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章末小结与测评: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创新方案》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章末小结与测评: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1-16 14: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
(1)径流量——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有关。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都对径流量有影响。
(2)水位——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流域。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状况有关。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等对河流含沙量也有影响。
(5)流速——主要与地形坡度(落差)有关。
[例1] 我国某地河流补给状况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可能分别是(  )
A.地下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
B.冰雪融水、地下水、大气降水[来源:Z§xx§k.Com]
C.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
(2)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解析] 第(1)题,分析图可知,a补给主要在7月、8月,正值我国夏季,应该是大气降水;b补给主要在4月、5月,正值春季,应该是积雪融水;c补给常年比较稳定,应该是地下水补给。第(2)题,分析可知,该地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夏汛现象,应是东北地区的河流。第(3)题,东北的河流年径流总量不大;有春汛、夏汛两个汛期,4月份为积雪融水补给,7、8月为雨水补给;由于该地冬季封冻期长,河流断流。
[答案] (1)D (2)C (3)C
海水等温线的应用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判定南、北半球
海水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下图所示: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凸向高纬(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凸向低纬,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洋流为寒流。如下图所示:
3.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判断洋流方向
(1)一般中低纬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如下图所示:
(2)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如下图所示:
[例2]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来源:Zxxk.Com]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解析] 第(1)题,由右侧盛行风风向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①处洋流位于大陆东岸,为暖流;②处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为寒流;③处洋流是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暖流;④处洋流是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第(2)题,①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答案] (1)D (2)C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或永久性积雪融水。第2题,该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水量变化的连续性、较平稳、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与高温期一致、冬季有断流现象等一般特征。
答案:1.C 2.B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能正确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  )
A.g→b→c→d B.a→b→c→d
C.f→a→c→e D.g→e→f→a
4.水循环对图示地区除提供水资源外,还直接提供的资源有(  )
A.土壤 B.水能
C.潮汐 D.波浪
解析:第3题,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上,所以能正确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g→b→c→d。第4题,水循环形成降水发生在落差大的地区,还能提供水能资源。
答案:3.A 4.B
读“某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图甲)”及“世界某地区图(图乙)”,回答5~7题。
5.读甲、乙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海域与乙图所示地区都位于北半球
B.甲图中①洋流与乙图中M洋流成因、性质都相同
C.甲图中③洋流与乙图中M洋流成因、性质都相同
D.乙图中M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6.如果甲图表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则此时(  )
A.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7.若甲海域位于大西洋,则③洋流的名称是(  )
A.本格拉寒流 B.厄加勒斯暖流
C.巴西暖流 D.秘鲁寒流
解析:第5题,甲图所示海域位于中低纬度,并且洋流逆时针流动,所以甲海域位于南半球,①洋流为暖流,③洋流为寒流,③洋流的成因和性质都与乙图中M洋流(加那利寒流)相同。第6题,如果甲图表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则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是夏季,草木葱绿;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不一定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第7题,若甲海域位于大西洋,则③洋流应该是非洲西海岸的本格拉寒流。
答案:5.C 6.A 7.A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完成8~9题。[来源:学科网ZXXK]
8.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
①墨西哥湾暖流 ②阿拉斯加暖流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①引发赤潮 ②旅游业遭受打击 ③降水增多
④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8题,浮油会被墨西哥湾暖流带到大西洋,然后又被北大西洋暖流带至欧洲沿海地区。第9题,石油污染会使墨西哥湾生态系统恶化,进而影响到墨西哥湾沿岸旅游业的发展。
答案:8.B 9.D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11.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第10题,图示区域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间的过渡区域,又因是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很小。第11题,图中湖泊为死海,湖水的盐度相当高,不可能用于灌溉;且该区域气候偏干,年降水量总体偏小,再加上纬度低,蒸发旺盛,区域内又多为季节性河流,建水库对缓解当地农业用水紧缺状况意义不大。第12题,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数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因其充分利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多数农产品能自给。
答案:10.A 11.B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下图为“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基本没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________。(4分)[来源:学#科#网]
(2)若甲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地区,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时,该河流应处于________期。此时,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一般为下图中的______;②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________。若AB河段为黄河下游,则AB河段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________。(8分)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__。(4分)
(4)甲、乙两图中都必不可少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陆地水资源循环再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循环。(4分)
解析:第(1)题,由图知,①湖泊是河流的源头,补给作用最大;②湖泊对河流起削峰补枯作用,调节作用最大;③为内流湖,主要靠河流提供补给水源,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第(2)题,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为7月初,北半球为夏季,河流正值汛期,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对应d图;此时河水补给②湖水,对应f;黄河下游永远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对应a。第(3)题,乙图中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在我国分布于西北地区。第(4)题,各循环共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陆间循环补给陆地水体量最大。
答案:(1)① ② ③ ③
(2)丰水(或汛) d f a
(3)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
(4)蒸发 降水 甲 海陆间
14.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来源:学科网]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2分)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6分)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作用。(4分)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有(双选,2分)(  )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为什么?(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判断、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图中年平均水温由北向南递增,该海区一定位于北半球。第(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北部为暖流,南部为寒流;若该海域在东北太平洋,这两支洋流分别是阿拉斯加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第(3)题,A处以北沿海地带位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附近的暖流起了增温增湿作用。第(4)题,根据洋流的分布即可选择。第(5)题,A附近海域的两支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流去,寒暖流没有相遇,因此不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答案:(1)北
(2)图略。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
(4)AB
(5)不会。因为世界级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