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4章免疫调节4.4免疫学的应用(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4章免疫调节4.4免疫学的应用(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0 09: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第四章 免疫调节
思考
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
流感病毒的种类有很多,一种流感疫苗只能防部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另外,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天花:公元前1100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公元前3~前2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公元165~180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1/4的人口死亡。6世纪,欧洲天花流行,10%的人口死亡。17、18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人数高达1.5亿。19世纪中叶,中国福建等地天花流行,病死率超过1/2。1900~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万人。
历史上的重大传染病典例
流感:1510年,英国发生有案可查的世界上第一次流感。1580、1675和1733年,在欧洲均出现大规模流感。1889~1894年,“俄罗斯流感”席卷整个西欧。最致命的是席卷全球的1918~1919年流感。它可能源于美国,1918年3月11日美国的一个军营107名士兵首次发病,不到两天即有522名士兵被感染,一周之内各州均出现病例,数月传遍全国,但未被引起高度重视。4月,流感相继传至欧洲、中国、日本。5月,流感遍布非洲和南美。9月疫情达到高峰。10月,流感便使美国的死亡率达到了创纪录的5%。当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67.5万人死亡。全球约有2000~5000万人在这场流感灾难中丧生。18个月后,这场疾病离奇地消失。
霍乱。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霍乱共发生8次,地区性流行也出现过几次。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仅1818年前后便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穿越俄罗斯并先后到达德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个北半球。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由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船所引发。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到达了埃及。1910~1926年,第六次霍乱大流行。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印度尼西亚,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10月,第八次霍乱大流行,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1997年9月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
鼠疫:最令人恐怖的是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史称“黑死病”,1348~1351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威尼斯减70%,英国减58%,法国减3/4。此次“黑死病”延续到17世纪才消弭。流行范围较广的是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当今,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还时有出现。
我国最早用“种痘”的方法预防天花。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疫苗
疫苗的作用
疫苗起抗原作用,其进入体内主要是诱导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抗体存留时间相对较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可长期保留对相应抗原的记忆。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在人类研癌症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国首个人和动物DNA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
疫苗的应用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规律来设计的,促进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
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
1.以某种你熟悉的疫苗为例,和同学们交流它的作用。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
2.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流感疫苗作为外来抗原进入机体,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
3.有人认为,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应该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这种想法可行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可行。将不同抗原联合制成一种疫苗,可预防相应的多种疾病。例如,四联疫苗是由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Hib抗原经过灭活、纯化后联合在一起制成的。可以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心包炎、菌血症、会厌炎等。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面临的免疫学问题: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反应。
免疫排斥的解决措施:
(1)选用与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一半以上相同的供体器官。
(2)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受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
1.最初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
移植的器官对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斥(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
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3. 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用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和自身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4.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免疫诊断:根据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干预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
课堂小测
C
1.疫苗通常用灭活和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后机体可产生免疫反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可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抵抗各种疾病
B.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一直起防御作用
C.灭活和减毒的病原体保留了其抗原特性,但不会致病
D.接种疫苗后同种病原体再次侵染时,浆细胞只来自记忆细胞的分化
D
2.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可能导致患者感染疾病
D.对受体来说,器官移植过程中来自供体的组织或器官相当于抗体
A
3.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可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C.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