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5.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
3.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
重点:找出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找等量关系.
回顾复习
1.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么?
审
找
设
列
解
答
2.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重点是什么?
关键:找等量关系
重点:列出方程
新知探究
例7 小明把压岁钱按定期一年存入银行,当时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98%,利息税的税率为20%,到期支取时,扣除利息税后小明实得本利和为507.92元,问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多少元
分析: 本金多少?利息多少?利息税多少?
设哪个未知数为x?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新知探究
解 :设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x元,则到期支取时,利息为1.98%x元,应缴利息税为1.98%x×20%=0.00396x元,根据题意,得
x+0.0198x-0.00396x=507.92
解这个方程,得 1.01584x=507.92
∴ X=500
答: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500元.
新知探究
例8 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参加书画社的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参加的有20人,问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
参加书画社的人数
参加文学社的人数
两个社都参加的人数
总人数
=
+
你可以借助什么帮助直观分析呢
参加
书画
社的
人数
参加
文学
社的
人数
两个社都参加的人数
新知探究
解:设参加书画社的有x人,那么参加文学社的有(x+5)人.
根据题意,得x+(x+5)-20=45
解这个方程,得 x=30
答:参加书画社的有30人.
1.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原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原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则这种商品的原价是( )
A.500元 B.400元
C.300元 D.200元
C
课堂练习
2.某种商品的价为每件a元,零售价为每件90元,若商品按八五折出售,仍可获利10%,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85%a=10%×90
B.90×85%×10%=a
C.85%(90-a)=10%
D.(1+10%)a=90×85%
D
课堂练习
3. 2011年11月9日,李华在某银行存入一笔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5%,一年到期后取出时,他可得本息和3105元,求李华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
解:设李华存入本金x元,根据题意,得
x+3.5%x = 3 105,
解这个方程,得 x = 3 000,
答:李华存入的本金是3 000元.
课堂练习
4.王兴购买了3万元的某种5年期债券,5年后,共得到本息和为33600元.若债券不收利息税,则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
解:设这种债券的年利率为x.
根据题意,得3+3×5x=3.36,
解得x=0.024=2.4%.
答: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2.4%.
课堂练习
5.某班有45人订阅《少年文艺》或《科学画报》杂志,已知订《科学画报》的人数比订《少年文艺》的人数多5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20人,则订《少年文艺》的有多少人?
解:设订《少年文艺》的有x人,则订《科学画报》的有(x+5)人.
由题意,得
x+x+5-20=45,
解得x=30.
答:订《少年文艺》的有30人.
课堂练习
6. 某商品的零售价是900元,为适应竞争,商店按零售价打 9 折 (即原价的 90% ),并再让利 40 元销售,仍可获利 10% ,求该商品的进价.
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 x 元,依题意,得
900×0.9-40=10% x +x,
解得 x=700.
答:该商品的进价为700元.
课堂练习
7.小明和小东各有课外读物若干本,小明的课外读物的数量是小东的2倍,小明送给小东10本后,小东课外读物的数量是小明剩余数量的3倍,求小明和小东原来各有课外读物多少本.
解:设小东原有课外读物x本,则小明原有课外读物2x本.
根据题意得x+10=3(2x-10),
x+10=6x-30,x-6x=-30-10,-5x=-40,
x=8,
∴2x=2×8=16.
答:小明原有课外读物16本,小东原有8本.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利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本金×利率×期限=利息
利息×税率=利息税
本金+利息-利息税=实得本利和
2、集合问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