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19: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又名《西行漫记》
直击考点
书名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作者简介
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洛深入延安,深入陕甘宁边区,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他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毛泽东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4年秋季,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他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都拥护他。他熟读世界历史,熟知世界政治,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特点
周 恩 来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③把胳膊爱护地靠着“红小鬼”的肩膀,走过乡间田埂。 温和文雅,忠心耿耿,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头脑冷静,善于推理分析,讲究实际经验,生气勃勃,热爱生命,爱护士兵,平易近人,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贺 龙 ①传说用一柄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②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 ③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④行军神出鬼没。 勇敢无畏,有勇有谋,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爱护部下,平易近人,不计较个人财物,但喜欢马,忠诚谦虚,仇视有钱人,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周恩来出身“世家子弟”,贺龙被反动派污蔑为“土匪头子”
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特点
毛 泽 东 ①与父亲对抗。 ②剪辫子、参军。 ③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他的财物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的用品,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因饥荒而死的人,他眼睛湿润。 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 ⑦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⑧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 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勇于反抗,勇敢无畏,身体健康,平易近人,关心部下,博览群书,熟悉政治,自尊心极强,感情深邃,极具威信,幽默风趣。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特点
彭 德 怀 ①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踢掉。 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 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④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 ⑤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也很一般,与部下一样。 ⑥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 ⑦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 ⑧喜欢孩子,尊重少先队员(“红小鬼”),将棉衣给小号手披上。 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富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精力旺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勇士,也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特点
徐 海 东 ①在学堂回击富家子弟的欺压,参加反对克扣工资的罢工。 ②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 ③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④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 大胆无畏,英勇善战,无私诚实,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善良真诚,阶级意识强。
朱 德 ①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 ②积极主动戒除烟瘾。 ③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④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 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 ⑥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性格温和,爱护部下,亲近民众,精于部署,强壮健康,喜欢读书,热爱共产党,意志顽强,是“三军”统帅。
人物 人物特点
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 纪律严明、刚毅坚忍、勇敢顽强,充满革命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
写作特色
1.真实地记录事实真相。作者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核对,以求还原最真实、最客观的场景。
2.故事情节十分突出,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
3.大量的战地报道,在战争的背景中产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最新的战争概况。
4.作者的家庭出身、教育层次、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造就了独特的文风。
推荐理由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名著,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也对我们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
2.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1.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1.埃德加 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_______和________。
鲁迅 宋庆龄
2. 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也是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
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周恩来
毛泽东
朱德
3.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是_________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人名)。
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他”是_________
毛泽东
周恩来
周恩来
4.①他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精明而博学多才;他代表了中国大众的迫切要求;与他的夫人贺子珍住在两间窑洞里,窑洞四壁简陋,只挂了一些地图。“他”是_________
②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他先就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成绩优异,虽然生活贫困,但能靠奖学金维持。“他”是_________
毛泽东
周恩来
5. 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21.________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南昌起义,是党的创建人;加拿大医生________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在一次战役中因感染细菌而献出了生命。
周恩来
周恩来
白求恩
6.他就到窑厂去当学徒,在“谢师的几年”里没有工资。他十六岁满师,在三百个工人中工资最高。他微笑着吹嘘说:“我做窑坯又快又好,全中国没有人能赶得上,因此革命胜利后,我仍是个有用的公民!”“他”是_________
7.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他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 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他”是____
徐海东
贺龙
1.简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写作意义。
答:《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使西方人第一次全面客观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解放区的蓬勃景象,第一次为西方人全面客观地剖析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问答题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说说作者斯诺对中国的新认识是什么?
答: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通过实地的考察和采访,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有了正确认识;通过分析和判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才是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3.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
答案: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4.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答:我们当代青少年要学习革命先烈精神,要勇于担当,承担起国家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