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8张PPT。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图片欣赏请大家欣赏一些森林,其中主要是热带雨林的图片,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作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减弱噪声……(二)现状:1、覆盖率: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仅为30%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森林的作用作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木材资源
野生动植物资源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④保持水土、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净化空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涵养水源吸烟除尘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消除噪声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2、分布: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地区森林分布较少?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
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流域;我国:云南南部、海南、台湾
(三)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 a、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1、现状:2、危害:思考:课本P26活动1、2、3哭泣的森林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CO2含量增加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危害:除全球气候失调,还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吸烟滞尘,防风固沙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问题热带雨林简介 热带雨林是热带潮湿地区高大茂密而常绿的森林类型。由无御寒?、无抗旱能力的树种组成,乔木种类非常丰富,层次多而界限不明,没有明显的优势种。乔木具板状根,支柱根、气生根和老茎生花现象。层间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发达,并有绞杀植物。 板根支柱根气生根老茎生花绞杀植物热带雨林简介热带雨林主要集中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地区神奇的亚马孙光合作用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呼吸作用调节全球碳氧平衡CO2热
带
雨
林地球上功能最强
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
的系统光合作用O2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固定碳上千亿吨/年如果……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CO2热
带
雨
林地球上功能最强
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
的系统光合作用O2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固定的碳上千亿吨/年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储存降水海洋蒸
腾
作
用下
渗截留水分水分带离蒸
腾
作
用促进水循环如果……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储存降水海洋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热带雨林的青蛙医药宝库 以热带森林植物为原料的世界医药产品贸易额已达400亿美元,这些植物大部分在巴西的亚马孙雨林都可以找到。全球有1/4的药品原料来自热带雨林植物,而被医学界确定对治疗癌症有效的3000多种植物有70%生长在雨林。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地球之肺”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4、医药宝库世界资源宝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实际上亚马孙热带雨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巨大的环境效益。地球之肺——热带雨林课本P27思考: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答:它为当地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因为热带雨林有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作用,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则会导致全球变暖等后果。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环境的脆弱性1.优越性终年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具很高生产力2.脆弱性淋洗作用强土壤养分含量少植被恢复难度大养分主要存储在生物体中雨林环境的脆弱性全年高温多雨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整个生态系统陷于崩溃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答:说明热带雨林环境的脆弱性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岩石的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比较贫瘠 。如果雨林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思 考这种农业方式的弊病在哪里?对雨林会有什么影响?活动:分析“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至少15年(2)阅读图2.23,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活动:分析“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的变化
及其原因?答: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
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
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活动:分析“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
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
生怎样的影响?答: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
的长短(以15年为界),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
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
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
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减退。⑴、至少15年原始森林肥力状况因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经过几年耕种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弃耕后土壤肥力缓慢增加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存危机掠夺式迁移农业砍树烧荒播种农作物耗尽养分外国公司滥伐森林1000000棵/天热带雨林严重破坏恶果影响全球气候思考如何保护热带雨林?(每8秒钟消失一个足球场大的面积)2004年巴西亚马孙雨林破坏情况 亚马孙雨林目前正遭受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在亚马孙的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毁林事件发生于1995年,当时共有2.9万平方千米的森林被砍伐。到目前为止,亚马孙地区被毁森林总面积已超过58.2万平方千米,比巴西巴伊亚州全州的面积还要大。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直接原因——人类开发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根本原因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迁移农业总结:直接原因人类开发2、开发原因1、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又要发展。2、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弊: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来,相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回事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
利: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3、开发措施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Yes or No? 开发?不开发?假设你是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人民,务农维生,随着开发政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雨林区开垦,现在为了雨林应不应该继续开发的问题,需要做一项人民意愿的调查,于是举行了这个听证会,发言者有两位:一位是代表巴西政府;另一位则是代表环保团体。巴西政府的观点环保团体的观点思 考你决定支持哪方论调呢?你的理由? 有关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争论的实质:谋求目前利益与保护全球生态的责任的关系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种态度?为什么?一是当地人为争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开发,二是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阅读:另一种声音开发的理由有助于脱离贫困,改善人们生活森林非常大,能容纳许多活动森林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微不足道保护的理由沙漠的扩大二氧化碳的增加物种的毁灭五.雨林的前途
——开发还是保护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保护开发两种利益或目标间取得协调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两难境地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措施:“三保、二设、一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活动:就下列议题相互交流……1、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2、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3、建立国际基金,保护亚马孙雨林的可行性。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2.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4.亚马孙平原上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是正相关,有时负相关5.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A、保护 B、开发
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
6.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北大荒,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因此,这里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1.三江平原概况美丽的三江平原2.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1)纬度高,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温低,蒸发微弱(2)地势低平,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沼泽广布美丽的三江平原(3)土质黏重,且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
下渗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1.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美丽的三江平原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水分,因为沼泽地面积广,
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的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其次是防洪(春汛),防寒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社会方面:自然方面:平原面积广,有肥沃的黑土分布;降水丰富;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大量湿地分布。 人均耕地多;土地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
耕作;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提供机械;
生产率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三、湿地的生态效益1.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1、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美丽的三江平原2、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3、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 4、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 5、防浪固岸促淤的作用。 1、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2、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2.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过度地开荒破坏了三江平原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湿地面积缩小了80%,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胁。这一切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2002年三江平原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世界公约名录。 美丽的三江平原 洞庭湖曾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湖泊面积达4600多平方公里。但后来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和改造,湖泊面积现在已经大幅萎缩,仅剩下2691平方公里,800里洞庭成为历史的记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洞庭湖的治理力度,开始了退田还湖工作,目前洞庭湖的面积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为什么洞庭湖地区从“围湖造田” 到“退田还湖”?洞庭湖 湖泊也是湿地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围湖造田”后使湖泊不断淤积,湖面缩小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使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度增加。因此,洞庭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恢复千顷洞庭的局面,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同时避免因湿地的丧失而造成气候的变化。洞庭湖巴西迁都: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巴西亚马孙开发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巴西政府公布亚马孙开发计划:亚马孙地区人口增长带来的开发问题“砍伐热”蚕食亚马孙原始雨林角色扮演政府官员土著居民伐木公司老板结合课本P33活动:如果你是下列角色,你将做出何种选择?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保护开发两者的利益都要兼顾 (两难)当前背景下:保护放在第一位!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阅读: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巴西政府”的观点 我们何必一定要被矮化为一个只能吸收二氧化碳、只能制造氧气、只能提供基因库的地位呢!那我们人民的生存要置于何地?
我们也知道我们所生存的亚马孙很重要!于是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对雨林的砍伐速度降低了。20世纪90年代,亚马孙雨林每年平均减少180万公顷。但与80年代相比,情况已有了很大改观,那时雨林每年平均减少200万公顷。尽管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对亚马孙雨林进行采伐,但仍有86%的原始森林在亚马孙流域仍然保存完好呀!
从1990年代以来开展的“巴西雨林保护试验项目”,使保护亚马孙森林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这个项目中,全球7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荷兰、欧盟以及巴西政府共同为保护亚马孙森林进行了努力。至今为止,已通过各种管道筹集了3.5亿美元的项目资金,我们一定会做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有管理、有规划的开发,这么一来雨林还是能提供我们的后代需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还认为50年以后亚马孙森林将从地球上消失,这种观点未免太悲观了。返 回“环保组织的观点” 我知道你们是理性的!我知道你们是清醒的!亚马孙雨林正在以每8秒就有一个足球场面积的速度消失!如果持续以这个速度对雨林进行砍伐,再50年后亚马孙雨林将会完全消失。你们对森林的砍伐活动、在森林中开荒进行农业耕作、以及森林火灾,正是亚马孙雨林的三大敌人,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丧失,森林的减少将会使亚马孙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减少,而你们对土地大规模的机械耕作,则使得沙漠化加剧、土地干涸以至不适于耕作。
亚马孙森林有一天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的氧气将减少1/3!最严重的是雨林的减少将会使得CO2的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得两极冰山融解,海平面上升,这个全球暖化的现象,已经使得智利的沿海漂着数千只企鹅的尸体了,我们应该正视生态破坏的这个问题。
地球只有一个,可是你们并不是只有一种生存下去的方法,砍伐雨林并不聪明。想想看,你们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基因库、有许许多多特殊的物种、还有这么广大又原始的雨林景观,这是上天赐给你们的宝物,为什么不拿它来发展特殊的观光业呢?不仅可以维持你们的生活,并且避免树木再大量地被砍伐了!返 回养牛业严重破坏亚马孙雨林 巴西近年来养牛业迅猛发展,牛肉出口量激增。但一个国际森林研究组织称,巴西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喂养的牛已经使得亚马孙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法新社援引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发布的一份森林调查报告说,在巴西亚马孙流域,当地饲养的牛从1990年的2600万头已经猛增至2002年的5700万头。大多数的牛现在吃草的地方以前都曾经是雨林。
报告说,“亚马孙雨林毁损面积从1990年的4150万公顷上升到了2000年的5870万公顷。在短短10年间,毁掉的雨林面积竟相当于两个葡萄牙的面积。这些地方现在都成了放牧的草场”。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说,上述雨林数据都是他们通过卫星图像得到的。分析表明,与人为砍伐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扩增相比,养牛业对雨林的威胁要大得多。
返 回“砍伐热”蚕食亚马孙原始雨林巴西亚马孙森林的“砍伐热”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巴西政府为解决巴西东北部的贫困问题,曾鼓励人们从人口过剩的城镇向亚马孙雨林地区迁移,并许诺每个家庭可廉价购买100公顷林地,甚至鼓励外国和当地投资者砍掉森林建设牧场。这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计划,致使巴西森林面积的下降速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达到顶峰,茂密的原始森林也因此以每年递减2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虽然巴西政府后来“改弦易辙”,使得森林遭砍伐的速度有所下降,但“砍伐热”并未因此降温,近年甚至再次出现了回升的势头。返 回(2012安徽卷文综)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下列2题。
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高考真题1.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①????????? B.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小于3千米/小时),因此防风效果最好。
2.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B正确。
3.(2012北京卷文综39.?)
(22分)发展经济、改善
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
目标与责任。右图为某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3)、(4)
题。(3)简述规划绿地
的分布特点。(4分)
??【答案】(3)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思路点拨】第(3)题,从图中信息易知绿地主要沿主干道呈放射状分布,在边缘呈网状分布。
[解析] (3)本题突出的是对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仔细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使用地理语言概括出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绿地分布的不同特点。
(4)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6分)
【答案】 (4)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
【思路点拨】(4)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作用,突出了城市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的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主要起着吸附飘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的作用。
[解析]第(4)题,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即城市绿地的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阻挡飞扬的灰尘,吸收各种有害的气体,从而起到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地还可以减弱噪声。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绿地分布特点和城市绿地(绿色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
【评析】 39题中的第3、4题为地理,主要考察了描述题的回答方式及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结合绿色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解决城市环境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