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小数的性质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小数的性质 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3 12: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性质(一)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学习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生活中的小数掌握了小数的读写、小数的组成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同时也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本节课教材通过让学生比较0.3与0.30的大小引入,借助分数模型、单位换算、推算、数射线等方法来探究两个小数之间的大小,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比较发现的过程中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会根据需要,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按要求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种方法比较一些特殊的小数:0.3与0.30的大小,发现小数的性质。
2、经历对小数性质的发现、归纳和逐步完善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数学概括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
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按要求改写小数。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1、媒体播放:《骄傲的“0”》
2、问题思考:0.3→0.30变大了吗?
【策略说明: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为之后的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探究:
(1)猜测:0.3是否等于0.30
(2)验证 0.3=0.30
预设:用单位换算、分数的意义、小数的组成、数射线等方法探究。
(3)交流反馈:0.3=0.30(板书)
①分数的意义:0.3是,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把1平均分成10份,1份是,3份是,也就是0.3,把1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这样的30份是,也就是0.30,从图形上发现 = ,所以0.3=0.30。
②数射线:把0.3和0.30标在数射线上,发现两个小数在同一个点上,所以0.3=0.30。
③小数的组成:0.3=0×1+3×0.1 ,0.30=0×1+3×0.1+0×0.01,0×0.01=0,所以0.3=0.30。
④单位换算:如果给这两个小数填上单位,那么0.3元就是3角,0.30元也是3角,所以0.3=0.30。(还可以添上什么单位?)
(4)评价
评价: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我们前期学过的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验证方法,为你们点赞!
【教学策略: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同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互相借鉴启发。】
2、深入探究
(1)借助相关探究方法,独立验证相等的小数。
(2)同桌交流
(3)反馈并板书
3、归纳小结
(1)观察小数等式
(2)发现变化,同桌交流
(3)归纳得出:小数的性质。
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评价: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那么多小数是相等的,还知道了有关小数的性质的知识,你们可真棒!
4、判断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 “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10.00=1。 (×)
【教学策略: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借助刚才的学习材料(如数射线或图形)找到更多相等的小数,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对学生归纳不足的地方,通过质疑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对知识的构建。】
三、巩固练习
1、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
6.0=6 3.500= 3.340=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但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0”才可以去掉。
2、下面各个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出示生活实例,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
例如:一听可乐3.50元
改写:一瓶牛奶9.9元→(9.90)元
一包乐事薯片5.9元→(5.90)元
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小数的性质并能够灵活的应用。
【教学策略:作业的设计,从易到难,将课本上的练习题以形式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贴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四、总结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想对“0”大王说些什么吗? 有什么收获?
五、回家作业
练习册P4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3=0.30
……

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以比较一些比较特殊的小数(如0.3与0.30)的具体问题为背景,通过分析所比较的两个小数的意义,用单位换算、分数的意义、小数的组成、数射线等方法动手探究,逐步总结出小数的性质。
1、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引入中首先先从“0大王”的故事引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0无论在哪个数后面都能把这个数变大,但在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还能否将这个数变大呢?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验探究过程,总结验证结论
对于刚才产生的疑问,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体验探究过程,验证猜想,可以通过单位换算、分数的意义(方格纸)、小数的组成、数射线等方法进行探究和验证。接着再深入探究,借助相关探究方法,独立尝试找出其他相等的小数,再同桌交流,观察小数等式,逐步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通过几道判断题辨析,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所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进一步掌握小数性质,并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改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学习小数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