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W区
S区
H区
V区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问题探究:
阿尔兹海默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计算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受损(如迷路)、情绪不稳定。研究发现,该病是由患者大脑内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的。
1. 上述资料可以说明人的大脑有哪些区别于脊髓的高级功能?
思考·讨论:
人脑具有记忆、语言、思维、情绪等功能。
2. 人的大脑有哪些区别于动物大脑的高级功能?
人脑大脑皮层具有言语区,具有语言功能。利用语言功能,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具有意识。有些动物也能对语言刺激做出反应,那是人类训练的结果,是简单的模仿和强化记忆的结果。
问题探究:
提示:这些区域的萎缩就是前面提到的相关神经元死亡所导致的,结构的破坏必然导致功能的损伤或丧失,因此结合患者症状,可推测这些部位与人脑的高级功能是相关的。
大脑皮层萎缩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变化
大脑皮层萎缩
海马萎缩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海马
外侧沟
正常人
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一、语言功能
① 感知外部世界
视觉、听觉、躯体感觉
② 控制机体反射活动
躯体运动
③ 高级功能
语言、学习和记忆、情绪
使人类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
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因为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中央沟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
一、语言功能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
听
说
读
写
一、语言功能
思考·讨论: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特点
结合以下资料及右图,讨论有关问题:
资料1:一位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可是说话非常困难。经检查发现,病人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正常。病人死后,经解剖发现,他的大脑左半球的S区发生病变。
1、病人的症状说明,你推测S区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S区病变的大脑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讨论:
S区损伤:听得懂,能交流,
语言加工受影响
一、语言功能
思考·讨论: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特点
结合以下资料及右图,讨论有关问题:
资料2:一位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病人死后,研究者发现他的大脑左半球的H区有病变。
1、病人的症状说明,你推测H区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讨论:
H区病变的大脑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损伤:能主动说话,有大量错语,
听不懂话
一、语言功能
病名 损伤部位 症状
运动性失语症 能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却不会说话
感觉性失语症 会讲话、会书写、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谈话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视觉、语言功能正常,却看不懂文字含义
失读症
能听懂语言、看懂文字、会讲话,却不会书写
失写症
W区
S区
H区
V区
V区
W区
H区
S区
人类的语言活动是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区域相关的,这些特定区域叫言语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1. 语言中枢的功能分区
一、语言功能
2. 语言中枢的功能分区
W
S
V
H
V区
W区
S区
H区
前
后
① W区(视运动性语言中枢)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控制着人的书写功能。
如果此区域受损或病变,虽然患者其他运动功能仍然具备。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功能发生障碍,为失写症。
此区域受损或病变时,原来识字的人变得不能阅读,患者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为失读症。
②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可以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可以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是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进行联系的中枢。
③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支配着人的说话。
此区域受损或病变时,患者可以看懂文字,也能书写文字,能理解别人的话语,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是不能用词语表达出来,常用手势、点头或摇头来回答问题。患者与发音有关的肌肉并未受损,但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为运动性失语症。
④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使人能够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并能词整自己的语言。
此区域受损或病变时,患者能说话,并且语言和语都很正常,也能听到别人说话,但是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对别人的问话常常答非所问。患者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内容。为听觉性失语症。
一、语言功能
W
S
V
H
V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
思考·讨论: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特点
结合以下资料及右图,讨论有关问题:
1. W区与S区接近躯体的运动中枢,V区接近视觉中枢,H区接近听觉中枢,这样的分布能给你什么联想?
2.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什么特点?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不同的区域既有分工,也有联系,共同负责人类复杂的语言功能。
W区与书写有关,S区与讲话相关,这两个区都与运动中枢接近;这使人联想到,这两个言语区可能是从运动中枢演化而来的。
V区的看懂与视觉相关,它接近视觉中枢,H区的听懂与听觉相关,它接近听觉中枢,这两个区使人联想到,它们可能分别是由视觉中枢与听觉中枢演化而来的。
一、语言功能
2. 人的语言中枢多位于大脑皮层的左半球
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
左脑理性
右脑感性
画图
音乐
韵律
情感
想象
创造
抽象脑/学术脑
艺术脑/创造脑
逻辑
逻辑
语言
文字
推理
分析
胼胝体
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
两侧大脑具有一定的功能相关性,依靠胼胝体传送感觉信息。
一、语言功能
【思考】下列现象可能与哪些中枢受损有关。
①某患者听不见别人的讲话。
②某患者能听见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③某患者看不见。
④某患者能看见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听觉中枢
大脑皮层的H区
大脑皮层的V区
视觉中枢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人脑的言语区的H区受损后看不懂文字( )
②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大多数人由大脑皮层的右半球主导( )
③V区受损,看不见文字( )
知识巩固
二、学习与记忆
1. 定义
学习与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学习:是指信息获取和加工的神经过程
记忆:是指信息储存和读取的神经过程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还可表现出逐渐丧失记忆、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脑的哪些结构与上述功能有关?学习和记忆是如何进行的?情绪又是如何的呢?
二、学习与记忆
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将语言这一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
多种器官共同参与
2. 特点
条件反射的建立也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
长时记忆
二、学习与记忆
1. 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
感觉性记忆
持续时间
< 1秒
第一级记忆
持续时间
数秒至数分钟
第二级记忆
持续时间
数分钟至数年
第三级记忆
持续时间
可能永久
外界
信息输入
注意
反复运用
强化
信息丢失
遗忘
遗忘
可能不遗忘
遗忘
新信息的代替
之前或后来的
信息干扰
重复
整合
短时记忆
二、学习与记忆
感觉性记忆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反复运用强化
反复重复;
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
增加注意
多器官联合使用
2. 记忆的过程
二、学习与记忆
3. 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性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新突触建立
突触后膜受体数量增加
树突末端
三、情绪
情绪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表现
开心、兴奋、对生活充满信心
失落、沮丧、对事物失去兴趣
相反
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
产生消极情绪
达到一定程度
抑
郁
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以及心理咨询
好转
持续下去得不到缓解
抑郁症
1. 概念
2. 表现
3. 抑郁与抑郁症
三、情绪
抑郁 抑郁症
持续时间
严重程度
缓解途径 一般不超过两周
相对较轻
程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使患者产生自残或自杀等消极行为
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当情绪波动超出自己能够调节的程度时,应向专业人士咨询。
抑郁与抑郁症的比较
持续两周以上而得不到缓解
三、情绪
4.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类
抗抑郁药
5-HT 再摄取
抑制剂
思考:观察图片,你能表述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吗?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活动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