧化钙、二氧化硫、硫酸、氢氧化铜、碳酸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 。 ②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 ③一种难溶性的碱 。
④一种难挥发性的酸 。
(2)农药是作物生长的卫士,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开发研制与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肥料和农药,是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烯丙菊酯(C19H26O3)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的一种,杀虫效力强,具有熏蒸和触杀作用,主要用于蚊香和气雾剂防治蚊蝇等。它是具有清亮琥珀色的粘稠液体,溶于乙醇、煤油及四氯化碳,微溶于水,能燃烧并产生刺激性烟雾,遇碱、光照下易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
①烯丙菊酯属于 (选填“氧化物”、“无机物”或“有机物”之一)。
②烯丙菊酯中的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其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写元素符号)。
③贮存烯丙菊酯时,应注意 (合理即可),原因是 (至少各写一点)。
④下列有关农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根据所要防治的对象选择农药,做到对症用药,避免盲目用药、过量用药
B.施过农药的地块要树立警示标志,剩余的少量农药不可在田间地头随意乱倒
C.波尔多液能杀菌防病虫害,其主要原理为Cu2+破坏病原体细胞膜从而影响其活性
D.波尔多液就是用胆矾(CuSO4 5H2O)、生石灰和水在铁桶内混合配制的杀菌剂
举一反三
1.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或做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量合理施用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后经发酵制沼气等
C.熟石灰和碳酸氢铵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D.根据土壤条件进行均衡适度施用化肥,以提高施用效率
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自行车链条定期涂油,以防生锈
C.将废弃电池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D.种植农作物,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3.下列日常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利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D.铁制品表面刷漆防锈
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 D.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