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11: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叶圣陶
课文简介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e7d195523061f1c0130b9dbad7739bb1411217d9b761251d49627CBFB48DAC31C6542BB0BFC05E821BF38EE4B50BEA5504E3F5828901E0D285A8C8E020128A409CD875634CDBC9AF8CC12A80210E4B4216BA32E54C4694669595D007DE6E702EC85A327D2AA297402E3571549C12D1A9DA2D28F84063EECDF38D4B7ECE4EA2EE2A5C21E440E889CCBF2607E4C1768DB1
《苏州园林》学习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
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顺序
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竿 映射 败笔 丘壑 雷同
嶙峋 依傍 蔓延 蔷薇
芭蕉 雕镂 斟酌 明艳
bā jiāo diāo lòu zhēn zhuó
读读 写写
ɡān yìnɡ bài qiū hè
lín xún bànɡ màn yán qiánɡ wēi
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1)因地制宜
(2)自出心裁
(3)重峦叠嶂
(4) 俯仰生姿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一 、导入
请你欣赏
二、 图说苏州园林
——欣赏天堂风光
苏州园林景观
亭廊
窗户
竹林
回廊
河塘
(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三、 概说苏州园林
——跟叶圣陶学习说明顺序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后面几个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一特点?
(画出思维导图)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3.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说明这个特征的?
四个主要方面
三个细微方面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布置
门窗的雕琢
油漆的调配
主要
次要
逻辑顺序
(三)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一层:(2)总说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二层:(3-9)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整体——局部 逻辑顺序
四、细说苏州园林
——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叶圣陶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2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2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图案画
美术画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3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3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 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假山的堆叠
假山的堆叠
假山的堆叠
假山的堆叠
课后第三题:任选一句赏析
4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 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一 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五、评说苏州园林
——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苏州的山水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
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它们体现了中国画的什么特点?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中式审美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园林存在的意义?
古人喜欢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所以,要么隐居,寄情于山水;要么就把山水搬到家里,建造园林。所以,园林作为古代文人的后花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园林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
我们要记住: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座座园林?因为——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