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问题探讨
阿尔兹海默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计算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受损(如迷路)、情绪不稳定。研究发现,该病是由患者大脑内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的。
1.上述资料可以说明人的大脑有哪些区别于脊髓的高级功能?
2.人的大脑有哪些区别于动物大脑的高级功能?
人脑具有记忆、语言、思维、情绪等功能。
人脑大脑皮层具有言语区,具有语言功能;
利用语言,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具有意识;
有些动物也能对语言刺激作出反应,那是人类训练的结果,是简单的模仿和强化记忆的结果;如鹦鹉学舌。
大脑皮层萎缩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变化
大脑皮层萎缩
海马萎缩
正常人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海马
外侧沟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
请同学们比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你发现存在哪方面的异常?
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因为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脑的高级功能使人类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
意义
基本功能
高级功能
感知外部世界
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语言
学习和记忆
思维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
1
概念:
语言
VS
思考·讨论
?
资料1 一位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经检查发现,病人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病人死后,经解剖发现,他的大脑左半球的S区发生了病变。
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S区受损:运动性失语症
资料2 一位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病人死后,研究者发现他的大脑左半球的H区有病变。
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H区受损:感觉性失语症
言语区
W区:书写性言语区(Write)
S区:运动性言语区(Speech)
H区:听觉性言语区(Hearing)
V区:视觉性言语区(Visual)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中央前回(运动区)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言语区中的W区与书写有关,S区与讲话有关,这两个区域都与运动中枢接近
V区与看懂文字相关,它接近视觉中枢
H区与听懂话语相关,它接近听觉中枢
病名 损伤部位 症状
运动性失语症 S区 能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却不会说话
感觉性失语症 H区 会讲话,会写字,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谈话
失读症 V区 视觉,语言功能正常,却看不懂文字含义
失写症 W区 能听懂语言,看懂文字,会讲话,却不会书写
图一 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主要区域
人的左右脑
据说惯用左脑思考的人看到是顺时针旋转,惯用右脑的人看到一直是逆时针旋转,智商突破天际的人,会看到顺逆旋转,你呢?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使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
为什么背了很多遍的东西,临考前依然记不住?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它所喜欢的?为什么有的学生 “死记硬背”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则完全不行?
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学习:信息获取和加工的神经过程
记忆:信息储存和读取的神经过程
经典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食物 非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铃声
铃声+食物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铃声
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条件化之前
条件化之后
条件化
条件反射的建立也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
学习的基本形式
人类条件反射的建立除可用现实的信号直接刺激感受器外,还可用抽象的语言来代表具体的信号,建立许多联系。
学习的基本形式
学习和记忆
依形成机制及保持时间长短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分类
学习和记忆
外界信息输入
感觉记忆持续时间:
<1秒
注意
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
数秒至数分钟
第二级记忆持续时间:
数分钟至数年
第三级记忆持续时间:
可能永久
运用
遗忘信息丢失
遗忘
遗忘
可能不遗忘
反复重复,整合新信息
人类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信息获取后,储存与巩固、再现和读取的过程。
遗忘是不断发生的,但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记忆后的20分钟,记忆保持量为58.2%, 9h后约为原记忆量的1/3,6天后仅为25.4%, 但是在6天到31天的这段时间里遗忘的速度很慢。因此每节课结束时进行本节小结,学习当天晚上的知识回顾,间隔一天之后的再次复习以及每周周末的学习总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复习时间和策略。
注意:学习与记忆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过程,二者很难分开,任何学习过程都包含着记忆,学习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学习的效果,没有学习和记忆,人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发展。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新突触建立
突触后膜受体数量增加
树突末端
记忆的结构基础
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情绪
(一)概念
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满足、惊讶、恐惧、愉悦、生气、伤心......
抑郁
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等
消极情绪
抑郁
抑郁症
自我调适、
身边人的支持、心理咨询
好转
持续两周以上
精神心理科医生
好转
一种口服抗抑郁药。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抗抑郁药一般通过作用于突触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抑郁与抑郁症的比较
抑郁 抑郁症
持续时间
严重程度
缓解途径 一般不超过两周
持续两周以上而得不到缓解
相对较轻
程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使患者产生自残或自杀等消极行为
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当情绪波动超出自己能够调节的程度时,应向专业人士咨询。
调整情绪,积极、健康地享受美好生活。
调节情绪波动的方法
调节情绪需要对情绪的基本规律有一定认知,人类的情绪通常会产生波动,有时好、有时坏,不可能为一条直线,永远开心、永远快乐,一定会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同时需要掌握排解或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常见方法如下:
1、进行运动:运动是较好的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当有氧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脑内会释放某种物质,使人平静、愉快、感到乐趣、感到积极等;
2、学会倾诉:人类是群居化动物,需要被理解、被安慰、被支持,与自己的知心好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安慰与支持,可以很好的排解不良情绪;
3、接触自然:人类的困扰、困难在自然面前微不足道,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可体会或对比到人类的渺小,以及困难的微不足道,可以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与世界的问题;
4、发展爱好:当进行某件事情,可极为专注、投入时,通常可实现忘我境界,能够暂时抛开现实的困难、困境,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面,也可以让情绪获得平复与好转。
语言
情绪
学习与
记忆
人脑的高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