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例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例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雾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例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上方出现白烟
例4.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A.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浓盐酸
C.
少量硫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D.
常温下将足量的Mg条、Fe粒分别放入两份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
举一反三
1.下列关于科学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C.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应安装在零线上
D.油罐车尾部拖在地上的铁链可以去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浓硫酸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增加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3.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酸,它们在国民生产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请用序号填空。
①硫酸 ②盐酸 ③碳酸 ④醋酸 ⑤柠檬酸
(1)可用于制造药物、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2)柠檬、柑橘中含有的酸是 ;
(3)食醋中含有的酸是 ;(4)用于精炼石油、还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
(5)汽水中大量含有的一种酸是 ;(6)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酸是 ;
(7)汽车上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有大量白烟产生
5.人的胃液中常含有一种酸,可帮助消化,这种酸是( )
A.碳酸 B.盐酸 C.醋酸 D.硫酸
酸的化学性质
例1.物质X可发生“X+HCl→盐+水”的反应,则X可能是( )
A.硝酸银 B.二氧化碳 C.氧化铜 D.锌
例2.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8g,所含杂质可能是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钾。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木炭粉 B.反应生成1.8g水
C.原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钾 D.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三种或四种溶质
例3.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
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
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FeCl3
C.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D.E点温度等于A点
例4.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中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而言更是一剂良药。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措误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例5.下列关于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例6.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编号①指示剂可以为 。
(3)若编号④的选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钡,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举一反三
1.下列化学实验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铜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渐渐变成蓝色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成白色
C.在空气中点燃硫粉——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D.将铁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逐渐变黄
2.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如图是以稀硫酸为中心物质绘制的化学反应的思维导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五种反应所用的物质类别一定各不相同
B.实现反应②可以选用铜、氧化铜和氢氧化铜
C.实现反应③和反应④所用的物质含有同种元素
D.实现反应⑤可以通过加入BaCl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现
3.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当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下与固体接触时,液面ā比液面b高,但过一段时间U形管内的液面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组合是( )
A.食盐和水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硝酸铵和水
4.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铁锈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
C.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5.构建知识网格,可以帮助理解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格
(1)图中M应为 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盐 。
(3)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
化学方程式是 。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铜绿”与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
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1.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炒菜时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有黑灰,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调小”)。
(2)厨房使用的除油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请指出除油的原理 。
(3)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产生的醋酸杆菌使乙醇(C2H5OH)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NaCl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
2.家用清洁剂在使用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1)水垢清除剂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酸(C6H8O7),C6H8O7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厨房用的重油污清洗剂主要成分是NaOH,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
(3)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迹,但不能长时间浸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
3.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
4.预防新冠,消毒与清洁对公共场所和家庭是至关重要的。
(1)二氧化氯(ClO2)可作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洁则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
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3)用炉具清洁剂(含有NaOH)清洗炉具时,应避免接触皮肤,其原因是 。
(4)使用洗洁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 作用。
(5)为预防“新冠肺炎”病毒,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的教室内充满了过氧乙酸的气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进行解释 。
碱的化学性质
例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则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碱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例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A的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答一点)。测定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
(2)图B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两瓶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3)图C实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
(4)图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人碘和高锰酸钾固体,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0mL水,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例3.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B.bc段溶液增加70.2g
C.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d点溶液中溶质有3种,且pH<7
例4.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于水吸热 B.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C.可用侯氏制碱法来制取 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例5.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SO2 B.CaO C.Cu(NO3)2 D.HNO3
举一反三
1.Al(OH)3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图象理解错误的是( )
A.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 B.a、c点溶液中的溶质都只有1种
C.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
D.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均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都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固体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 D.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4.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的装置,加入25m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开启pH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pH的不断减少的说明了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B.pH的不断减少的说明溶液中OH-也在不断的减少
C.pH的不断减少的说明了CO2和NaOH的反应会放出热量
D.在实验过程中,图1中的圆底烧瓶内压强也会减小
5.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滴加过程中,溶液中钠离子数量不断增加
C.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的pH>7
4题 5题 6题 7题
6.小山同学设计实验探究NaOH溶液与CO2反应,其装置如图所示。
(1)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
(2)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NaOH 。(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7.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C.生成Fe(OH)3沉淀的质量为(n+a-b)g D.M点对应溶液能使酚酞显红色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例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②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B.①室温下,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③向一定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镁粉至过量
D.④将一定量的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
例2.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逐渐减少
例3.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例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至过量
B.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例5.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酸性减弱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D.该实验中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例5 例6
例6.某同学用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A点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3)曲线上 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4)C点溶液呈 碱性,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和 (写化学式)。
举一反三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防止害虫生卵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的一种,如图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1)甲是 ;乙是 。
(2)c点处溶液呈 中性,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写出a仪器的名称: 。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③经查阅资料,Na2O2(过氧化钠)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氧气。小明在实验室用Na2O2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了B而没有选择C,你认为他选择的理由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进气端应选择 端(用“b”或“c”填空)。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方案I: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
方案Ⅱ: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 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①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②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
4.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应用和创新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图甲装置用来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仪器A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滴管,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甲中,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乙中,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b点所示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会变红色 B.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比d点多 D.一段时间后,溶液pH会变为0
(4)图丙中,图像说明中和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H2O
6.恰好中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若将稀盐酸换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硫酸与其反应,则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 ) 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就是碱的溶液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酸碱溶液的稀释
例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关系的有( )
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②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中分别加入CuO、Cu(OH)2至过量
③向一定质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粒至过量
④向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合的是( )
A. B.
一定量NaOH固体投入到蒸馏水中 一定量NaOH溶液加水稀释
C. D.
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例3.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
B. 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例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加水稀释NaOH溶液 分别向等质量Fe、Al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将t2℃时溶质质量分数都为10%的三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举一反三
1.下列图线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D.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2.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的是( )
A.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
B. 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C. 电解水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变化
D. 往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3.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
C. 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4.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将等质量打磨过的铝片和铁片放在潮湿空气中
B. 把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放入水中
C. 向pH=2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D. 等质量的铝、锌分别与足量且相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离子或物质共存问题
例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O3-、OH- B.Mg2+、K+、Cl- C.NH4+、Na+、CO32- D.Ca2+、Na+、HCO3-
例2.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2CO3、HCl、NaCl B.MgSO4、HCl、KCl C.AgNO3、HCl、NaNO3 D.CuSO4、Mg(NO3)2、KNO3
例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a2+、Na+、Cl–、CO32- B.H+、Ba2+、OH–、NO3-
C.Ca2+、Mg2+、Cl–、NO3- D.K+、NH4+、OH–、SO42-
例4.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FeCl3、NaNO3、MgSO4 B.H2SO4、HCl、AgNO3、KMnO4
C.NaNO3、NaCl、K2CO3、K2SO4 D.BaCl2、KNO3、Na2SO4、NaOH
举一反三
1.下列物质在pH=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2CO3、KNO3、NaNO3 B.NH4Cl、NaCl、NaOH
C.KCl、NaNO3、AgNO3 D.CuSO4、Na2SO4、FeCl3
2.在pH=12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MnO4-、NO3- B.Mg2+、NH4+、NO3-、I-
C.Na+、S2-、SO32-、K+ D.Fe2+、Na+、NO3-、SO4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l B.K2SO4、NaNO3、NH4Cl C.BaCl2、KNO3、NaOH D.CaCl2、Na2CO3、AgNO3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2+、OH-、NO3- B.Na+、Mg2+、OH- C.K+、SO42-、OH- D.Ag+、Ca2+、Cl-
复分解反应及原理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Mg+CuSO4=MgSO4+Cu B.4P+5O22P2O5
C.2H2O2 2H2O+O2↑ D.BaCl2+H2SO4=BaSO4↓+2HCl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Al+3O2═2Al2O3 B.Ca(OH)2+Na2CO3═CaCO3↓+2NaOH
C.H2CO3═H2O+CO2↑ D.CO2+Ca(OH)2═CaCO3↓+H2O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关系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若取5g甲和3g乙反应,则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8g
B.若丙和丁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甲和丙均为单质,乙和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