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测试卷 部编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测试卷 部编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21:1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请在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一(5)每小题2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使至塞上》中“ , ”两句以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4.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乐景来反衬诗人悲情的诗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新时代的号角响chè① 河山。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千年梦想今朝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嫦娥探月,蛟② 龙深潜,大国重器世人惊艳,科技强则国家强;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展开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互通互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举世称赞,为人民( ), 为民族(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史志不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选自《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有删改)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2)在语段( )中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谋幸福 谋复兴 B. 谋复兴 谋幸福
(3)在语段③④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③逗号④句号 B.③分号④分号
C.③分号④句号 D.③句号④句号
(4)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请将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
(5) 建党百年,举国共庆。请你为党的生日送上一句祝福。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 -10题。(10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本文作者是 (人名),是 朝齐梁时人。(1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8.分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句是从哪两种视角来写山之高、水之净的 (2 分)
10.“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赞叹山水之美,同时传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3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 13题。(5分)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泊北归窗下石上,双跌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1..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处) (1分)
泊北归窗下石上
12.这个故事叙述了张无垢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方面的例子。(2分)
13.结合选文,请你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表达对张无垢勤学的赞美。(2分)
上联:伴晨光苦读勤奋
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6分)
妈妈的额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 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项,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索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林。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抚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领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 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选自《天津工人报》,有删改)
14. 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4分)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16.结合文章内容,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围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17.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4 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 -20题。 (9分)
冬虫夏草
①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②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过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 选菜青虫就不行吗 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菌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
③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④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⑤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乌飞绝,野渡雪自白。这样的日子,编蝴域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休内的营养,在体内明发菌丝体。 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制下一象皮, 皮中全是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入盛夏,苗核苗壮成长,不久,便从“出”有巴那头仲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西上生着一些小来体、 里面隐藏着不少冬出夏早后代(子囊花于)的孩子,这体子官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革叶。
⑥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⑦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冷南天气,风热湿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⑧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果,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象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⑨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 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⑩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选文有删改)
18.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冬虫夏草形成的必要条件。(3分)
19. 文中第⑨段中的词语“迄今为止”能否删掉 为什么 (3分)
20.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 为什么 (3 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1.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1 分)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
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
C.鲁滨逊——孤岛求生(《鲁滨逊漂流记》)
D.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 (骆驼祥子》)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1分)
A武松国“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 三打白骨精”成为中国文学史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B.老舍在《骆驼样子〉中精心刻画了祥子这个勤劳、朴实、憨厚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 《西游记》是我国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博大的想象空间,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内容。(1 分)
②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螳螂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2 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写一段宣传文字,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活动的激情。(不少于100字)
[材料一]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强书写的美感,增进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材料二]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为历代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材料三]王羲之的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王羲之书法大多是后人摹写、勾填的,或者从石刻上拓下来的。
(二)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作文要求:
(1) 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 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
参考答案
山山唯落晖
乱花渐欲迷人眼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彻 jiāo
A
C
矢志不变
(5)符合文意即可。示例:我们会缅怀过去,牢记先辈沉甸甸的嘱托;我们会面向未来,为党续写新的篇章。祝党生日快乐!
6.陶弘景,南
7.(1)消散 (2)坠落
8.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9.俯视和仰视两种视角。
10.围绕“热爱自然、归隐山林”回答即可。
11.泊北归/窗下石上
12.略(提示:举古今中外勤奋学习方面的事例即可)
13.踏足痕激励后生
14.(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 (2) 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 (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 (4)母亲额头的皱纹; (5)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15.“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16.运用比响的修势方法。把母亲额头上的纹路比作“年轮”,比作“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17.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
我的感受: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
18.有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冬虫夏草菌;适宜的环境。(意思对即可)
19.不能。“迄今为止”限定时间,表示到目前为止。如果删掉会使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观念”将来也不会改变,表达不准确。( 意思对即可)
20.不科学。冬虫夏草属菌类,不可能变为虫;冬虫夏草菌所寄生的蝙蝠蛾幼虫已经死亡,不可能复活。
21.(1)B
(2)A
(3)①主要记叙了螳螂捕食的情景。
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例如: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
22.示例: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东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其书法作品风格独特,代表作《兰亭集序》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弘扬民族书法文化,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学校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23.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