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6 16: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周亚夫军细柳 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周亚夫的建议遭到景帝奚落,周亚夫就托病辞职。不久,景帝想重新起用周亚夫,设宴招待,但桌上不给他放筷子,结果周亚夫告退。景帝望其背影叹息道:“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写作背景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保卫长安,汉文帝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刘礼驻扎在霸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这篇文章即记载周亚夫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四、文学常识——《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五、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 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今义:方向)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2.一词多义
(1)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派遣)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臣)
(2)军
军霸上 (驻军)
上自劳军 (军队)
(3)之
已而之细柳军 (到)
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 (无意义)
(4)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任命)
请以军礼见 (用)
3.词类活用
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改容式车(名词用作动词,扶轼)
4.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六、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交代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第二部分(第2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
第三部分(第3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谨。
七、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汉文帝劳军,受到了怎样不同的对待?
明确:霸上及棘门——军直驱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军:均不得入
只能缓行,不能驱驰
严格遵守军礼
2.课文为什么要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后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更加凸显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人敬佩。
3.结合全文,说说“群臣皆惊”中一个“惊”字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明确:(1)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
(2)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
(3)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
八、合作探究
1.文帝所说的“此真将军矣”中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语言描写:“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叙述:“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先驱曰:‘天子且至!’”“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1)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说明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2)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3)三营将领的对比。“持兵揖”“请以军礼见”——周亚夫严守军纪,一丝不苟。“将以下骑送迎”——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这些对比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因而细柳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如山,而霸上军和棘门军军纪松弛,军容涣散。
3.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九、人物形象
1.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3.汉文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为什么?
明确:汉文帝是一个开明、识大体、重用人才的君主。因为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因为汉文帝意识到霸上、棘门军是何等儿戏,只有细柳军这样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才是保家卫国最需要的。
十、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十一、文本特色
巧用对比手法,凸显人物形象。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
课后作业
纪律是社会生活的准则,不仅军中有军纪,考试也有考试的纪律。考试时,教师在考前强调纪律的时候往往用语简单、生硬,缺乏共鸣性和艺术性,如“端正考风,严肃考纪”“遵纪光荣,违纪必究”。请换一种思维写一段考前强调纪律的文字。(80字左右)
答案:示例:同学们,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讲求信息共享,但考试舞弊不在其中,这不仅关乎你们的学业,更关乎你们的人格。考试时,试卷不得“移动”,同学之间不能“联通”,发现一次,黄牌警告,如有再犯,红牌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