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22:3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7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招待会。
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两则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背景简介
自学检测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新闻知识(结构五部分,内容六要素)
2、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整体把握新闻;分析导语、主体部分,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3、感受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气势,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难点: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说明议论的作用
1、读音
区域( ) 芜( )湖
歼( ) 要塞( )
溃( )退 荻( )港
泄气( ) 签( )
锐不可当( )
自学检测


jiān
sài
kuì

dāng
xiè
qiān
2、释义
业已:
歼灭:
要塞:
溃退:
锐不可当:
自学检测
已经
消灭(敌人)。
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因被打垮而后退。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
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新闻
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
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五个“W”和一个“H”。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用精简的语言概括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以隐含在主体之中。
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五部分作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人物
事件,地点
电头
简洁、概括。
概括主要内容
阐述具体内容内容
时效性、准确性
军队 时间 地点 战况
我军
敌军
对比
齐读文章,并完成下表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鲜明的感彩
语言赏析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这些词在文中的作用?)
自豪 赞扬
“英雄式的战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二课时
一、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起因:
经过与结果: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至4月21日安庆、芜湖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二十日夜,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一日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安庆、芜湖之间
二十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在芜湖、安庆线南渡长江,直取对岸,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的情形。
1、思考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2、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部分,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3、本文的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4、找出本文的议论句,说说有何表达效果
二、找出这则新闻的五部分。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感悟新闻
明确:“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看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3、三路大军的战况(主体)
类别 百万大军 时 间 地 点 兵力 战 绩 特点(四字)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20日夜—21日夜
21日17时—22日22时
21日17时—22日下午
安庆-芜湖
九江—安庆
南京—江阴
30万
35万
35万
突破···渡至···已渡···
已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
大部渡过南岸····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
首战告捷
所向披靡
战绩辉煌
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详略得当
4、议论的效果
“一方面······,另一方面······”
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
(说明各路大军所向披磨,战绩辉煌的原因);
从敌我双方士气悬殊的情况分析,先分析我方,再分析敌方。
叙议结合
“我是新闻发言人,我为____路军代言”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说一说,练一练
结合渡江路线图,从渡江时 间、地点、人数、区域、所遇敌情等方面分别为大家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我为____路军代言”新闻发布会
——八年级二班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南渡长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经过,突出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气势。揭示出人心向背是我军胜利、敌军溃败的原因所在。
大无畏精神
归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