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比例线段(1)

文档属性

名称 4.1比例线段(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1-29 21:25:46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4.1比例线段(1)一 温故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
如 5, , 192, 128 成比例.定义a:b=c:d 或 我们把 a、b、c、d 四个实数成比例表示成a、d 称做比例外项,其中 b、c 称做比例内项, d 叫做 a、b、c的第四比例项.二 知新 请指出下列比例式的比例内项和比例外项,并比较它们的积.做一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反过来呢?约定:
本教科书中比例式的字母都约定取值不为零.三 探究已知 ,请写出有关a、b、c、d成立的比例式 (至少写4个).已知 ,请写出有关a、b、c、d成立的比例式 (至少写4个).想一想:1.下列各组数能否成比例? 如果能成比例,请写出一个比例式,并指出比例的内项与外项.试一试: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 的值.练一练:求下列比例式中的 .
(1) (2)四 应用例2 已知 ,判断下列比例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 (2)比例式变形的常用方法:1.已知 ,求
(1) (2) 的值.练一练:2. 已知 ,且 ,
求 的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想法?五 感悟反思 在平面直角系中,过点(a, b)和坐标原点的直线是一个怎样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如果a、b、c、d 四个数成比例,你认为点(a, b),点(c, d)和坐标原点在一条直线上吗?请说明理由.探究活动:拓展:(3) 比较(1),(2)的结论,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作业布置:作业本(2)谢谢大家!教材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是九上第四章第一节比例线段第1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已初步了解了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为学习比例线段和相似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
目标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值。
3.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式或进行比例式的简单变形。
4.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例2根据条件判断一个比例式是否成立,不仅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落实知识能力要求的措施
通过欣赏、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1 比例线段(1)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小学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比例,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展示小学六年级比例这一单元的
图片)当初是从四面国旗的尺寸入手的,让我们来温习一下。
比如天安门广场升的国旗长5米,宽米,它的长宽之比是多少?
而上林中学升的国旗长192厘米,宽128厘米,它的长宽之比又是多少?
引出比例: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
图片展示部分中国国旗,它们的长宽之比其实都是3:2,那么这些国旗之间可以通过怎样的图形变化得到?说明学习本章的重要意义并引入课题。
二、知新
从定义可知,我们把 a、b、c、d 四个实数成比例表示成a:b=c:d 或,其中 b、c称做比例内项,a、d称做比例外项,d叫做 a、b、c的第四比例项。
做一做:请指出下列比例式的比例内项和比例外项,并比较它们的积。

三、探究
结合上题,利用等式的性质,你能从 推导出ad=bc吗?反过来呢?
由此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也就是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说明:由=>的形式是唯一的,而由=>的形式不唯一,有8个不同的比例式。
练习:1 (P97作业题1)下列各组数能否成比例? 如果能成比例,请写出一个比例式,并指出比例的内项与外项。
反思:判断四个数是否成比例,只要看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等于另两个数的乘积。
2 已知 三个数,请你再添上一个数,使这四个数成比例,并写出一个比例式。
四、应用
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的值.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初学时易差错,要求学生重视对变形结果的检验,即变形后是否仍然满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练习:P97课内练习1 (学生板演)
例2 已知,判断下列比例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 (2)
分析:(1)比较条件和结论的形式得到解题思路;
(2)采用设比值较为简单。
这两个小题反映了在比例式的变形中的两种常用方法:一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二是设比值。
练习:1 已知,求 (1),的值。
已知。
这种比的形式也可能是
五、感悟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想法?
探究活动
在平面直角系中,过点(a,b)和坐标原点的直线是一个怎样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如果a,b,c,d四个数成比例,你认为点(a,b),点(c,d)和坐标原点在一条直线上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练习
1.已知。
2.若

(3)比较(1),(2)的结论,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八、作业布置
作业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