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复习目标】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一、【课前自主预习】 复习课本P14-19页完成下列基础知识。(独立完成,用红笔标出疑问点)---寻疑 。有疑惑的地方同桌交流一下---答疑。 1、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并记住其各部分的作用: 2、显微镜的构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与调节视野亮度有关的结构是 ,光线强时选用 。 3、想一想应该如何计算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镜使用的步骤有哪些? 5、对光时(四转一看) ①转动 ,使 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 ,使 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 ,右眼 ,转动 ,直到出现一个 视野。 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镜要注视物镜? 7、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 ,而且比 。 8、显微镜对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 。 9、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 10、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哪一组镜头(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 10、当移动玻片标本时,观察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和实际移动方向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
二、【典例解析】 1、用下面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 A.目镜20×、物镜45× B.目镜15×、物镜10× C. 目镜10×、物镜40× D. 目镜5×、物镜8×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A.换用高倍镜 B.关闭光源 C.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②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③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④ 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⑤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②④⑤ C.③②①④⑤ D.④③②⑤① 【举一反三】 4、下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5、下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6、下图表示目镜为5× 物镜为10× 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15× 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应变为(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三、【考点突破】 1、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反光镜(凹面镜),会使视野变亮;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使视野变暗。 2、换高倍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选择长的物镜);若使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 3、成像问题: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物像,即把原像上下、左右颠倒即可。 4、移动玻片问题:物像的移动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偏向哪个方向玻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5、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成像区别 比较项目物镜与玻片标本间距离物象大小观察到细胞数量视野明暗低倍镜远小多明高倍镜近大少暗
6、污点的判断:视野中污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目镜、物镜和装片上。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移动,则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四、【达标检测】 1、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的是( ) 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寻找白细胞时,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右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C.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D.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2、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3、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 B.将10×和10×的镜头改为10×和40×的镜头后,可看到更多的细胞 C.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方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实验完毕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 4、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5、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6、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 B.对光时要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C.观察 “b”,看到的物像是“P” D.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换用高倍镜 B.关闭光源 C.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 8、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 A.目镜 B.物镜 C.装片 D.反光镜 9、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下,请据图回答问题: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③ 镜。若在① 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 。 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 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 方移动。 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 “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 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要使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
五、【归纳总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本部分的知识点,写在下面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