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课程导入
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
同学们,红杏为何出墙了呢?用你们的生物知识思考下
导入新课
问题探讨
图中是一株放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盆栽植物.
讨论
1.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了这植物的形态改变?植株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有什么适应意义?
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导入新课
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许多人可能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然而,正是对向光的研究,引导着人们揭示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Please enter text here.Please enter text here.Please enter text here.Please enter text here.Please enter text here.
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1.产生部位: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_____ 可转化成生长素。
色氨酸
2.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
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
不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会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2.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上: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2)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 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的。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作用特点
具有两重性,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浓度较高时会抑制生长。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具体体现——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
受到抑制。
(2)原因: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由顶端向下;
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3)解除措施:摘除顶芽。
(4)应用:果树剪枝,棉花打顶。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两个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课堂检测
A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有专门的分泌器官
B.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C.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D.植物激素能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
输入标题
课堂检测
3、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只能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
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D
课堂检测
D
4、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
B.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D.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课堂检测
D
5、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不同部位,给予不同方向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课后作业
10、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综合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图2和图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_____。(3)综合图4和图5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图6和图7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产生某种________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输。(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