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
你知道对联中的两个历史故事吗?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 亩之中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 乱其所为
法家拂 士
曾 益其所不能
给下列红字注音:
(quǎn)
(yuè)
(gé)
(f ú)
(bì)
(z ēn g)
朗读顺字音
默读找通假
1.曾
2.拂
3.衡
通增,增加。
通弼,辅弼。
通横,梗塞,
指不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被起用
田间
被举用
狱官
市场
贩卖鱼盐
被举用
细读明内容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细读明内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责任
这样的
使······受痛苦
使······劳累
使······挨饿
穷困缺乏
使······穷困
违反,
阻挠
用这些来······
增加
降下
使…惊动
使…坚忍
不具备的才能
细读明内容
因此,上天降下重要责任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能。
细读明内容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常
过失
表现
阻塞,不通畅
在国内
奋起,有所作为
明白,了解
辅弼,辅佐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灭亡
生存发展
死亡
流露
安逸,享乐
细读明内容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言谈中流露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利相当的敌国做外患,这个国家就常常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患中之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乐中容易导致灭亡。
细读明内容
1、第一段人物展示:
舜发于畎亩之中
品读知深意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1、第一段所列举的人物有何共同点?
2、这些事例能得出什么结论?
3、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品读知深意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前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海
市
后
君主
相
辅佐武王
相
令尹
大夫
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才能成就大业的道理
举例论证
身份低微
成就大业
经
受
磨
练
1、“上天将大任”需在哪些方面去造就人才?
思想:
必先苦其心志
生活: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
行拂乱其所为
2、从这些方面造就人才有什么益处?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增长了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个人
正面论证个人身处逆境而有所作为
国家
反面论证国家因安乐而导致灭亡
正反对比论证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我们要
经受磨练
居安思危
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吗?
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
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
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
.........
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篇文章以后,请你结合日常积累,说一说能够体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的诗文名句、精彩故事等。
中考链接
1、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什么?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2、对于国家而言,“死于安乐”中”安乐”指什么?
无法家拂士 无敌国外患
3、文章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