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
《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吴晗《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
朱自清和《背影》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一代文宗溘然长逝——朱自清的‘背影’去矣。
14 背影
“景” 是 “影” 的初文。景=日(太阳)+京(高大亭台)。本意:太阳在高大亭台上投下的影子。
任务一 绘制结构图,了解散文的叙事方式
活动 1 阅读散文,梳理文章结构,明晰文章层次
要求:
1、看看文中共出现几次“背影” 并把它划起来
2、划出我的几次流泪的句子。
3、思考本文的叙事线索。
4、试着用思维导图,整理本文的结构层次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的眼泪又来了
在晶莹的泪光中
背影
开篇寄思
两年未见,不忘背影
回忆往事
车门叮嘱,惜别背影
回想父亲,再现背影
簌簌地流下眼泪
泪很快地流下来
我的眼泪又来
晶莹的泪光中
2、完成思维导图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细碎送别,铺垫背影
别时家境,烘托背影
别后怀念
3、思考发现:
(1)线索: 背影是明线,眼泪是暗线,双线结合,展
示了灵巧回环的叙事线索和情感变化线索。
(2)叙事:没有平铺直叙地记叙父子间的故事,而是集
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背影成了情感表达的切
入点和触发点。
(3)启发: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事,写最动情
的事又要凸显出最动情的形象和瞬间。
提示∶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等。
(2)写作手法:对比、插叙等。
(3)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等。
(4)词语使用:动词、形容词等。
任务二 聚焦背影,赏析批注课文
活动 课文一共描写了四次背影。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背影进行批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眼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标注 1 通过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写出父亲动作不便,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渗透着满满的父爱和作者深深的感动。
标注 2 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但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
标注3 白描,用朴素简练而又均净平实的文字描摹父亲攀越月台的形象,没有浓墨重彩和渲染烘托,却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表现出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标注4 这一部分的背影为什么写得这
样详细?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引人想象正面形象,无尽的想象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前后照应
新 体 会
以父亲的“背影”为中心: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叙事的线索、表情达意的切入点,也是“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
任务三 对比阅读中,感受父子情深
1.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
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3.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第一组
“嘱咐”有叮嘱吩咐之意,与“再三”连用,说明叮嘱遍数多,内容详实,言辞恳切,说明父亲安排得精细周密,真实地表现父亲不送儿子不放心的心理。
“嘱”,亲切地叮嘱,当面直接嘱说,反反复复,一下子说出了父亲的心里话,爱子之情、疼子之心跃然纸上。
“嘱托”嘱咐拜托,父亲知道是白托但还要托,明知而为之,真切地表现了爱子之心。
千情万意,
一个“嘱”字
父对子的关怀和爱护
细 腻
活动:品读关键词句,感受父亲细腻、深沉而含蓄的关爱
第一个“踌躇”,意思是思量,考虑 (第一句为儿子的起居而操劳,就是考虑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犹豫不决(第二个为为儿子单身前行而担心犹豫), 都说明父亲不放心让他人送我的矛盾犹豫的心理,但又直接表露,只好“踌躇”不已,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第二组
含蓄
父对子的关怀和爱护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第三组
儿子高于一切
自己受累,心甘情愿
惦念路途平安
惦记儿子,依依不舍
语言简短而平常
情感丰富而深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第四组
对比,父爱的细微
父对子的关怀和爱护:细腻、含蓄和深沉
活动:梳理文中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过程,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家中“祸不单行”
父亲的颓唐
浦口送别
爬月台买橘
悲伤
怜悯
暗笑
感动
怀念
伤感
子对父的体谅和羞愧:直接、绵长而伤感
真挚地怜爱
深切地怀念
爱的表达和期待……
父亲
爱的理解和延续……
儿子
任务四 阅读材料,深度解读课文,为同学解惑
活动: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试着依据材料和示例,给课文有疑惑的地方做注释
【材料1】
朱白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70元,寄一半回家。这仍然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直到1925年,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五个),教育不便,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朱自清的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每月邮扬州家用,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放暑假了,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哪年冬天?父亲的什么差事?朱自清是扬州人,怎么去了徐州?
【材料2】
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卖局长(徐州)职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又发生了一系列变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将中学毕业,想考大学,都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为祖母办了丧事,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二哥成绩优异,志愿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父亲无论如何不同意,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学费,并建议他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因为这所学校既不要学费,又不要膳费,物华心里很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
--—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
【材料3】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
-------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
【材料5】
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
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
------朱白清《儿女》(1928年)
【材料4】
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是一位老式的家长,对儿子管教很严。朱自清的婚姻就是父母包办的结果。而朱自清又是一个自称有“野马”性格的年轻后生,在北大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人的思想观念差别很大,父子矛盾不可避免。
——张学君《走进<背影>解读的秋日时代》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示例
注释: 1916年,朱自清上北京大学读书。
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卖局长
(徐州)职交卸了。1917年冬天,
祖母在扬州病逝。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注释:就读北大的朱自清受了新文化运
动的影响,自称“野马”,对父
亲的琐碎送行很不认同。
注释:反语,对父亲细密的爱的不理解痛
心疾首。
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背影》第7段
朱自清1921年回扬州任扬州省立八中教务主任时,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当月的全部薪水成为父子矛盾的爆发点。
注释:
练习
1928年,父亲捧着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注释:
任务五 研读课文,结合背景,深入理解“隔阂”
问题:闰土因地位的变化而有了隔阂,托尔斯泰因价值观的迥异而有了隔阂,朱自清与父亲有隔阂吗?
1.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2.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3.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
料理自己么
4.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寻找隔膜
探究原因
1、家庭的原因:父亲在扬州养有一小妾,并且挑拨父子关系。
2、思想的原因:朱自清的父亲封建做派,朱自清个性自由解放思想的要求产生冲突
3、经济的原因:父亲两小妾的争吵,导致父亲差使交卸,家庭经济陷入危机。
4、导火线: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至此父子彻底失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先后出版《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和《你我》。名篇《春》、《背影》、《荷塘月色》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他的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1917年,作者的祖母
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
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
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
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
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
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资料链接
消除隔阂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2.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3.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
4.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我的自责和愧疚
父亲的感伤和惦记
第一组
第二组
1、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我买几个橘子去。
3、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4、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父亲的叮嘱和买橘
我的悔恨和惦念
我的自省
父亲的示弱
释然
背影
背 影
特写的镜头
父爱的象征点
父子之情的交汇点
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独特的载体
叙事的线索
表情达意的切入点
感情变化的转折点
(内容)
(结构)
任务六 回读课文,体会朴素简净的语言美
百科:《背影》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
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示例1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
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
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
了父亲赋闲。
赏析 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
示例2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
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
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
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赏析 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
练习: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赏析:
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
这篇散文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文章中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思想意义。它的出版不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们竞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散文风格
价 值 意 义
交卸( ) 奔丧( ) 狼藉( )
赋闲( ) 迂腐( ) 栅栏( )
琐屑( ) 游逛( ) 马褂( )
踌躇( ) 蹒跚( ) 颓唐( )
举箸( ) 簌簌( ) 拭泪( )
shì
ɡuà
bēn sānɡ
yū
xiè
jí
sù
fù
ɡuànɡ
chóu chú
pán shān
zhà
suǒ xiè
zhù
tuí
补充学习字词
词语解释
奔丧:
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交卸:
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
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
纷纷落下的样子。
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
衰颓败落。
琐屑:
细小而琐碎的事。
祸不单行:
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不能自已:
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