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共27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共27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5 20:46:5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篇
文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
思想。
新课导入
23《孟子》三章
核心素养
1.学习三篇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特色。(难点)
2.掌握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重点)
3.正确理解并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素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第三课时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
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理清内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
2.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二读:节奏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朗读课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译读课文
【译文】舜从田地耕作中被任用
【译文】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
管夷吾举于士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译文】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任用
【译文】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任用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
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
百里奚举于市
【译文】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
【译文】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赎回而用为相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责任,使命。
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
使动用法,使……痛苦。
思想意志。
使……劳累。
使……饥饿。
财资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身处贫困之苦。
违背。
拂,违背。乱,扰乱。
用这些办法。
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增加。曾,同“增”。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
痛苦,筋骨劳累,使他
经受饥饿之苦,使他
身处贫困之中,使他
做事不顺,用(这样
的途径)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尚未具备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常常犯错误。
困惑。
通“横”,梗塞,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征,表现。色,脸色。
流露在言谈中。发,显露、流露。
了解,知晓。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指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指在国外。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译文】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外来祸患,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都出身低微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人物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内容解析
1.文章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诵读下面的这段话,说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怎样的磨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修辞:排比
作用: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
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是人”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
顺序: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5.“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7.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开篇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等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合作探究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理解: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奋图强。他卧薪尝胆,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大到国家、民族,不能没有忧患意识。马嵬坡上杨妃的白绫,无辜做了唐玄宗贪图享乐的遮羞布。秦淮河上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女只是徒背了杜牧的骂名,统治者的歌舞升平才是南唐灭亡的根本。
小到班级、个人,更要有忧患意识。有的同学取得一点成绩,实现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觉得自己已经高枕无忧,下一次考试最终只能自吞苦果。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青少年才是担当国家兴盛的栋梁。让我们从现在心存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
教师寄语
(1)“是人”怎么解释?是指哪些人?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思想方面:
②生活方面:
③行为方面:
1.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行拂乱其所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其心志
随堂练习
“是人”这些人;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3.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业布置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排比论证
个人
国家
事例
经受磨难的好处
磨难出人才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孟子》三章
核心素养:
1.学习三篇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特色。(难点)
2.掌握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重点)
3.正确理解并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素养)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理清内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
2.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发 筑
士 然后
4.一词多义。
国 拂 于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兴起,指被任用。 举:选拔、任用。 士:狱官 市:集市。 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要的使命在这些人的身上,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这样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让他的性格更加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五、内容解析
1.文章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3.诵读下面的这段话,说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怎样的磨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运用排比。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5.“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明确: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7.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1.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开篇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等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理解: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奋图强。他卧薪尝胆,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七、教师寄语
大到国家、民族,不能没有忧患意识。马嵬坡上杨妃的白绫,无辜做了唐玄宗贪图享乐的遮羞布。秦淮河上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女只是徒背了杜牧的骂名,统治者的歌舞升平才是南唐灭亡的根本。
小到班级、个人,更要有忧患意识。有的同学取得一点成绩,实现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觉得自己已经高枕无忧,下一次考试最终只能自吞苦果。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青少年才是担当国家兴盛的栋梁。让我们从现在心存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
八、随堂练习
1.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是人”怎么解释?是指哪些人?
“是人”这些人;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思想方面:苦其心志
②生活方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③行为方面:行拂乱其所为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3.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九、作业布置
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孟子>三章》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米粟(sù) 孙叔敖(áo) 公孙衍(yán) B.傅说(yuè)  丈夫之冠(guān) 曾益(zēng)
C.胶鬲(gé) 法家拂士(fú) 亲戚畔之(pàn) D.畎亩(quǎn)  富贵不能淫(yín) 空乏其身(kòng)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B.以天下之所顺 (顺:通顺,顺利。)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举:选拔,任用。)
D.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常常犯错误。)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往之女家。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拂乱其所为。 D.衡于虑。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寡助之至  以天下之所顺
D.居天下之广居 夫君子之行
7.下列选项中的“兵”与“兵革非不坚利也”中的“兵”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兵临城下 B.纸上谈兵 C.短兵相接 D.按兵不动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译: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戒,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要有所作为。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9.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B.《孟子》文章以雄辩见长,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10.为弘扬孔孟文化,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①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应该享有。(《论语 里仁》)
②如果不合乎义,如果不合乎道,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把它给别人,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 万章上》)
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孔孟精神]下面是班上同学为学习孔孟精神而捜集、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从下面备选短语中选取一个恰当的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备选短语:和为贵 守礼法 择朋友 常自省
上联:居家当思别尊卑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________无愧于心
(3)[探究孟子语录]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材料二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材料三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8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     ________。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与《富贵不能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上》)
[注] ①桀纣: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为、替的意思。③尔也:如此罢了。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①委而去之(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所恶勿施,尔也(   )
2.填空并翻译。(6分)
①【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 将这个句子填在下面并翻译。(句子1分,翻译2分,共3分)
句子:
翻译:
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3分)
翻译:
3.结合【甲】【乙】两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乙】两文中的“道”意思是一样的,都解释为“道理”。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甲】文强调“人和”,【乙】文强调“民心”,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展开论述,论证有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有删改)
【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良久,有饿者,蒙袂辑屦①,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节选自《礼记·檀弓》)
【注】①袂:袖子;辑:拖着不使脱落;屦:鞋。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国 亡 不 能 救 为 人 臣 者 死 有 余 罪 况 敢 逃 其 死 而 二 其 心 乎!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父命之( ) (2)富贵不能淫( )
(3)从而谢焉(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乙】和【丙】文,谈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和饿者两个人物身上是如何具体体现出来的。(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以我酌油知之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所以动心忍性 吾知所以亡矣
2.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4分)
答案与部分解析
一、
1. D A.衍yǎn。B.冠guàn。C.拂bì。
2.D 解析:D句应断句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3.B 解析:顺:归顺,服从。
4.C 解析:A“女”为通假字;B“曾”为通假字;D“衡”为通假字。
5.D
6.B
7.C 解析:“兵革非不坚利也”中“兵”的意思是兵器。A项,敌军;B项,用兵;C项,兵器;D项,军队。
8.A 解析:“必敬必戒”,“戒”是谨慎的意思。
9.A 解析:司马迁、欧阳修、张海迪都是历经磨难然后获得成功的,所以这三个人的事例能够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10.(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取得财富不能违背道义(原则)](意对即可) (2)守礼法
(3)仁政(或: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11.(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二、
(一)
1.①放弃 ②使……定居 ③厌恶(讨厌)
解析:注意②中的“域”为名词作动词,可根据句意推测词义。
2.①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翻译:百姓归附仁政,犹如水就地势往下流,野兽在原野奔跑。
解析: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是说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就此得出结果“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重点词语:故,所以;君子,能行仁政的君主;必,一定。②句的关键词:归,归附;仁,仁政;犹,犹如。
3.C 解析:A.[甲]文的“道”指仁政;[乙]文的“道”指办法。B.[甲]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逐层论证,最后得出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乙]文不是总分总的结构,只是由孟子的话,引出下文的论述。D.[甲]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乙]文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参考译文]
【乙】 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有办法:获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获得民心也有办法:他们所想要的,就替他们聚集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百姓归附仁政,犹如水就地势往下流,野兽在原野奔跑。”
(二)
1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故可断句为: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教导、训诲 使……迷惑 道歉
3.(1)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2) 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4.①“见弘范,左右命之拜”——威武不能屈;②“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富贵不能淫;③嗟来之食……终不食而死——贫贱不能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两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结合甲文内容,从“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日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可知,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讲仁义、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具有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的精神;结合乙文“左右命之拜,不拜”“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主张;“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体现了富贵不能淫的主张;结合丙文“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体现了贫贱不能移的主张。
【参考译文】
【乙】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了他。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着把它放在一边。张弘范攻破厓山后,元军中大摆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
【丙】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给路过饥饿的人。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
(三)
1.C 解析:A.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指示代词,这样,那样。B.连词,用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介词,凭借。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D.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第(1)句中,“征”,表现,征验;“喻”,了解,明白。第(2)句中,“闻”,使……听到;“是以”,因此。
3.“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和乙文中“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就是本题答案。
[参考译文]
[乙] 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孟子>三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节奏。反复读,做到熟读精思。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将重点字词的词义写在该字旁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中导读】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读
一、基础练习
1.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百里奚( ) 法家拂士( )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______”,_______。) 衡于虑(“衡”同“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家拂士(“拂”通“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发 筑
士 然后
4.一词多义。
国 拂 于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
6.划分节奏。(文中标记)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_______________。 举:______________。 士:_______ 市:_____。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_______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______。 敌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三、内容解析
1.文章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明确:
2.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3.诵读下面的这段话,说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怎样的磨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
5.“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明确: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
7.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
四、合作探究
1.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五、随堂练习
1.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是人”怎么解释?是指哪些人?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思想方面: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3.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六、作业布置
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课后导练】
(一)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3.将上文(A) (B) (C)三处补充完整并翻译所补充句子。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是什么?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主旨)又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敬必戒 戒:_____________
(2)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
(3)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___
(4)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
(5)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孟子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论证“生于忧患”形成______(写作手法)。
4.读了上面的选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孟子>三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节奏。反复读,做到熟读精思。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将重点字词的词义写在该字旁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中导读】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读
一、基础练习
1.注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发 筑
士 然后
4.一词多义。
国 拂 于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6.划分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兴起,指被任用。 举:选拔、任用。 士:狱官 市:集市。 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要的使命在这些人的身上,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这样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让他的性格更加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三、内容解析
1.文章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3.诵读下面的这段话,说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怎样的磨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运用排比。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5.“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明确: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7.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四、合作探究
1.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开篇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等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理解: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奋图强。他卧薪尝胆,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五、随堂练习
1.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是人”怎么解释?是指哪些人?
“是人”这些人;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思想方面:苦其心志
②生活方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③行为方面:行拂乱其所为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3.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六、作业布置
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课后导练】
(一)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3.将上文(A) (B) (C)三处补充完整并翻译所补充句子。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是什么?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主旨)又是什么?
答案: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1)人和 天下顺之(2)得人和(施行仁政)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施行仁政(4)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敬必戒 戒:_____________
(2)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
(3)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___
(4)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
(5)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孟子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论证“生于忧患”形成______(写作手法)。
4.读了上面的选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谨慎 (2)遵从 (3)使……动摇 (4)使……劳累 (5)同“横”,梗塞、不顺
2.(1)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2)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往往会灭亡。
3.排比 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对比
4.①一个人应意志坚定,不能向邪恶势力低头;②不能贪图享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