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茅盾
《白杨礼赞》
礼赞:
虬枝:
婆娑:
坦荡如砥:
旁逸斜出:
无边无垠:
纵横决荡:
秀颀:
潜滋暗长:
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
枝叶扶疏的样子。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美而高。颀,高。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简介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速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直接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给课文划分层次。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4段):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
第三部分(第5—6段):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7—8段):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段):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不平凡”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细读课文,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示例:这是对白杨树的外形概写。“笔直”简练传神,且连用两次,反复突出白杨树之直,且短句连用,给人“力争上游”之感。
提示:词语(析词意、说词性、换词);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句式。
白杨树的不平凡
文章多次写到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1)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3)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根,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的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铺垫、蓄势。
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外在形态
干,笔直
(正直)
枝,靠拢
(团结)
叶,向上
(进取)
皮,光滑
(质朴)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速读全文,以“虽然……,但是……”的句式写一组关于白杨树的排比句。(3分钟)
虽然高原单调乏味,但是白杨树却傲然耸立,令人赞叹。
……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虽然高原单调乏味,但是白杨树却傲然耸立,令人赞叹;
虽然北方风雪压迫,但是白杨树却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虽然没有婆娑的姿态和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白杨树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却又不失温和;
虽然不是树中的“好女子”,但是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虽然极为普遍常见,但是白杨树却极为“不平凡”;
虽然没有楠木高贵秀颀,但是白杨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作者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 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一一 “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看到高原上傲然挺立、力争上游、紧靠团结的白杨树,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A: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B: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A: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A: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B: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A: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B: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你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你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你应该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我方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茅盾欣喜地看到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他从当地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白杨树
象征
抗日军民
层
层
深
入
树 ——人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
北方的农民
含蓄隽永,立意深刻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知识链接
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者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知识链接
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散文,大多集中描写所托之物与欲言之志有相似点的特征,然后或含蓄表现,或直白点明要表现的情感与思想。
阅读方法
1.析标题、读文章,找准所托之物。
2.细读课文,分析“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归纳其展示的内在品质。
3.找主旨句,揭示所言之志。
白杨树与楠木
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坚持抗战的抗日军民与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形成鲜明对比
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突出赞美白杨树的精神品格,表达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鄙视憎恨。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创作背景:
1960年6月,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会上苏共代表团和中共代表团发生激烈争论。会后,苏联撤走了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向中国供应重要设备。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一直对华实行经济封锁。苏联的这一措施,实际上就等于断绝了中国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装备的正常渠道。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1961年12月,毛泽东正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作着准备。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于是他写了一首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目的是鼓励大家藐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在严重困难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大无畏的气概,顶住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压力。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也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誉。
梅花特点————坚韧不拔、谦虚、乐观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坚决不向困难低头、勇于战胜困难。
梅花象征着英勇无畏、藐视各种困难的中国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