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下数学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尖子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下数学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尖子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21:18: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下数学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尖子生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1是一个小区入口的双翼闸机,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8cm(如图2),双翼的边缘AC=BD=60m,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PCA=∠BDQ=30°。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  )
A.60 +8 B.60 +8 C.64 D.68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2.如图,的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的值为(  )
A. B.2 C. D.
3.如图,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2的⊙O的圆心O在格点上,则∠BDE的正切值等于(  )
A. B. C. D.2
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摆放在一起,连接AC,则tan∠DAC值为(  )
A.1 B. C. D.
5.在△ABC中,AB=12 ,AC=13,cosB= ,则BC的边长为(  )
A.7 B.8 C.8或17 D.7或17
6.如图, , , 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则 的值为(  )
A. B. C. D.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的坐标分别为 , ,过 , , 三点作圆,点 在第一象限部分的圆上运动,连结 ,过点 作 的垂线交 的延长线于点 ,下列说法:① ;② ;③ 的最大值为1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8.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直径,AD=CD,过点D作DE⊥AB于点E,连结AC交DE于点F若sin∠CAB= ,DF=5,则BC的长为(  )
A.8 B.10 C.12 D.16
9.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圆上任意一点,点D是AC中点,OD交AC于点E,BD交AC于点F,若BF=1.25DF,则tan∠ABD的值为(  )
A. B. C. D.
10.如图,在 中, , 为 上一点,连接 ,将 沿 翻折,点 恰好落在 上的点 处,连 .若 , ,则 的长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如图,在△ABC中,AC=6,BC=8,点D、E分别在AC、BC上,点F在△ABC内.若四边形CDFE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cos∠ABF=   .
(第11题) (第12题) (第15题) (第16题)
12.如图,在Rt△BAD中,延长斜边BD到点C,使DC=BC,连接AC,若tanB= ,则tan∠CAD的值为   。
13.在中,,点P在直线上,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长为   .
14.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在Rt△ABC中,∠C=90°,若Rt△ABC是“好玩三角形”,则tanA=   .
15.如图,抛物线y=x2+bx+c(c>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A,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交BC于点D,tan∠AOE= .直线OA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B.当OC=2AD时,c的值是   .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BD为对角线,点N为BC边上一点,连接AN,交BD于点L,点R为CD边上一点,连接AR、LR,若tan∠BLN=2,∠ARL=45°,AR=10 ,CR=10,则AL=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如图是某学校体育看台侧面的示意图,看台AC的坡比i为1:2,看 高度BC为12米,从顶棚的D处看E处的仰角a=18°,CD距离为5米,E处到观众区底端A处的水平距离AF为3米。
(sin18°≈0.31,tan18°≈0.32,结果精确到0.1米)
(1)求AB的长;
(2)求EF的长。
18.阅读下列材料:小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如图1,在△ABC中,三边的长分别为AB= ,AC= ,BC=2,求∠A的正切值.
小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如图2所示,先在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格点△ABC(△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然后在这个正方形网格中再画一个和△ABC相似的格点△DEF,从而使问题得解.
(1)如图2,△DEF中与∠A相等的角为   ,∠A的正切值为   .
(2)参考小华的方法请解决问题:若△LMN的三边分别为LM=2,MN=2 ,LN=2 ,求∠N的正切值.
19.为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倡导低碳出行,构建慢行交通体系,南浔中心城区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图1所示的是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图.图2是自行车的车架示意图.CE=30cm,DE=24cm,AD=26cm,DE⊥AC于点E,座杆CF的长为20cm,点A、E、C、F在同一直线上,且∠CAB=75°.
(1)求车架中AE的长;
(2)求车座点F到车架AB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cm,参考数据:sin75°≈0.97,cos75°≈0.26,tan75°≈3.73)
20.如图是某货站传送货物的平面示意图为了提高传送过程的安全性,工人师傅欲减小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使其由45°改为30°,已知原传送带AB长为3 米.
(1)求新传送带AC的长度;
(2)如果需要在货物着地点C的左侧留出2.5米的通道,请判断距离B点5米的货物MNQP是否需要挪走,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1.4 ≈1.7)
21.在⊙O中, 的度数为120°,点P为弦AB上的一点,连结OP并延长交⊙O于点C,连结OB,AC.
(1)若P为AB中点,且PC=1,求圆的半径.
(2)若BP:BA=1:3,请求出tan∠OPA.
22.如图,钝角 内接于 O中,AB=AC,连结AO,BO,延长AC,BO交于点D.
(1)求证:AO是∠BAD的角平分线;
(2)若AO=5,AD= ,求 ;
(3)若 ,求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23.如图,抛物线y=﹣x2+6x与x轴交于点O,A,顶点为B,动点E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F在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且EF OC,连接OE,CF得四边形OCFE.
(1)求B点坐标;
(2)当tan∠EOC= 时,显然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两个,求出相应的点F的坐标;
(3)当0<tan∠EOC<3时,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an∠EOC值,满足条件的四边形OCFE有两个,当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tan∠EOC.
24.【阅读学习】
刘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α为锐角,且tanα= ,求sin2α的值.
(1)小娟是这样解决的:
如图1,在⊙O中,AB是直径,点C在⊙O上,∠BAC=α,所以∠ACB=90°,tanα= = .
易得∠BOC=2α.设BC=x,则AC=3x,则AB= x.作CD⊥AB于D,求出CD=   (用含x的式子表示),可求得sin2α= =   .
(2)【问题解决】
已知,如图2,点M、N、P为圆O上的三点,且∠P=β,tanβ= ,求sin2β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下数学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尖子生测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1是一个小区入口的双翼闸机,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8cm(如图2),双翼的边缘AC=BD=60m,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PCA=∠BDQ=30°。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  )
A.60 +8 B.60 +8 C.64 D.68
【答案】D
【解析】过点A作AG⊥CF于点G,
∵∠PCA=30°,AC=60
∴,
∵双翼边缘的端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8cm,
∴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2AG+AB=2×30+8=68.
故答案为:D.
2.如图,的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的值为(  )
A. B.2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连接CD
∵, ,



故答案为:C.
3.如图,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2的⊙O的圆心O在格点上,则∠BDE的正切值等于(  )
A. B. C. D.2
【答案】C
【解析】∵∠BDE=∠BAC,
∴tan∠BDE=tan∠BAC= = = .
故选C.
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摆放在一起,连接AC,则tan∠DAC值为(  )
A.1 B.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C作CE⊥AD于E,
设CD=a,
在Rt△BDC中,∠DBC=30°,则
BD=cot30°×CD= a,
在Rt△DBA中,AD=sin45°×BD= a,
又∵CE⊥AD,∠BDA=45°,
∴DE=CE=sin45°×a= a,
∴在Rt△CAE中,tan∠EAC= = = = .即tan∠DAC= .
故选:C.
5.在△ABC中,AB=12 ,AC=13,cosB= ,则BC的边长为(  )
A.7 B.8 C.8或17 D.7或17
【答案】D
【解析】∵cosB=,∴∠B=45°,
①若△ABC为钝角三角形,如图1:
在Rt△ADB中,
∵AB=12,∠B=45°,
∴AD=BD=12,
在Rt△ADC中,
∵AC=13,AD=12,
∴CD=5,
∴BC=BD-CD=12-5=7;
②若△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图2:
在Rt△ADB中,
∵AB=12,∠B=45°,
∴AD=BD=12,
在Rt△ADC中,
∵AC=13,AD=12,
∴CD=5,
∴BC=BD+CD=12+5=17;
综上所述:BC长为7或17.
故答案为:D.
6.如图, , , 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则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过点B作BD⊥AC于D,过点B作BF⊥AE于点F,
∵S△ABC=2×7- ×1×3 ×1×7 ×2×4=5,
由勾股定理可知:AC= ,
∵ AC BD=5,
∴BD= ,
由勾股定理可知:BC= ,
∴sin∠ACB= = .
故答案为:A.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的坐标分别为 , ,过 , , 三点作圆,点 在第一象限部分的圆上运动,连结 ,过点 作 的垂线交 的延长线于点 ,下列说法:① ;② ;③ 的最大值为1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连接AB,
∵∠DOC=90°,∠BOA=90°,
∴∠BOD+∠BOC=90°,∠AOC+∠BOC =90°,
∴∠AOC=∠BOD,①正确;
∵∠DOC=90°,∠BOA=90°,
∴∠OCB+∠D=90°,∠OAB+∠OBA =90°,
∵∠OCB=∠OAB,
∴∠OBA=∠D,
∵OA=2,OB=4,AB= ,
∴sin∠D=sin∠OBA= ,②错误;
∵∠DOC=∠BOA=90°,∠OCB=∠OAB,
∴△OCD∽△OAB,

∵∠BOA=90°,
∴AB为圆的直径,
∴OC取最大值等于直径AB时CD的值最大,
∴CD的最大值 ,③正确.
故答案为:C.
8.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直径,AD=CD,过点D作DE⊥AB于点E,连结AC交DE于点F若sin∠CAB= ,DF=5,则BC的长为(  )
A.8 B.10 C.12 D.16
【答案】C
【解析】如图,连接OD、BD,OD交AC于点M,
∵AD=CD,
∵∠ACD=∠CAD,
∵AB为直径,
∴∠ADB=90°,
∴∠ADE+∠BDE=∠DBE+∠BDE,
∴∠ADE=∠DBE,
∵∠DBE和∠DCA所对的弧是AD弧,
∴∠DCA=∠DBE,
∴∠ADF=∠DAC,
∴AF=DF=5,
∵sin∠CAB= ,
则AE=4,EF=3,
则DE=DF+EF=8,
∵AD=CD,
∴OD⊥AC,
∴S△AOD=OA×DE=OD×AM,
∴AM=DE=8,
∴OM=6,
∵O为AB的中点,OM∥BC,
∴BC=2OM=12.
故答案为:C.
9.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圆上任意一点,点D是AC中点,OD交AC于点E,BD交AC于点F,若BF=1.25DF,则tan∠ABD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
∴∠DAF=∠DBA,
∵∠ADF=∠ADB,
∴△ADF∽△BDA,
∴ ,
∴AD2=DF DB,
∵BF=1.25DF,
∴可以假设DF=4m,则BF=5m,BD=9m,
∴AD2=36m2,
∵AD>0,
∴AD=6m,
∵AB是直径,
∴∠ADB=90°,
∴tan∠ABD= ,
故选A.
10.如图,在 中, , 为 上一点,连接 ,将 沿 翻折,点 恰好落在 上的点 处,连 .若 , ,则 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记 交于 过 作 于 过 作 于
中 上的高相等,
, ,

由对折可得:
是 的中垂线,

设 则
整理得:
检验: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取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如图,在△ABC中,AC=6,BC=8,点D、E分别在AC、BC上,点F在△ABC内.若四边形CDFE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cos∠ABF=   .
【答案】
【解析】连接AF,过点F作FG⊥AB于G,
∵四边形CDFE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
∴CD=CE=DF=EF=2,∠C=∠ADF=90°,
∵AC=6,BC=8,
∴AD=4,BE=6,
∴AB=,,,
设BG=x,
∵FG2=AF2-AG2=BF2-BG2,
∴20-(10-x)2=40-x2,
解得:x=6,


故答案为:.
12.如图,在Rt△BAD中,延长斜边BD到点C,使DC=BC,连接AC,若tanB= ,则tan∠CAD的值为   。
【答案】
【解析】过点C作CE⊥AD交AD延长线于点E,如图,
在Rt△BAD中,
∵tanB==,
∴设AD=5x,AB=3x,
∵∠CDE=∠BDA,∠CED=∠BAD=90°,
∴△CED∽△BAD,
∵DC=BC,
∴BD=2CD,
∴=,
∴CE=x,DE=x,
∴AE=AD+DE=5x+x=x,
在Rt△CEA中,
∴tan∠CAD===.
故答案为:.
13.在中,,点P在直线上,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长为   .
【答案】或
【解析】如图,过点C作CD⊥AB交BA于点D,
∵BC=14, ,
∴CD= ,
∴BD= ,
∵,
∴AD= AB-BD-= ,
在Rt△ACD中,AC= ,
过P作PE⊥AB,与BA的延长线于点E,
∵点P在直线AC上,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 ,
∴△APE∽△ACD,
∴,
即 ,
解得 ,
∴①点P在线段AC上时,CP=AC-AP= ,
②点P在射线CA上时,CP=AC+AP= ,
综上所述,CP的长为 或 .
故答案为: 或 .
14.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在Rt△ABC中,∠C=90°,若Rt△ABC是“好玩三角形”,则tanA=   .
【答案】 或
【解析】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
BD是AC边上的中线,BD=AC.
设AD=DC=k,则BD=AC=2k.
在Rt△BCD中,∵∠C=90°,
∴BC= = k,
∴tanA= = = ;
②如图2,
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
设BD=DC=k,则AD=BC=2k.
在Rt△ACD中,∵∠C=90°,
∴AC= = k,
∴tanB= = = ,
∵∠CAB+∠B=90°,
∴tan∠CAB= = = .
综上可知,所求值为 或 .
故答案为 或 .
15.如图,抛物线y=x2+bx+c(c>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A,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交BC于点D,tan∠AOE= .直线OA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B.当OC=2AD时,c的值是   .
【答案】 或
【解析】由tan∠AOE= ,可设A、B点坐标分别为(2m,3m)、(2n,3n),
∵AD∥OC,
∴∠ADB=∠OCB,∠DAB=∠COA,
∴△BAD∽△BOC.
①当点A在第一象限时,如图1所示.
∵OC=2AD,
∴D点为线段BC的平分线,
∵C(0,c),B(2n,3n),
∴D点横坐标为 =n,
由题意知A、D点均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n=2m,
∴B点坐标为(4m,6m),
∵A,B在抛物线上,且抛物线对称轴为x=2m,
∴有 ,
解得 ,或 ,
∵c>0,
∴c= ;
②当点A在第四象限时,如图2所示.
∵OC=2AD,
∴B点为线段CD的三等分点,
∵C(0,c),B(2n,3n),
∴D点横坐标为2n× =3n,
由题意知A、D点均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3n=2m,
∴B点坐标为( m,2m),
∵A,B在抛物线上,且抛物线对称轴为x=2m,
∴有 ,解得 ,或 ,
∵c>0,
∴c= .
故答案为: 或 .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BD为对角线,点N为BC边上一点,连接AN,交BD于点L,点R为CD边上一点,连接AR、LR,若tan∠BLN=2,∠ARL=45°,AR=10 ,CR=10,则AL=    。
【答案】
【解析】连接AC,CL,过点A作AG⊥RL于点G,连接CG,AG
∵∠ARG=45°,∠AGR=90°,
∴∠AGR=∠RAG=45°
∴AG=RG,
AG=ARsin∠ARG=ARsin45°=
∴AG=RG=CR=10;
∵ABCD是菱形,
∴AC⊥BD,∠AOD=∠AGL=90°,AO=CO
∴A、O、G、L四点共圆,
∴∠AGO=∠ALE=∠BLN
取AR,AG的中点F和点K,连接KF,KO,OG,FO,延长FK,GO,交于点H,
∴KF是△ARG的中位线,
∴KF=RG=×10=5,FG=AG=5,FK∥RG,
∵AG⊥RG,
∴∠HFG=90°
∵点O是AC的中点,点K时AR的中点,
∴KO是△ARC的中位线,
∴KO=RC=×10=5=KF,
在Rt△HFG中,tan∠FGH=
解之:FH=10,
∴KH=OK=KF
∴△HFO是直角三角形,∠HOF=90°,
∴∠FOG=90°
tan∠FGO=
在Rt△FOG中,设FO=2x,则OG=x,FG=5
∴4x2+x2=25
解之:OG=x=,则FO=2x=,
∵点F是AG的中点,点O是AC的中点,
∴OF是△ACL的中位线,
∴∴CG=2OF=,OF∥CL
在Rt△CGO中
CO2=GO2+CG2

在Rt△AOL中
tan∠ALD=,
解之:LO=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如图是某学校体育看台侧面的示意图,看台AC的坡比i为1:2,看 高度BC为12米,从顶棚的D处看E处的仰角a=18°,CD距离为5米,E处到观众区底端A处的水平距离AF为3米。
(sin18°≈0.31,tan18°≈0.32,结果精确到0.1米)
(1)求AB的长;
(2)求EF的长。
【答案】(1)解:∵AC的坡比i为1:2
∴AB=2BC=24
(2)解:过点D作DH⊥EF交EF于点H,
在Rt△EDH中
DH=BF=AB+AF=27
a=18°,
∴EH=27tan18°=27×0.32=864
EF=EH+HF=EH+DC+BC
=8.64+5+12=25.64≈25.6
18.阅读下列材料:小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如图1,在△ABC中,三边的长分别为AB= ,AC= ,BC=2,求∠A的正切值.
小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如图2所示,先在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格点△ABC(△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然后在这个正方形网格中再画一个和△ABC相似的格点△DEF,从而使问题得解.
(1)如图2,△DEF中与∠A相等的角为   ,∠A的正切值为   .
(2)参考小华的方法请解决问题:若△LMN的三边分别为LM=2,MN=2 ,LN=2 ,求∠N的正切值.
【答案】(1)∠D;
(2)解:在图3中,作一个△RKT,使得PK= ,RT= ,KT=5,
∵LM=2,NM=2 ,LN=2 ,
∴ = ,
∴△RKT∽△MLN,
∴∠T=∠N,
∴tan∠N=tan∠T= .
【解析】(1)由图2 可知DE=2,EF=2 ,DF=2 ,AB= ,AC= ,BC=2,
∵ ,
∴△DEF∽△ACB,
∴∠D=∠A,
∴tan∠A=tan∠D= ,
故答案分别为∠D,
19.为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倡导低碳出行,构建慢行交通体系,南浔中心城区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图1所示的是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图.图2是自行车的车架示意图.CE=30cm,DE=24cm,AD=26cm,DE⊥AC于点E,座杆CF的长为20cm,点A、E、C、F在同一直线上,且∠CAB=75°.
(1)求车架中AE的长;
(2)求车座点F到车架AB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cm,参考数据:sin75°≈0.97,cos75°≈0.26,tan75°≈3.73)
【答案】(1)解: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
AE= = =10(cm)
(2)解:如图所示:过点F作FH⊥AB于H,
在Rt△AFH中,
sin∠FAH= ,
∵AF=AE+CE+CF=10+30+20=60(cm).
∴FH=AF sin∠FAH=60 sin75°≈60×0.97=58.2(cm).
答:车座点F到车架AB的距离为58.2cm.
20.如图是某货站传送货物的平面示意图为了提高传送过程的安全性,工人师傅欲减小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使其由45°改为30°,已知原传送带AB长为3 米.
(1)求新传送带AC的长度;
(2)如果需要在货物着地点C的左侧留出2.5米的通道,请判断距离B点5米的货物MNQP是否需要挪走,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1.4 ≈1.7)
【答案】(1)解: 在Rt△ABD中,
∵∠ABD=45°,AD⊥CD,
∴BD=AD,
又∵AB=3(米),
∴BD=AD=3(米),
在Rt△ACD中,
∵∠C=30°,AD=3米,
∴AC=2AD=6(米).
答: 新传送带AC的长度为6米.
(2)解: ∵ 距离B点5米的货物MNQP不需要挪走, 理由如下:
由(1)知:BD=AD=3米,AC=6米
在Rt△ACD中,
∴CD===3≈5.1(米),
∴CB=CD-BD≈2.1(米),
PC=PB-CB≈2.9(米),
∵2.9>2.5,
∴距离B点5米的货物MNQP不需要挪走.
21.在⊙O中, 的度数为120°,点P为弦AB上的一点,连结OP并延长交⊙O于点C,连结OB,AC.
(1)若P为AB中点,且PC=1,求圆的半径.
(2)若BP:BA=1:3,请求出tan∠OPA.
【答案】(1)解:)如图1, ∵P是AB的中点, 的度数为120°,
∴OC⊥AB,
∴∠POB=60°,∠OBP=30°, ∴ , ∴OP=PC=1,
则OC=2
(2)解:如图2, 过点O作OD⊥AB于点D, 由(1)知∠B=30°,AD=BD, ∴ ,
设OD= x,则BD=3x,
∵BP:BA=1:3,
∴PD=x,
∴tan∠DPO=
22.如图,钝角 内接于 O中,AB=AC,连结AO,BO,延长AC,BO交于点D.
(1)求证:AO是∠BAD的角平分线;
(2)若AO=5,AD= ,求 ;
(3)若 ,求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证明:连结OC,
∵AB=AC,AO=AO,BO=CO,
∴ ≌
∴∠BAO=∠CAO,
∴AO为∠BAC的角平分线
(2)解:作AE⊥AD于点E,CF⊥BD于点F,
设OD= ,
∵AO=BO,
∴∠ABO=∠BAO=∠OAC,
又∵∠ADO=∠BDA,
∴ ∽ ,
∴ ,即 ,

解得 , (舍),即OD=10,
∴BD=OB+OD=15, ,
即 ,∴ ,
∴AB=AC= AD=CD,
又∵AE//CF,
∴CF= AE,

(3)解:设OB=r,
∵ ,∴OD=kr,
由(2)可知 ∽ ,
∴ ,即 ,

∵设OE=x,BE=r-x,在 和 中,
,即
解得 ,∴ =
23.如图,抛物线y=﹣x2+6x与x轴交于点O,A,顶点为B,动点E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F在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且EF OC,连接OE,CF得四边形OCFE.
(1)求B点坐标;
(2)当tan∠EOC= 时,显然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两个,求出相应的点F的坐标;
(3)当0<tan∠EOC<3时,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an∠EOC值,满足条件的四边形OCFE有两个,当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tan∠EOC.
【答案】(1)解:∵y=﹣x2+6x=﹣(x﹣3)2+9,
∴B(3,9)
(2)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直线x=3交x轴于H,如图,
∵tan∠EOC= ,即tan∠EOH= ,
∴ = ,
∴EH=4,
∴E点坐标为(3,4)或(3,﹣4),
当y=4时,﹣(x﹣3)2+9=4,解得x1=3﹣ (舍去),x2=3+ ,
当y=﹣4时,﹣(x﹣3)2+9=﹣4,解得x1=3﹣ (舍去),x2=3+ ,
∴F点坐标为(3+ )或(3+ ,﹣4)
(3)解:如图,∵平行四边形OEFC和平行四边形OE′F′C′等高,
∴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2时,OC′=2OC,
设OC=t,则OC′=2t,
∴F点的横坐标为3+t,F′点的横坐标为3+2t,
而点F和F′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t﹣3)2+9+[﹣(3+2t﹣3)2+9]=0,解得t1= ,t2=﹣ (舍去),
∴F点坐标为(3+ , ),
∴E(3, ),
∴tan∠EOC= = .
24.【阅读学习】
刘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α为锐角,且tanα= ,求sin2α的值.
(1)小娟是这样解决的:
如图1,在⊙O中,AB是直径,点C在⊙O上,∠BAC=α,所以∠ACB=90°,tanα= = .
易得∠BOC=2α.设BC=x,则AC=3x,则AB= x.作CD⊥AB于D,求出CD=   (用含x的式子表示),可求得sin2α= =   .
(2)【问题解决】
已知,如图2,点M、N、P为圆O上的三点,且∠P=β,tanβ= ,求sin2β的值.
【答案】(1) x;
(2)解:如图,连接NO,并延长交⊙O于Q,连接MQ,MO,作MH⊥NO于H.
在⊙O中,∠NMQ=90°.
∵∠Q=∠P=β,OM=ON,
∴∠MON=2∠Q=2β.
∵tanβ= ,
∴设MN=k,则MQ=2k,
∴NQ= .
∴OM= NQ= .
∵ ,
∴ .
∴MH= .
在Rt△MHO中,sin2β=sin∠MON= .
【解析】(1)∵S△ABC= AB CD= AC BC,
∴CD= = = x.
∵AB= x,
∴OC= AB= x,
∴sin2α= = = .
故答案为 x,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