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第4章 相似三角形 培优测试卷2(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第4章 相似三角形 培优测试卷2(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13:14: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第4章 相似三角形 培优测试卷2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DE∥BC,若AE∶AC = 3∶4,AD=6,则BD等于(  )
A.8 B.6 C.4 D.2
【答案】A
【解析】∵DE∥BC,
∴△ADE∽△ABC,
∴AD:AB=AE:AC,
而AD:AB=3:4,AE=6,
∴3:4=6:AC,
∴AC=8.
故答案为:A.
2.下列4×4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B=,BC=,
所以,夹直角的两边的比为=,
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三角形符合,与所给图形的三角形相似.
故答案为B.
3.如图,在Rt△ABC中,∠C=90°,P是斜边上一定点,过点P作直线与一直角边交于点Q使图中出现两个相似三角形,这样的点Q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过点M作直线与另一边相交,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一个公共角,只要再作一个直角就可以.
∵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过点M作AB的垂线,或作AC的垂线,或作BC的垂线,所得三角形满足题意
∴过点M作直线l共有三条,
故选C.
4.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个点,且满足,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把AB当作已知数求出AC,求出BC,再分别求出各个比值,根据结果判断即可.
AC2=BC AB,
AC2-BC AB=0,
AC2-(AB-AC)AB=0,
AC2+AB AC-AB2=0,
AC=,
∵边长为正值,
∴AC=AB,BC=AB-AC=,

,
即选项A、C、D错误,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5.如图,如图,A、B、C、P、Q、甲、乙、丙、丁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如果△RPQ∽△ABC,那么点R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解答:∵△RPQ∽△ABC


∴△RPQ的高为6.
所以点R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乙处.
故选:B.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点F,且CE=BC,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E,CD∥AB,
∴△ADF∽△ECF△ECF∽△EAB,
∴△ADF∽△EBA,
∵CE=BC,
BE=CE+BC=CE+AD=3CE,
∴AD:BE=2:3,
∴=,
故选D.
7.数学兴趣小组的小明想测量教学楼前的一棵树的高度.下午课外活动时他测得一根长为1m的竹竿的影长是0.8m.但当他马上测量树高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他先测得留在墙壁上的树影高为1.2m,又测得地面的影长为2.6m,请你帮他算一下,下列哪个数字最接近树高(  )m.
A.3.04 B.4.45 C.4.75 D.3.8
【答案】B
【解析】解答:∵留在墙壁上的树影高为1.2m,
∴这段影子在地面上的长为:1.2×0.8=0.96(m),
∴这棵树全落在地面上时的影子的长为:2.6+0.96=3.56(m),
∴设这棵树的高度为xm,则 ,解得x=3.56÷0.8=4.45,
∴设这棵树的高度为4.45m.
故选:B.
8.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AC,D是直线BC上一点,直线AD交⊙O于点E,AE=9,DE=3,则AB的长等于(  )
A.7 B. C. D.
【答案】D
【解析】由AB=AC,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即可得∠ABC=∠C,又由同弧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证得:∠ABC=∠E;由∠ABC=∠E,∠BAE=∠DAB(公共角),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得△ABD∽△AE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证得AB2=AE AD,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出AB=3.
故选D.
9.直角三角形中,,三个正方形如图放置,边长分别为,,,已知,,则的值为(  )
A.4 B. C.5 D.6
【答案】C
【解析】解:如图,先标注顶点,直角三角形ABC中,∠C=90°,放置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且a=2,b=3,
∴△CEF∽△OME∽△PFN,
∴,
∵MO=2,PN=3,EF=c,
∴OE=c-2,PF=C-3,
∴,
解得:c=5或0,经检验0不符合题意舍去,
∴c=5,
故答案为:C.
10.如图,P是 ABCD内一点,连接P与 ABCD各顶点, EFGH各顶点分别在边AP、BP、CP、DP上,且AE=2EP,EF∥AB.若△PEF与△PGH的面积和为1.则 ABCD的面积为(  )
A.4 B.6 C.12 D.18
【答案】D
【解析】解:∵AE=2EP,
∴,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F=HG,AB=CD,GH∥CD,
∵EF∥AB,
∴,
∴,
∴,
∵∠DPA=∠HPE,
∴△PEH∽△PAD,
∴,
同理,
∴ S ABCD=.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已知,若,则   .
【答案】12
【解析】解:,
由等比性质,得,
所以.
故答案为:12.
12.如图,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B与AC边上的点E重合,若AB=AD=4,AC=6,则DC=   .
【答案】
【解析】解:由折叠性质得:∠BAD=∠DAE,∠ADB-∠ADE,AB=AE=4,
∵AB=AD=4,
∴∠B=∠ADB,
设∠B=∠ADB=x,
在△ABD中,∠BAD=180°-2x,
∵∠EDC=180°-∠ADB-∠ADE=180°-2x,
∴∠BAD=∠EDC,
∵∠BAD=∠DAE,
∴∠DAE=∠EDC,
∵∠C=∠C,
∴△DCE∽△ACD,
∴ ,
所以DC=2
.
故答案为:2
.
13.如图,在⊙O中, = ,AB=10,BC=12,D是 上一点,CD=5,则AD的长为   .
【答案】3+2
【解析】解:过A作AE⊥BC于E,过C作CF⊥AD于F,则∠AEB=∠CFD=90°,
∵ = , AB=10,
∴∠ACB=∠B=∠D,AB=AC=10,
∵AE⊥BC,BC=12,
∴BE=CE=6,
∴ ,
∵∠B=∠D,∠AEB=∠CFD=90°,
∴△ABE∽△CDF,
∴ ,
∵AB=10,CD=5,BE=6,AE=8,
∴ ,
解得:DF=3,CF=4,
在Rt△AFC中,∠AFC=90°,AC=10,CF=4,
则 ,
∴AD=DF+AF=3+2 .
故答案为:3+2 .
14.如图,在 ABCD中,AB=6,AD=8,∠ADC的平分线交BC于点F,交AB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C作CE⊥DG,垂足为E,CE=2,则△BFG的周长为   .
【答案】
【解析】解:∵是∠ADC的平分线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中

的周长为
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
1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F过EC的中点G并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BE与DF交于点O.若△ADE的面积为4,则四边形BOGC的面积=   .
【答案】7
【解析】解:∵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
∴DE∥BC,DE= BC,
∴△ADE∽△ABC,
∴ ,
∵△ADE的面积为4,
∴S△ABC=16,
∵DE∥BC,
∴△ODE∽△OFB,∠EDG=∠F,∠DEG=∠GCF,
∴ ,
又EG=CG,
∴△DEG≌△FCG(AAS),
∴DE=CF,
∴BF=3DE,
∴ ,
∵AD=BD,
∴S△BDE=S△ADE=S,
∵AE=CE=2EG,
∴S△DEG= S△ADE=2,
∵ ,
∴S△ODE= S△BDE=1,
∴S△OEG=S△DEG-S△ODE=1,
∵S四边形DBCE=S△ABC-S△ADE=12,
∴S四边形OBCG=S四边形DBCE-S△BDE-S△OEG=12-4-1=7.
故答案为:7.
16.如图1,一张矩形纸片,点、分别在,上,点,分别在、上,现将该纸片沿,,剪开,拼成如图2所示的矩形,已知::,,则的长是   .
【答案】10
【解析】解:如图,设,依题意得,,
在图2中,



,,
拼成如图2所示的矩形面积,
在图1中

原矩形面积
解得
故答案为:10.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如图,AD是△ABC的中线,且∠DAC=∠B,E为AD上一点,CD=CE.
(1)求证:△ACE∽△BAD:
(2)若AB=10,BC=6,试求线段AD的长.
【答案】(1)证明:∵CD=CE,
∴∠CDE=∠CED,
∴∠AEC=∠BDA,
又∵∠DAC=∠B,
∴△ACE∽△BAD.
(2)解:∵AD是△ABC的中线,
∴CD=BD=CE= BC=3,
∵∠DAC=∠B,
∴∠ACD=∠BCA,
∴△ACD∽△BCA,
∴ ,
即 ,
∴AC=3 ,
∵△ACE∽△BAD,
∴ ,即 ,
∴AD=5 .
18.已知:如图,在△ABC
中,D在边AB上.
(1)若∠ACD =∠ABC
,求证:AC2 = AD· AB;
(2)若E为CD 中点,∠ACD
=∠ABE,AB
= 3,AC=2,求BD的长.
【答案】(1)证明: 在 和 中,
,∠A=∠A,
∴ ∽ ,
∴ ,
∴ ;
(2)解: 过C作CF∥BE交AB的延长线于F,
由于E为 中点,
∴BF=BD,∠F=∠ABE,
∵ ,
∴ ,∠A=∠A,
∴ ∽ ,
∴ ,
∴ ,
∵ , ,则 , ,
∴ ,
解得:BD= .
19.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则.
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点C作.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1)任务:
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过程的剩余部分;
(2)如图3,已知Rt△ABC中,AB=3,BC=4,∠ABC=90°,AD平分∠BAC,求△ABD的周长.
【答案】(1)证明:如图2,过C作.交BA的延长线于E,
∵,∴,∠2=∠ACE,∠1=∠E,
∵∠1=∠2,
∴∠ACE=∠E,∴AE=AC,
∴.
(2)解:如图3,∵AB=3,BC=4,∠ABC=90°,
∴,
∵AD平分∠BAC,
∴,即,
∴,
∴,
∴△ABD的周长.
20.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
(1)将图①中的格点三角形ABC平移,使点A平移至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在图②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DEF,使△DEF∽△ABC,且相似比为2∶1;
(3)在图③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PQR,使△PQR∽△ABC,且相似比为 ∶1.
【答案】(1)解:如图
(2)解:如图(3)解:如图
21.如图, 和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E为边 的中点,将 绕点E旋转,旋转过程中,边 与边 相交于点P,边 与边 延长线相交于点Q.
(1)求证: .
(2)若 , ,求 的长.
【答案】(1)证明: 和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


(2)解: ,

, , ,


.
22.如图在锐角 中, ,高 ,两动点 、 分别在 、 上滑动(不包含端点),且 ,以 为边长向下作正方形 ,设 ,正方形 与 公共部分的面积为 .
(1)如图(1),当正方形 的边 恰好落在 边上时,求 的值.
(2)如图(2),当 落 外部时,求出 与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 为何值时 最大,最大是多少?
【答案】(1)解:设 与 相交于点 ,
∵ ,
∴ ,
∴ ,即 ,
解得, ,
当 时正方形 的边 恰好落在 边上;
(2)解:设 、 分别与 相交于点 、 ,
设 ,则 ,
由∴ ,即 ,
解得, ,
∵矩形 的面积 ,

∴当 时, 最大 .
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AB=8,BC=10,E为AB上一点,把△CBE沿CE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上的点D处,
(1)求AE的长;
(2)如图2,将∠CDE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角的一边DE刚好经过点B,另一边与y轴交于点F,求点F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点C、D、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D=CB=10,
∵矩形OABC中,CO=AB=8 ∠AOC=90° ,AO=BC=10,
∴OD=6,
∴AD=10-6=4,
设AE=x,则DE=BE=8-x

∴x=3
∴AE=3
(2)∵∠FDB=90°,
∴∠1+∠2=90°
∵∠OAB=90°,
∴∠2+∠3=90°,
∴∠1=∠3,
∵∠FOD=∠DAB=90°
∵△ODF∽△ABD


∴OF=3
∴F(0,3);
(3)由题意可得:F(0,3),D(6,0),C(0,8),
如图3,若CF和DF为邻边时,
∵CF∥PD,CF=PD,
∴P(6,5);
如图4,若DF和CP为对角线,
则CF∥PD,CF=PD,
∴P(6,-5);
如图5,若CF和DP为对角线,
则DF∥CP,DF=CP,
∴P(-6,11)
综上:点P的坐标为: , , .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与直线交于A(4,1),B两点,与y轴交于C(0,-1),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l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AD:BD=3:5,求直线AB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求点P的坐标,使△ABP的面积等于4;
(4)在(2)的条件下,在对称轴上求点Q,使得△ABQ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1)解:由题意列方程组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作AE⊥l于点E,BF⊥l于点F
由题意,AE=4-1=3
∵AD:BD=3:5
∴AE:BF=3:5
∴BF=5
∴点B的横坐标为1-5=-4
把x=-4代入,得y=5
∴B(-4,5)
将A(4,1),B(-4,5)代入得
解得,m=3
∴直线AB的关系式为…
(3)解:设P(x,)
作PM∥y轴交直线AB于点M,则M(x,)
∴PM=
△ABP的面积=
==4
解得,,
将,分别代入,
解得,
∴(,),(,)…
(4)解:设
第一种情况:当,过点B作y轴的平行线,过点Q、点A作x轴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G、点N如下图:
易知
∴,即
解得:

第二种情况:当,过点A作y轴的平行线,过点B、点Q作x轴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G、点N,如下图:

∴,即
解得:

第三种情况:当时,过点Q作x轴平行线,过点B、点A作y轴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G、点N,如下图:

∴,即
化简得:
解得:,
∴,.
综上,满足题意的Q点坐标有4个,分别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第4章 相似三角形 培优测试卷2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DE∥BC,若AE∶AC = 3∶4,AD=6,则BD等于(  )
A.8 B.6 C.4 D.2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5题) (第6题)
2.下列4×4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  )
A. B. C. D.
3.如图,在Rt△ABC中,∠C=90°,P是斜边上一定点,过点P作直线与一直角边交于点Q使图中出现两个相似三角形,这样的点Q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个点,且满足,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
A.; B.; C.; D.
5.如图,如图,A、B、C、P、Q、甲、乙、丙、丁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如果△RPQ∽△ABC,那么点R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点F,且CE=BC,则=(  )
A. B. C. D.
7.数学兴趣小组的小明想测量教学楼前的一棵树的高度.下午课外活动时他测得一根长为1m的竹竿的影长是0.8m.但当他马上测量树高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他先测得留在墙壁上的树影高为1.2m,又测得地面的影长为2.6m,请你帮他算一下,下列哪个数字最接近树高(  )m.
A.3.04 B.4.45 C.4.75 D.3.8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AC,D是直线BC上一点,直线AD交⊙O于点E,AE=9,DE=3,则AB的长等于(  )
A.7 B. C. D.
9.直角三角形中,,三个正方形如图放置,边长分别为,,,已知,,则的值为(  )
A.4 B. C.5 D.6
10.如图,P是 ABCD内一点,连接P与 ABCD各顶点, EFGH各顶点分别在边AP、BP、CP、DP上,且AE=2EP,EF∥AB.若△PEF与△PGH的面积和为1.则 ABCD的面积为(  )
A.4 B.6 C.12 D.18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已知,若,则   .
12.如图,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B与AC边上的点E重合,若AB=AD=4,AC=6,则DC=   .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3.如图,在⊙O中, = ,AB=10,BC=12,D是 上一点,CD=5,则AD的长为   .
14.如图,在 ABCD中,AB=6,AD=8,∠ADC的平分线交BC于点F,交AB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C作CE⊥DG,垂足为E,CE=2,则△BFG的周长为   .
1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F过EC的中点G并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BE与DF交于点O.若△ADE的面积为4,则四边形BOGC的面积=   .
16.如图1,一张矩形纸片,点、分别在,上,点,分别在、上,现将该纸片沿,,剪开,拼成如图2所示的矩形,已知::,,则的长是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如图,AD是△ABC的中线,且∠DAC=∠B,E为AD上一点,CD=CE.
(1)求证:△ACE∽△BAD:
(2)若AB=10,BC=6,试求线段AD的长.
18.已知:如图,在△ABC
中,D在边AB上.
(1)若∠ACD =∠ABC
,求证:AC2 = AD· AB;
(2)若E为CD 中点,∠ACD
=∠ABE,AB
= 3,AC=2,求BD的长.
19.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则.
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点C作.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1)任务:
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过程的剩余部分;
(2)如图3,已知Rt△ABC中,AB=3,BC=4,∠ABC=90°,AD平分∠BAC,求△ABD的周长.
20.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
(1)将图①中的格点三角形ABC平移,使点A平移至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在图②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DEF,使△DEF∽△ABC,且相似比为2∶1;
(3)在图③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PQR,使△PQR∽△ABC,且相似比为 ∶1.
21.如图, 和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E为边 的中点,将 绕点E旋转,旋转过程中,边 与边 相交于点P,边 与边 延长线相交于点Q.
(1)求证: .
(2)若 , ,求 的长.
22.如图在锐角 中, ,高 ,两动点 、 分别在 、 上滑动(不包含端点),且 ,以 为边长向下作正方形 ,设 ,正方形 与 公共部分的面积为 .
(1)如图(1),当正方形 的边 恰好落在 边上时,求 的值.
(2)如图(2),当 落 外部时,求出 与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 为何值时 最大,最大是多少?
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AB=8,BC=10,E为AB上一点,把△CBE沿CE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上的点D处,
(1)求AE的长;
(2)如图2,将∠CDE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角的一边DE刚好经过点B,另一边与y轴交于点F,求点F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点C、D、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与直线交于A(4,1),B两点,与y轴交于C(0,-1),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l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AD:BD=3:5,求直线AB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求点P的坐标,使△ABP的面积等于4;
(4)在(2)的条件下,在对称轴上求点Q,使得△ABQ是直角三角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