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系列:第3章空气和生命(3.4)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复习系列:第3章空气和生命(3.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20 13: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考点复习系列
范围:3.4.1~3.4.3
浙教版 八年级下
考点解读
考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解读
物质 化学式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 助燃性 能否与水反应 能否与石灰水反应
氧气 O2 比空气大 微溶 无 有(能供给呼吸,能助燃) 不能 不能
二氧化碳 CO2 比氧气大 微溶(溶解度比氧气大) 无 无 能 能
氧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课堂练习
例1:(台州)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
C.都难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大
D
分析:二氧化碳、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氧气、二氧化碳实际上都是微溶于水,而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氧气大得多,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排水法,故选D。
课堂练习
例2:(杭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蜡烛熄灭
C.杠杆左高右低 D.石灰水变浑浊
C
例3:如图实验,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拓展提高
D
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水平进行竖直管内后先下降,当底部满了之后再向上积蓄,且二氧化碳与水会反应生成酸性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④比①先变红,而②③由于干燥不会变红,故选D。
拓展提高
考点解读
考点2:二氧化碳的制取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考点解读
考点2:二氧化碳的制取
(4)收集:一般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5)操作步骤:
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反应器中装入大理石;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
课堂练习
例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试回答:
(1)制取O2的发生装置可选 ,收集装置可选 。
(2)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选 ,收集装置可选 。
(3)选用③装置比②装置的优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或②或③
④或⑥
②或③

可控制反应速率,操作简单
例2:某同学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A.选择C、B装置,连接dc
B.选择A、B装置,连接ac
C.选择C、B装置,连接db
D.选择A、B装置,连接ab
课堂练习
D
分析: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若选用长颈漏斗,则应将长颈漏斗插入(稀盐酸)液面以下,否则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逸出,无法收集二氧化碳;其次在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则应将气体通到底部,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拓展提高
例3: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
写出与字母对应的仪器名称: , 。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________(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④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填字母)端进入。若用④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在装满水后,气体应从 端通入。
可用③代替②的优点是 。
酒精灯
长劲漏斗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CO2↑+H2O
b
C
自动控制反应速率
考点解读
考点3:二氧化碳的检验、用途等
(1)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气体;
(2)验满:用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为二氧化碳气体;
(3)用途:
a.作气肥(二氧化碳气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制作成干冰作为制冷剂;
c.作为灭火剂;
d.作为工业原料制作纯碱、尿素,也可作为食品原料制作汽水等碳酸饮料;
考点解读
注意:
(1)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是其它气体,如氮气等;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是其它气体,如二氧化硫气体等;
课堂练习
例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时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不选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虽然会反应,但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产生沉淀,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稀硫酸与碳酸钙的进一步接触,反应会自动停止。
课堂练习
例2: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B
拓展提高
例3:小强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如下,装置如图: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
A.蒸馏水 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应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A
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在水中
拓展提高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120ml
考点解读
考点4:实验装置的选取
固体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大
难溶于水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1)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
(2)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
(3)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装满水),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
(4)除去某气体(洗气)或干燥某气体(瓶内装干燥剂),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
多功能瓶的使用
考点解读




例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例2: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B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
1.O2和CO2与我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2具有可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自然界中O2和CO2可相互转化
C.它们都含有氧分子
D.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B
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人类在空气中能正常呼吸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这一环境是相适应的,氧气过多或过少都是有害的;与形成酸雨有关的气体是含硫或含氮氧化物,而不是二氧化碳。
综合训练
2.下列操作及现象中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燃烧更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D. 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有气泡逸出
C
分析: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溶于的体积比例为1:1,因此通入水中不会立即逸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最符合题意的是C。
综合训练
B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①从b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⑤从a端通入氮气,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A.④⑥⑤②⑥ B.④③①②③
C.④①③①② D.④③⑤②③
综合训练
4.(镇江)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 ,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物理
变红
能与水发生反应
综合训练
5.小军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制取CO2的实验探究,经检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用胶头滴管滴入稀盐酸,此时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CaCO3+2HCl==CaCl2+CO2↑+H2O
固体溶解且冒气泡
综合训练
(2)从装置B的右端可观察到管内红墨水液面最终升至M处。若用同一装置,只将块状碳酸钙改为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重复上次实验,发现装置B右端的红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终也停留在M处。根据装置B的实验现象,你从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碳酸钙反应速度快;
b.块状碳酸钙与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
(3)将装置B的管内红墨水改为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综合训练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液面先上升,然后恢复到原位置
Ca(OH)2+CO2==CaCO3↓+H2O
6.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保证实验绿色环保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如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_____(填字母)仪器相同。
综合训练
A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乙装置完成“某石灰石中CaCO3含量测定并检验CO2”的实验,已知所取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0.14g,石灰石中所含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当滴加稀盐酸至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了0.73g10%的稀盐酸。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和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c-n-j-y
综合训练
节约原料、操作简便
综合训练
解:设产生CO2的质量为x克,CaCO3的质量为y克
x=0.044 y=0.1
CaCO3+2HCl==CaCl2+CO2↑+H2O
氯化氢的质量为0.73克×10%=0.073克
73
44
0.073
x
100
y
0.073
=
100
44
y
x
73
=
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0.044克,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0.1/0.14=71.4%。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