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孟子》三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孟子》三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21: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孟子》三章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一课时
孟子和《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背诵课文,积累“环、城、池、兵革、委、去、域、封、畔、顺、故”等实词及“之、而、以”等虚词。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主要观点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听朗读音乐,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一读)
A、读准字音,如“夫环而攻之”中的“夫”读“fú”
B、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读通文意,质疑解惑。(二读)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提示内容如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专指内城 ,今义:泛指城市 ;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姓。)
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池非不深(“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表承接/表修饰)
以 以天下为己任 (把) 之 环而攻之(代词) 而 而不胜 (表转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多助之至(到) 委而去之 (表承接)
(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天时的战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三、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 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演至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战争中需要“人和”(举例论证)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类推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得道多助——顺之
结论 (对比论证)
失道寡助——畔之
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3)质疑问难
有同学说,如果不划定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所以,不同意“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说法。
有同学说,革命战争时期,无数的根据地都是建立在险要的环境之下,如大别山根据地等等,所以不同意“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说法。
有同学说,伊拉克战争时,伊拉克人民同仇敌忾,但还是被拥有坚船利炮的美国打败了,所以不同意“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说法。
针对以上说法,你是怎么理解的?
1、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文中说谈到的“和”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可以从有关于“和”字的成语引导,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一团和气,和衷共济”)
第二课时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我们已经学过孟子的哪些文章?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翻译课文。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
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
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
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你找我找,发现问题
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
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结束语: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
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
第三课时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鬲(gé) 奚(xī) 法家拂(bì)士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发:起,被任用。
举:被选拔。
士:狱官。
市:集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责任,使命。于:给。是:这。
人恒过:恒:常常。过:犯过失。
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
作: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征:表现。色:脸色。发:抒发。
而后喻: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生于忧患:在。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3)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通“韧”,使……坚韧。)
(4)一词多义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国恒亡(国家。)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在。)
3.朗读指导。
读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1.第一段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点拨】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交流点拨】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板书设计
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造就人才 生于忧患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
入则无法家拂士
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死于安乐
出则无敌国外患
百里奚和五张羊皮
百里奚少时家境甚贫,颠沛流离到齐国,不被任用;又至周,仍不被任用;后被虞国任用为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拿了五张羊皮,并谎称:“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逃到贵国,请让我们将他赎回办罪。”楚成王不知底细,就答应了秦国使者的要求。这时的百里奚已50多岁,秦穆公一连和他交谈三天,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故称“五羖大夫”。后成为秦国一代名相,卒时,“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学习目标
资料链接
疏通文意
理清思路
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