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愚公移山(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愚公移山(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6 16: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愚公移山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印度丈夫徒手22年“愚公移山”
印度北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个贫困农工,他的妻子不幸在山谷中遇难,为了避免悲剧重演,他花了22年“愚公移山”,单凭锤子与凿子等工具打通了山谷与小镇间的通道。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二)写作背景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正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三、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今义:方向)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2.一词多义
(1)且
年且九十 (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 (连词,表示递进,况且)
(2)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 (语气词,用于句尾,不译)
(3)于
达于汉阴(介词,到)
告之于帝(介词,向)
(4)之
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
汝心之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跳往助之(代词,他们 )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5)其
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3.词类活用
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无陇断焉(同“垄”,高地)
四、导读理解
1.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方法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1)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方法: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明确:(1)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明确: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叟”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4.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明确:(1)态度: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2)作用:①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②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自我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_____) 惩(_____) 匮(_____) 荷(_____)
始(chèn)_______ 箕(běn)_______
(kuí)_______父 (lǒng)_______断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出入之迂也(_________)
(2)其妻献疑曰(_________)
(3)寒暑易节(_________)
(4)惧其不已也(_________)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4)一厝朔东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
(1)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移山的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
B.相/与步于中庭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自非/亭午夜分
(2)下面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改变)
B.无陇断焉(同“垄”,高地)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放置、安放)
(3)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其如土石何
B.帝感其诚
C.其妻献疑曰
D.惧其不已也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高万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太行、王屋二山很高。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里“箕畚”是名词用作状语,即“用箕畚”的意思。
C.“甚矣,汝之不惠!”的“惠”是一个通假字,同“慧”,“聪明”的意思。
D.选文描写了愚公和智叟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愚公的“愚”表现在他自不量力、无自知之明,智叟的“智”体现在他审时度势、有自知之明。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子孙孙无穷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rèn;chéng;kuì;hè;龀;畚;魁;陇
2.答案:(1)曲折,绕远
(2)提出
(3)更替
(4)停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释义能力。可结合句意推测词义,也可根据积累直接作答,再根据句意验证词义的正误。
3.答案:(1)反;返;往返
(2)惠;慧;聪明
(3)亡;无;没有
(4)厝;措;放置
4.答案:(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答案:(1)B
(2)A
(3)A
(4)D
(5)①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还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②操蛇之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把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解析:(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B.划分有误。“相与”是一个固定词语,意思是“一起”,中间不能停顿,应划分为:相与/步于中庭。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A.惩:苦于。
(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称代第三人称。A项中的“其”是副词,用在“如……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
(4)D项有误。智叟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
(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①穷匮:穷尽。而:表转折。苦:愁苦,这里指担心。“何苦”是宾语前置,翻译时调整语序为“苦何”。②其:他。已:停止。于:给,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