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跨越万水千山的远征——整体阅读第二课时:红星耀中国,传记显精神——领袖人物专题(纪实性作品阅读)第三课时:重温长征魂,起航新征程——探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跨越万水千山的远征
第一课时
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整本阅读、精读、跨界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熟悉整本书的内容。2. 能够讲解书中关键事件和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一、启中入
埃德加·斯诺的困惑
红军是否存在?
他们究竟是谁?
是新式流寇?
苏维埃是否存在?
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
他们的领导人是谁?
毛泽东真的已经死了吗?
他们为什么能打胜仗?
二、整本回顾
中文名: 埃德加
英文名: Edggar Snow
国籍: 美国
生卒年: 1905——1972
职业: 记者、作家
奔赴红区采访时间: 1936年6月——10月
采访收获: 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谈
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手资料。
代表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活的中国》
《远东前线》
主要成就: 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第一个向全世
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的人;第一个被邀
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记者
丧葬地: 北大的未名湖畔(部分骨灰)
1、关于作者
二、整本回顾
2、关于书名:
《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二、整本回顾
3、读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五篇 长征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二、整本回顾
3、读目录
1、对照小标题,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
2、再读目录,哪些小标题写到了普通红军战士;
3、回读目录,结合自己的全书阅读,修改其中一个小标题;
三、读进去
(一)进入红区
任务一:这是怎样的一段旅程呢?他遇到了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这些人和事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让我们跟着斯诺的脚步,一起踏上进入红区的道路。用波浪线画出他所经过的地点变化,圈出他遇到的人,横线勾画出发生的事。
三、读进去
(一)进入红区
地点 交通工具 遇到的人 发生的事 印象
从北京到西安途中 火车
西安 不详
从延安到安塞途中 步行
百家坪 步行
周恩来司令部 不详
到保安的途中 骑马
三、读进去
(二)红星耀西北
任务二:在保安,斯诺见到了中华苏维埃的掌权人物毛泽东,并对他做了多次采访,听他畅谈个人的革命历程和红军的成长壮大,听他回忆长征的艰难,讲述革命的理想,分析革命的前途。在保安,斯诺还采访了红军大学校长,红军剧社社长等等,请用红笔圈出他采访的人姓名,用横线画出斯诺对他们采访的主题。
三、读进去
(二)红星耀西北
时间地点 对象 年龄 身份、职务 采访主题
毛泽东
洛浦
林彪
危拱之
林伯渠
徐特立
三、读进去
(三)和红军在一起
任务三:在保安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斯诺前往甘肃边境,深入前线进行采访。一路上,他跟红区农民、工人亲密接触,亲切交谈;在前线,他近距离采访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将领,跟红军战士打成一片。请根据提示语,找出与之相关的两个细节描写,比较他们的不同:
1、两个(贫民会)主席;2、两个号手;3、两次骑马。
三、读进去
(四)红星闪耀
任务四:斯诺非常深入的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政治背景,也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西安事变的整个过程,请你结合历史课上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丰富对其的认知,制作历史大事卡。 西安事变事件经过: 人物表现:历史意义:作者态度:
四、课堂小结
时间定格在1936年6月至10月间,我们跟随美国记者斯诺的足迹和思绪,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幅幅宏阔的画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就是一段创造伟业的长征。
五、作业布置
观看《我的长征》和《勇士》两部电影,大型系列记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写下你的观影感受。
红星耀中国,传记显精神
第二课时
贰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第二单元写作知识,回顾传记写法。2、跳读、精读重点章节,通过萃取、整合信息,给革命前辈写小传。3、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一、启中入
1、作品主要人物回顾:
2、形式:抢答
3、主问题:《红星照耀中国》的这些描写,分别是哪一位革命领导人?
一、启中入
主问题:《红星照耀中国》的这些描写,分别是哪一位革命领导人?
1、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似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点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毛泽东
一、启中入
主问题:《红星照耀中国》的这些描写,分别是哪一位革命领导人?
2、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斯诺喜欢,这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手法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彭德怀
一、启中入
主问题:《红星照耀中国》的这些描写,分别是哪一位革命领导人?
3、他会讲英语,也学习过日文,十分有才华,向来头脑冷静、善于逻辑推理、从实际出发。他没有任何软弱之处,不屈不挠,冷静理智,还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红色中国外交的第一人。
周恩来
一、启中入
3、主问题:《红星照耀中国》的这些描写,分别是哪一位革命领导人?
4、他在1928年靠了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起来一个苏区,通过缴获国民党收税兵的武装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队。
贺龙
二、温故知新学写法
任务(一):阅读第二单元单元写作,尤其是老舍先生的自传,你了解到传记的哪些基本知识?
1、介绍传主的外貌、籍贯、职业、家庭组成等基本情况,通过写个人主要经历,表现传主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行事风格等。
2、传记中凡是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
二、温故知新学写法
任务(一):阅读第二单元单元写作,尤其是老舍先生的自传,你了解到传记的哪些基本知识?
3、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二、温故知新学写法
任务(二):结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部分《红星照耀中国》专题探究一,说说给革命前辈写小传,除了以上需要主要的问题,你认为还可以写哪些内容?
童年经历、受教育情况、
参加革命的原因、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二、温故知新学写法
任务(二):结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部分《红星照耀中国》专题探究一,说说给革命前辈写小传,除了以上需要主要的问题,你认为还可以写哪些内容?
温馨提醒:
写法:叙议结合
语言风格:庄重严肃,尊重事实
结构:总分总
三、共同学习明步骤
主任务:阅读了《造反者》这一章之后,想为周恩来总理写小传,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着手?请小组讨论合作。
三、共同学习明步骤
1、明确周恩来的基本信息:外貌、家庭出生、特长
讨论方向提醒:
2、了解周恩来的主要经历
3、对周恩来总理的评价总结
四、小组合作展风采
主任务:小组合作,选择下列革命领导人中一位(毛泽东、贺龙、彭德怀、朱德、邓发、徐海东),根据作品的相关章节描写,为他们作传。
五、话题交流学精神
讨论:
你认为毛泽东由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家的原因有哪些?
从小就有英勇无畏,敢于反抗精神。
农民出身,了解农民的本质需求,对人民有深沉的感情。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触发了毛泽东的报国情怀。勤奋学习,不断探索救国真理,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大公无私,有谋略,有远见。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他的革命领导之路指引方向。
一大批共产党人围绕着他,支持着他。
课堂总结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多达数十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振聋发聩,一个个伟岸的身影巍然矗立。他们是红军的领袖,指点江山,指挥若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同时他们也是普通的,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有一颗赤子之心。
课后作业
斯诺说他“收集了足够的传记材料可以编写一本《红色中国名人录》”请你随机选择拼音字母中的一个声母,找出书中姓氏的开头字母为你所选声母的红色中国名人,为他或他们写一篇小传,收在《红色中国名人录》中。
重温长征魂,起航新征程
第三课时
叁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和八上历史书中有关长征部分,熟悉重要人物与事件,梳理长征的基本内容,了解纪实文学的特点。
2. 通过知识竞赛、梳理长征路线、引导学生学习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利用书中信息绘制长征路线图,训练判断、排序等思维能力。
3、通过品读,感悟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并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
一、启中入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提到的地方有哪些是《红星照耀中国》也写到了?这首诗出现在本书中的哪一个章节?
二、回顾抢答
1、红军为什么要选择长征?
2、斯诺认为长征中最重大的事件是:?
3、长征是一种战略的退却,它一般被称为“ ( )”,它突围时冲破了国民党的四道防线。
二、回顾抢答
5、书中提到既能领导远征,又写得一首好诗的人是:?
4、书中提到红军走入并成功通过六种不同的土著民族,其中着墨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是:?
三、说长征
(一)了解长征:
跳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为长征纪念展撰写长征简介。
2、任务二:学校要准备长征纪念展选择布展的油画,请同学们从第五篇的相关内容,为布展的油画起个标题,并配写解说词。
三、说长征
(一)了解长征:
任务二:学校要准备长征纪念展选择布展的油画,请同学们从第五篇的相关内容,为布展的油画起个标题,并配写解说词。
三、说长征
(一)了解长征:
任务二:学校要准备长征纪念展选择布展的油画,请同学们从第五篇的相关内容,为布展的油画起个标题,并配写解说词。
三、说长征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长征路线:
简记口诀:赤水金沙彝康川,大渡河过翻雪山,克服困难过草地,吴起镇上会志丹。
四、评长征
再读选文,用横线勾画出埃德加斯诺对于长征评价的句子。
1、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这里只能作极简略的介绍。共产党人现在正在写一部长征的集体报告,由好几十个参加长征的人执笔,已经有了三十万字,还没有完成。
四、评长征
再读选文,用横线勾画出埃德加斯诺对于长征评价的句子。
2、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五、明长征精神
跳读原文,结合文章描写,小组讨论:红军为什么会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1、长征中所体现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在长征的各种困难面前——“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永不言败。
五、明长征精神
跳读原文,结合文章描写,小组讨论:红军为什么会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2、“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作者甚至不无幽默地想象,“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
六、新时代,新长征
学习任务:为长征纪念展留言区写留言。
要求:从不同角度(长征的领袖人物、长征的主要事件、长征的意义)、表述感悟两个方面组织语言。
七、课堂总结
读懂长征,看清我们脚下的道路,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再读: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八、课后作业
有人把书中所描写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概括为“长征精神”,还有人总结为“红军精神”或“红星精神”,你会选择哪一个,试着结合书中的内容进行阐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