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0 17: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语文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
姓名 年级 性别 总课时 第 课
教学 目标 教学课题:八上三单元课外古诗鉴赏 教学目的:鉴赏八上三单元课外古诗
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诗歌诠释,名句赏析,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及辨别诗歌的思想感情及手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 程 ——-----------——教学具体内容要有提示或附后------------------------------ 庭中有奇树 【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败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相关习题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2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1分)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1分)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分)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2分)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2分) 龟虽寿① 神龟虽寿②,犹有竞时③; 腾蛇乘雾④,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⑤,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⑥,壮心不已。 盈缩⑦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建安时期承前启后的文学家。诗作今存二十一篇,《龟虽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注释】 ①曹操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共四章,前边有序曲。《龟虽寿》是第四章。 ②神龟:传说龟能活三千岁,因此有“神龟”之称。 ③竟:终了,死。 ④腾蛇:传说中能腾云驾雾的一种“神蛇”。 ⑤骥(ji),日行千里的好马;枥(li):马棚。 ⑥烈士:指有抱负有才干的人。 ⑦盈缩:指寿命的长短。 ⑧养怡:调养性情,使之愉快。 ⑨永年:指长寿。 【译文】 神龟虽说能活上千年,终归还是有死亡的一天。腾蛇能乘雾升空,终究还是化成尘土,不能避免。老千里马伏在马棚间,向往的仍然是驰骋千里之远。英雄志士即使到了晚年,壮志豪情也不衰减。人的寿命长短并非全然取决于上天;只要注意身心保养,精神乐观,就可益寿延年。高兴极了,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弘图志愿。 【诗文赏析】 建安十一年(公元二O七年),曹操击败袁绍,不久又亲率大军远征乌桓,取得胜利。回师途中,他踌躇满志,欣然命笔,写下了《龟虽寿》这著名诗篇。作品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不信天命的精神。 前四句,说神灵之物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都是转折关系。“犹”和“终”强调了“有竟时”和“为土灰”的不可更变。 文末四句所抒发的蔑视天命、与天争寿的个性化精神委实难能可贵,可叹可赞。 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色。前边两句,连用三个比喻,而用法不同。“神龙”、“腾蛇”是反义比喻,“老骥”是正面比喻,相得益彰,耐人寻味。 重点句赏析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几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 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 (2)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 (2 分) 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3分) (3)、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灵异的神龟虽然活几千年,但它总还会有完结的时日。飞腾的异蛇虽然会乘云驾雾,但它最终一死仍会化为灰烬。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4)在这首诗里,曹操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2分) 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生命终将结束,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可以让短暂的生命有意义。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3分) 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了 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4.(1)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答案:体现辩证的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2)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答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5.(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曹操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一种老当益壮、乐观奋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2)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 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6.“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不甘年老,报效祖国的情怀。 相关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 表现作者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态度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 二.阅读理解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赠从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có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   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评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用松树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 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其诗有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首联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颔联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颈联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尾联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松树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名句研读】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练习】 1.赏析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答案: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赏析名句: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答案: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试简要本文的语言特点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专门练习 《赠从弟》 (东汉末年)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赏析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赏析名句: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4、试简要本文的语言特点角度赏析本诗。 泰山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1],干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2],寄身于草野[3]。
妻子象禽一兽 [4],行止依林阻[5]。
柴门何萧条[6],狐兔翔我宇[7]。 【注解】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7]翔:绕行。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一兽 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一由 穿梭毫无顾忌。
【鉴赏】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一居 。 '妻子象禽一兽 ,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相关习题 曹植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泰山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8.“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4分)
9.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