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富贵不能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富贵不能淫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10:2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学善思 会学深思 悟学省思
课题:富贵不能淫
【教学证据与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要点 (本课题所包括的主要知识点) 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内容所蕴含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重难点及成因 (请在“学习内容要点”序号前标注:△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和虚词 语言知识和能力 把握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步骤,八上的学生已具备通过注释把握整体文意的能力。
△论说观点 理解辨别和运用 论说文初接触,对观点的把握和结合事例运用还处于基础阶段。
△语言特点 ○论说思路 思维发展和提升 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排比的手法,增强说服力。把握观点和论述思路是学好论说文的基本要求,又是文言文,双重理解难度。
学习目标 自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文意。
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
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善用比喻、类比和排比句式的特点。
【学·教·评一致性设计】
教学环节 /时间 学思单 (规划学习进阶,主问题链驱动,评价任务检测) 教师活动 (以学定教) 评价标准 (以评促学)
观点演读 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景春:学生能够根据 “岂不成大丈夫哉?”的反问语气,揣测景春的态度,抓住关键词“岂、诚”的强调之意。 孟子:“孟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学生能分析此句的语气,能抓住关键词“是、焉”分析孟子要反驳之意。
1.自读:注意字音、节奏、语气 (结合注释和借助工具书自主完成); 2.小组合作扮读 景春VS孟子 演读两人观点: (注意语气、重音,解释理由需结合词义) 3.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翻译展示。
辨析何为“大丈夫” 指导学生分享,阐述观点。 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补充材料一 公孙衍和张仪的游说历程 补充材料二 朱自清的评论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心思。……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人主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 补充材料三:“妾” “妻”词义追溯 妾”,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为一个脆着的妇女头顶一把古人用来实施棘刑的刑具平头铲刀的祥子,从而表明了此宇的本义:女奴隶、有罪的女人。 甲骨文的妻字左边是一个头发竖起的女子,旁边有一只手。这像是有人用手去抓女人的头发,像上古时代抢夺别的部落的女子作为妻。 学生能根据纵横家的历史故事表达观点,理解景春为什么有羡慕和崇拜之意。 2.学生结合文意和补充资料,能说出孟子使用“类比”手法将“公孙衍、张仪”当做“妾妇”,他们的“道”是“妾妇之道”,是对君主的无条件顺从,是基于自身利益。 3.比喻和排比的句式,阐述“大丈夫”标准:一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不放弃自己的原则;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条件不使其迷乱、动摇、屈服。 4.学生能正确朗读,感受类比、排比的论证气韵。
1.理解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公孙衍、张仪此类的纵横家是大丈夫。 学生查找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资料 2.分析孟子如何反驳景春和阐述自己所谓的“大丈夫”。 小组讨论,结合课下注释、补充材料分析讨论。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类比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比喻和排比
拓展延伸 提示、指导学生讨论、阐述。 提供阐述句子:从文中的______句子,我们想到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 1.学生能举出适合的名人例子,并有条理的阐述。 2.能结合新时代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
1.学生根据文章理解,举出事例印证什么样的人才是孟子所谓真正的“大丈夫”。 2.新时代的“大丈夫”应该有哪些标准。
【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孟子 重点字词 岂:难道 诚:确实 仁 礼 义 是:这 妾妇之道 大丈夫 坚定原则 心系天下 教学反思
育有梦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