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1.阅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
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2.进一步熟悉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单元目标
基
础
知
识
壹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作家作品
孟子,名 ,字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 合著的。与《论语》
《 》《 》合称为“四书”。
轲
子舆
亚圣
孟子和他的弟子
大学
中庸
列子,名 ,又名 ,战国前期郑国人, 家代表人
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寇
御寇
道
司马迁,字子长, 史学家、散文家。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体例)。
西汉
纪传体通史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朝代)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
杜甫,字 ,号 ,唐代 主义诗人。其人
被尊称为“ ”,其诗被称为“ ”。
东晋
田园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诗圣
诗史
李贺,字 , 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 主义
传统,被称为“ ”。
杜牧,字 ,号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
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
李清照,号 , 代女词人, 派代表,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
长吉
唐
浪漫
诗鬼
牧之
樊川居士
杜樊川
易安居士
宋
婉约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通假字
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孟子》三章
往之女家
同“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汝之不惠
同“慧”,聪明
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无”,没有
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改容式车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作动词,
指扶轼。
周亚夫军细柳
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一词多义
《孟子》三章
妾妇之道也
得道者多助
道
治国的正道,即仁政。
准则。原则
道路
得
得道者多助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施行
能够,可以
实现
独行其道
发于声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兴起,指被任用
拂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违背
同“弼”,辅佐
显露、流露
戒
戒之曰
必敬必戒
告诫
谨慎
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后作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而
表修饰,表转折
表承接
表并列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从
给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丈夫之冠也
往送之门
立天下之正位
舜发于畎亩之中
之
助词,的
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去、往
助词,的
助词,不译
愚公移山
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且
将近
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疑问代词,哪里
语气词
聚室而谋曰
而山不加增
面山而居
而
表修饰
表承接
表转折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其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
反问语气
代词,指愚公
之
以君之力
虽我之死
告之于帝
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代词,指这件事
周亚夫军细柳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以
把
用来
用
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做
被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派遣
使者
不闻天子之诏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
下诏
军
军霸上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驻军
军队
军营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词类活用
《孟子》三章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
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名作动,限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形作动,震慑、威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身处贫困之中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起来
名作动,犯错误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存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死亡
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与汝毕力平险
面山而居
帝感其诚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形容词作名词,贤君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面对着
动词的被动用法,被感动
周亚夫军细柳
军霸上
锐兵刃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介胄之士
名词作动词,驻军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锐利
名词作动词,下诏
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古今异义词
公孙衍、张仪
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
今义:诚实
是焉得为大丈夫
古义: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父命之
古义:
今义:命令
真正,确实
指有大志、有座位、有气节的男子
教导、训诲
《孟子》三章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
今义:送出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而后喻
古义:
今义:比喻
兴起,指被任用
用来
了解、明白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
今义:往上托,往上伸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
今义:士兵
征于色
古义:
今义:出征,征收
选拔、任用
狱官
征验、表现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
今义:出去
指在国外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古义:
今义:曾经
曾不能回山之一毛
古义:
今义:指动植物的披上所生的丝状物
指通豫南
古义:
今义:手指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
“连……都……”
指草木
直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
今义:休息
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
今义:许多
叹气
相当于“之于”
虽我之死
古义:
今义:虽然
即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
今义:节日,物体间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天子先驱至
古义: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符节
先行引导的人员
周亚夫军细柳
四时俱备
古义:
今义:时间
晓雾将歇
古义:
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
古义:
今义:颓废
愚公移山
季节
消散
坠落
课
文
整
合
贰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衬托
定义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
用类似的事物做陪衬叫正衬,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
衬叫反衬。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年且九十。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
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周亚夫军细柳》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定义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点。
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和渲染来烘托
主要的描写对象。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排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舜发于畎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三章》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
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用典
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为用典。
定义
半卷红旗临易水
报君黄金台上意
我报路长嗟日暮
九万里风鹏争取
中考
链
接
叁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 表现手法
衬托XX……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衬托
侧面描写
表现XX……的特点。
排比说理
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增强说服力。
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用典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 中考真题链接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天 祥 帅 麾 下 走 海 丰
1.天祥/帅麾下/走海丰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文天祥屯潮阳:
(2)弘范乃舟载茅茨:
(3)三遣谕祸福:
(4)千载当偕行:
驻兵
用船
派遣
一同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①自然段画线句的意思。
刘子俊自诡为天祥,冀天祥可间走也。
3.刘子俊谎称自己是文天祥,希望文天祥可以乘机逃走。
4.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哪个词高度概括了文天祥的精神品质?
(2)全文从哪几个侧面表现了文天祥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概括。
(1)忠孝
(2)①弘范评价文天祥“忠义人也”;②张千载跟随文天祥,
三年如一日为其提供食物,并藏其头颅。
5.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5.示例:大丈夫就是面对困难能临危不惧,忠心报国,不屈服于
敌人的威逼。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扎)
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持:率领)
C.居无何,上至(居:经过)
D.上自劳军(劳:慰问)
B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8.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将以下骑送迎/出郭相扶将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社少府之任蜀州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A
C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10.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
9.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
不准纵马奔驰。”
10.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11.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1.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