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9 美丽的颜色
作者:艾芙·居里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小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传》是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为人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居里夫人的品质、工作精神和她的处事态度。
教学目标
壹
贰
叁
肆
积累文章中的生字词;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居里夫妇艰苦的工作环境;
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把握文章主旨,学习居里夫妇那种献身科学的伟大品质;
人物影视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与通常的人物传记不同的是,本文的题目并不是居里夫人,而是“美丽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这“美丽的颜色”可以代替居里夫人?还是说居里夫人另外有一个名字就叫“美丽的颜色”?大家带着疑问先将文章再读一遍,仔细想想,这“美丽的颜色”到底指的是什么?
快速浏览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一、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燥热(zào) 炽热(chì ) 骤雨(zhòu) 猝( cù) 窒息( zhì) 吹嘘(xū ) 简陋(lòu) 酸渍(zì)沥青( lì ) 踱(duó ) 荧光(yíng)
筋疲力尽(jīn)
一、预习检查
2.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快速读完课文,并且简单概括一下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2.再次浏览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里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么样?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从文中所写的内容来看,工作环境极为艰苦。残破的棚屋夏天燥热得像温室,而冬天却漏雨,常常冻得人手脚发麻。
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1.第一自然段中写道:“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秒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一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提示:“艰苦”是指的是什么呢?又因为什么而“快乐”呢?)
不矛盾。“艰苦”是指所处条件简陋、环境恶劣。“快乐”是指从事自己钟爱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艰苦:
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文章多次提到工作艰苦但却又快乐,通读全文,艰苦和快乐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人物形象)
工作条件艰苦,实验室是棚屋,不仅冬冷夏热,还漏雨,取暖也只是一个炉子。
试验工作艰难,烟刺激眼睛和咽喉,“连续几个小时搅动”等等
快乐:
顽强乐观:“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
对科学的热爱:“被新领域吸引住了”“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
执着追求:“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3.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步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体现了“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四、文章主旨
本文中“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的经过,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妇对镭的爱恋以及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事业极度热爱之情。
五、课后作业:
1课下将文章多读几遍,体会居里夫妇那种献身科学的精神; 2完成《同步》基础型学习任务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