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八年级
讲课题目: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章节名称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二----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学时 1学时
《课标》要求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够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能够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理性认识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化。从深层意图来看,这一学习活动有比较明显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思维习惯的意图。 1.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网络词语小研讨,电子阅读面面观,用互联网学语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本节课训练的语文能力有: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材料;培养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研究的科学态度;提高沟通学习能力,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学习重点 1. 运用网络搜集和整理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 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媒体素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学习难点 运用网络搜集和整理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的学生是伴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发展成长起来的,对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生活方式并不陌生,但对于互联网作为强大的学习工具这一点,认识远远不够。怎样搜索相关信息,识别有效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不得要领,理性、科学地运用思维能力驾驭网络的能力较低。因此,本课从流行的网络词语入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信息,检索信息,整合信息,更高效地利用互联网。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便捷的优越性。 2.运用网络搜集和整理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媒体素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第一课时安排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明确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主题做如下几个活动: 1.全班同学都搜集喜欢的或常用的网络词语 2.全班分为三组,两个组的同学按照提示设计关于互联网阅读的问卷,并做调查,形成结果。调查内容包括:答卷人身份、年龄;电子阅读的时间;电子阅读的内容;电子阅读的方式或途径;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等等。根据需要,每道题四个备选答案。调查结果用饼状图或柱状图呈现。 3.第三组运用网络查找关于散文的资料,制作关于散文的文稿或PPT,写好汇报解说词。 各小组随机抽取,按照内容分类分工,做好活动笔记(时长、内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习策略 讨论法、分析法、思维导图辅助法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同学们,讲课之前,我们先来读现代诗人木心的诗作。 《从前慢》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前所未有的便捷。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神助手,你的网名是什么?你会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吗?会在网上购买衣物用品吗?刷抖音让你有什么收获吗?没错,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那么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说说自己的互联网生活,可以列举具体生活内容来理解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 从身边的现象理解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现实。
环节一:网络词语小研讨 下列所列举的是最近常见的或正在流行的网络语言,搞清楚意思,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达它们的意思,体会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请你用非网络语言说说下面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戏精/戏骨” “我太难了”“萌萌哒”“表情包”“不讲武德”“鸡娃”“神兽”“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社死” “逆行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尬聊”“医食无忧”“凡尔赛”…… 网络词语独特的地方:生动性、创新性、流行性 教师小结网络词语进作文的要求: 1.严格筛选,规范使用。 2.不生歧义,增色表达。 3.考虑读者群体的接受能力及写作的不同目的 由于网络词语更新快,对读者要求同频性比较高,所以书面表达更多要向诸位现当代文学大家学习平实、凝练、优美的语言。如朱自清、老舍、汪曾祺等的作品应该多多阅读,从语言的角度适合初中生反复揣摩品味学习。 1.按照列举的网络词语归类,分析网络词语的来源。 2.小组讨论:你的作文中有时会用到网络词语吗?你觉得哪种写作可以用网络词语? 注意:不是讨论用什么网络词语,是讨论怎么用、什么范围用网络词语。 理解网络词语的生动性、创新性、流行性的特点,把握使用网络词语的要求。
环节二 电子阅读面面观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在同学、老师、家长、亲友中做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答卷人身份、年龄;电子阅读的时间;电子阅读的方式或途径;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等等。根据需要,每道题四个备选答案。调查结果用饼状图或柱状图呈现。简要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或建议。 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阅读?说说理由。请根据以上结论用列举的方式来说。 两个小组最好可以形成辩论,如果观点基本一致,尽量表达不同的依据。 引导络,理解互联网带来的某一种社会行为的变化,领会实事求是地研究的态度,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
环节三 利用互联网语文 为了帮助同学更好地使用互联网,班级计划邀请信息技术课老师到班级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信息的秘钥——初步掌握检索要领(处理海量信息) 求助和指教——合理运用社交媒体(甄别恰当内容) 比较与筛选——整合网络图书资源(精选原始资料)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丰富,搜索快捷。善用互联网,有效利用其中海量的信息,可以扩大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 小组讨论: 1.大家分别出示课前搜索得到的本单元有关散文的各方面知识,对照老师所讲的内容,看看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哪里走了弯路。 2.互相比较一下,各自说说自己选择资料的理由。 3.推选两名同学展示自己利用互联网搜集的散文知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关于散文的问题,帮助同学查找文章的缺漏之处。 指导学生理性利用互联网,提高媒体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达标 检测 作业:同学们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条理清楚地叙述你关于使用互联网学语文的建议(学什么,怎么用)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