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字中的伟岸角色、大气磅礴的领袖风采,体会文中奔放流淌的战斗与胜利豪情。
品味本文新闻性与文学性交融的准确雄壮的语言特色。
了解新闻相关知识,尝试写新闻。
写作背景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文体链接
新闻
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
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课文的主体部分?小组内讨论,并选出一位同学做朗读示范。
活动一 研读文本,朗读感情我来悟
整篇文章篇幅很小,但用词非常精确。既使读者了解了当前的战争形势,又在细微处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参考新闻的特点,具体说说你的阅读感悟。
提示:“经营”“摧枯拉朽”“风平浪静”……
活动二 认识特点,写作手法巧分析
假设你是东路军的通讯员,依据下面事实,仿照课文写一则短消息,报道你部“二十三日晚”的军情进展。
当我三路大军向国民党的千里江防展开猛攻的时候,集结在滁县以南地区的我三十五军,从四月二十日开始,也对南京正面的江浦、浦镇、浦口地区发起攻击。至二十二日,国民党第二十八军见我大军已接近浦口,便星夜缩回南京。二十三日上午,我各师先后到达浦口,打开了解放南京的北大门,我三十五军乘胜前进。当晚,人民解放军胜利占领南京,红旗插上了“总统府”,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活动三 军情通讯,实战练笔报喜讯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简要报道渡江战役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迅猛的战斗节奏。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链接材料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发布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新课导入
仔细研究渡江战役作战图。
本节课我们开展好玩的活动:
演绎事件现场,演绎雄才大略的革命前辈领袖,指挥渡江战役,过一把“运筹帷幄、决胜长江”的军事家的瘾!
九江
江阴
芜湖
安庆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南京
在课文中搜寻整合信息,体现我军事家的专业素质。
活动一 研读文本,军事韬略心中装
说布阵(填空)
此乃一字长蛇阵,“蛇头”是 ,“蛇尾”是 ,战线长度为 华里。
说分兵
西路军 中路军 东路军
人数
进攻江段
进攻时间
敌情预测
35万
30万
35万
安庆—九江
安庆—芜湖
南京—江阴
21日下午5时
20日夜
21日下午5时
甚微
甚微
较强
活动一 研读文本,军事韬略心中装
请分析下面几个比较“专业”的军事问题,比一比谁的军事头脑更灵活!
为什么由中路军首先发起战斗?
渡江战役为何选择在晚上打响战斗?
敌军东段防线为什么抵抗“顽强”?
所谓的“预定计划”可能有什么内容?
活动一 研读文本,军事韬略心中装
中央军委部署了渡江战役的作战方案,指示原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统一领导渡江大军(包括二野、三野和四野的一部)。针对国民党守敌的江防设施,决定组成三路大军横渡长江。其中,以粟裕、张震同志率第三野战军的八个军三十五万人为东路兵团,从江苏的扬中至江阴渡江;以谭震林指挥三野的七个军三十万人为中路兵团,自安徽的裕溪口至枞阳门渡江;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二野的九个军二十八万人为西路兵团,自枞阳至江西的湖口渡江。
活动二 导演执导,指挥中心报话忙
小组合作,模拟表演渡江战役作战指挥部军情报话紧张、繁忙的情景。
时间:1949年4月22日21时(新闻成稿前1小时)
地点:渡江战役作战指挥部
人物:与三路军对应的三个军情报话小组(联络员、记录员等)
道具:地图、桌子、报话机等
表演:分组三路军,分别向主席报告军情进展。
话语格式:报告主席,我××路军前锋传讯,我部已突破敌人南岸防守阵地××分钟,渡江人数已达××万人,先头部队已攻至×× 。
活动二 导演执导,指挥中心报话忙
从“新闻”的角度体会作品
活动三 深读文本,新闻极品玩与赏
找出体现“真实、及时、准确、简洁”的词语。
标题:凝练、核心、扼要。
导语:概括、浓缩、气势恢弘。
主体:内容具体、先后有序……
语言豪气、恢弘、雄强。
情感充沛、鲜明、激越。
动词准确、贴切。
衔接过渡严谨……
从文学的角度体会作品
活动四 激情朗读,伟人风采撞我心
调浓感情,强化重音,激情地朗读课文一遍。展现文字里面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领袖风采,体会文中流露出的胜利豪情。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