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第一课时名著导读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课时名著导读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8 08: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
第一课时——导读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经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
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拍了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个外国人
埃德加·斯诺
有这样一本书
使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
使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红星照耀中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去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去探寻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主要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中国红军的精神。
3.通过专题探究,深刻感受中国红军为祖国、为人民的伟大精神。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和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上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1937年10月,英国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1938年2月,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译本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作者介绍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写作背景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同年10月底,斯诺带着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这部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了。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纪实作品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然后探讨如何阅读纪实作品。
把握作品所写事实
第一,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第二,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第三,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它们说什么“话”。作品中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第四,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此,我们要善于学以致用,汲取营养。
阅读方法
问题清单:
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中国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是什么?
了解相关史实,相互对照,理解政策方针和历史事件。
问题清单:
5.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人物生活的背景和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
6.分析文中句子,进行品析。
7.体会本书的语言,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2.在阅读全书的基础上,按照以下专题完成探究任务。
(1)情节梳理
(2)人物小传
(3)关于长征
(4)致敬斯诺,谈体悟
小组合作
《红星照耀中国》共十二章,建议用三周完成阅读,第四周进行阅读总结和交流。
第一周: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二周:阅读第五章至第八章。
第三周:阅读第九章至第十二章。
第四周:整体阅读,准备“读书汇报会”专题内容,完成阅读交流分享。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