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7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原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红(zhì) 辟邪(pì) 格调(diào) 檐下(yán) 黄焖鸡(mèn)
B.扳尖(bān) 鲜腴(yú) 倒挂(dào) 鸡(cóng) 密匝匝(zā)
C.暮年(mù) 吆喝(yāo) 情味(wèi) 彩釉(yòu) 青头菌(jùn)
D.蟹肉(xiè) 篱笆(lí) 苔藓(xiān) 八卦(guà) 缅桂花(mi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皆舌。
C.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棉不断,下起来没完……
D.密匝匝的细粹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鲜腴:新鲜肥美。
B.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体现。
C.密匝匝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聪明可爱的雨柔说起表演来真是滔滔不绝,直叫主持人张目结舌。
B. 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毛骨悚然的样子,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C.好多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D. 这片昆明的花海呀,美得让人故步自封。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成分残缺:把“市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前后两面失衡: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B.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C.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D.昆明的雨季是如少女的眼睛般明亮的,丰满而使人动情的。
7.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句子中“更加柔和”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昆明的杨梅很大”一句中“很”是副词。
C.“这个名字起得真好”一句中补语为“真好”。
D.“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中“在我心中”作谓语。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昆明的雨季是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_______。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A.明亮的 丰满的 动情的 浓绿的
B.明亮的 动情的 丰满的 浓绿的
C.动情的 明亮的 丰满的 浓绿的
D.丰满的 动情的 明亮的 浓绿的
9.下列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或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选自《昆明的雨》
A.“把儿兰”表示特定称谓,因此要使用引号。
B.选文中括号中的内容“这个名字真不好听”是对前文的补充解释说明。
C.“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用顿号是表示两个短语的停顿。
D.“——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表示补充说明,所以用破折号。
10.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昆明的雨》中有“城墙草木深,孟夏草木长”,下列关于“孟夏”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B.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六月。
C.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七月。 D.夏季的第四个月,即农历八月。
11.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没有长篇大论地描写昆明的雨景,而是通过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来烘托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而颇具柔情。
B.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时,作者用了“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特点。
C.结尾处的诗画龙点睛,描绘出作者与朋友雨中喝酒的情景,表现出因雨所致的百无聊赖,表达了淡淡的焦虑、哀愁。
D.质朴简练的语言,有趣逗人的典故引用,深化了文章的意境;行云流水的结构,不拘一格,看似平淡,却充满着诗情画意。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昆明的雨》节选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昆明的雨》(节选)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我想念昆明的雨。
③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④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⑤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⑥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⑦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2. 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文章却花了很大笔墨写仙人掌、菌子、杨梅果等景物,有什么作用?
13. 第②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4.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5. 请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和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
(1)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
(2)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9题。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 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 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 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 十二红 ,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2)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 腌蛋 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 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3)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 朱砂豆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4)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5)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6.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_________——家乡鸭蛋——_________
17.简要分析加粗词语的妙处。
(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2)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18.第(2)段引用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内容,并表明自己对袁枚和《腌蛋》一条的态度。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9.龙协涛在《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中说:“汪曾祺的散文关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以小见大,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他为什么会这样评价?结合内容,联系汪曾祺其它作品,简要分析。
三、综合性学习
20.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的诉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
(2)下图展示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请简要说说图中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对昆明的雨怀有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你对雨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写一个关于雨的描写片段,抒发你内心的真实情感。150字左右。
100
150
200
【答案】略
【部编版】第17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解析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红(zhì) 辟邪(pì) 格调(diào) 檐下(yán) 黄焖鸡(mèn)
B.扳尖(bān) 鲜腴(yú) 倒挂(dào) 鸡(cóng) 密匝匝(zā)
C.暮年(mù) 吆喝(yāo) 情味(wèi) 彩釉(yòu) 青头菌(jùn)
D.蟹肉(xiè) 篱笆(lí) 苔藓(xiān) 八卦(guà) 缅桂花(miǎn)
【答案】C
【解析】A项, “炽”应读“ch씓辟”应读“bì”;B项,“”应读“zōng”;D项,“菌”应读“jù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皆舌。
C.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棉不断,下起来没完……
D.密匝匝的细粹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答案】A
【解析】B.皆——结;C.棉——绵;D.粹——碎;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鲜腴:新鲜肥美。
B.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体现。
C.密匝匝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B项“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故答案B错误。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聪明可爱的雨柔说起表演来真是滔滔不绝,直叫主持人张目结舌。
B. 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毛骨悚然的样子,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C.好多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D. 这片昆明的花海呀,美得让人故步自封。
【答案】A
【解析】A项,“张目结舌”指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用在这里符合语境。B项, “毛骨悚然”指的是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用来形容十分恐惧。往往用来指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这与句子语境表达不吻合,可改为“瞠目结舌”。C项,“雨后春笋”指春天下大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D项,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与“驻足”这一语境不符。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成分残缺:把“市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前后两面失衡: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答案】B
【解析】B项,成分残缺,“开展了”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主题活动”。故选B。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B.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C.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D.昆明的雨季是如少女的眼睛般明亮的,丰满而使人动情的。
【答案】B
【解析】B.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该句中虽然使用了比喻词“好像”,但没有喻体,不能构成比喻,而是一种比较。
故选B。
7.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句子中“更加柔和”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昆明的杨梅很大”一句中“很”是副词。
C.“这个名字起得真好”一句中补语为“真好”。
D.“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中“在我心中”作谓语。
【答案】D
【解析】D. “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中“在我心中”作状语。故选D。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昆明的雨季是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_______。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A.明亮的 丰满的 动情的 浓绿的
B.明亮的 动情的 丰满的 浓绿的
C.动情的 明亮的 丰满的 浓绿的
D.丰满的 动情的 明亮的 浓绿的
【答案】A
【解析】根据第三空前面的“使人”可知,后面应填与人有关的情感活动,即“动情的”。故选A。9.下列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或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选自《昆明的雨》
A.“把儿兰”表示特定称谓,因此要使用引号。
B.选文中括号中的内容“这个名字真不好听”是对前文的补充解释说明。
C.“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用顿号是表示两个短语的停顿。
D.“——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表示补充说明,所以用破折号。
【答案】D
【解析】D.“——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一句表示话题的突然转换,而不是补充说明。故选D。
10.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昆明的雨》中有“城墙草木深,孟夏草木长”,下列关于“孟夏”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B.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六月。
C.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七月。 D.夏季的第四个月,即农历八月。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分类积累。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即初夏,指农历四月,故选A。
11.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没有长篇大论地描写昆明的雨景,而是通过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来烘托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而颇具柔情。
B.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时,作者用了“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特点。
C.结尾处的诗画龙点睛,描绘出作者与朋友雨中喝酒的情景,表现出因雨所致的百无聊赖,表达了淡淡的焦虑、哀愁。
D.质朴简练的语言,有趣逗人的典故引用,深化了文章的意境;行云流水的结构,不拘一格,看似平淡,却充满着诗情画意。
【答案】C
【解析】C项,表现了作者因雨而惬意放松的心情。故选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昆明的雨》节选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昆明的雨》(节选)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我想念昆明的雨。
③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④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⑤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⑥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⑦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2. 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文章却花了很大笔墨写仙人掌、菌子、杨梅果等景物,有什么作用?
13. 第②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4.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5. 请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和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
(1)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
(2)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答案】
12. 这些景物都与雨有联系,它们生长旺盛、肥大、滋润。比如,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从侧面烘托了昆明雨季时间长、雨水充足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13. 开门见山,点明了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深情。承接上文对画的介绍,引起下文对想念昆明雨的原因的抒写。
14. 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空气的柔和,抒发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15. (1)“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在这里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2)问号,对干巴菌能吃高度怀疑;感叹号,对味美的赞叹。通过前后对比,突出了干巴菌滋味之美。(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内容,再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最后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答题即可。
通读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但是文章却花了很大笔墨写仙人掌、菌子、杨梅果等景物,这些景物都与雨有联系,从第①段“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可知,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滋润着如仙人掌、菌子、杨梅果等诸多的某物,如此看来,写景物生长的旺盛、肥大、滋润是为了从侧面烘托了昆明雨季时间长、雨水充足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1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段落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一定要根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具体分析。
第②段独立成段,就本段来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过渡段, 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上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对画的“由画到雨中景物”介绍,引起下文对昆明雨的的特点、雨中景物等内容的抒写;
从内容上看,上文主要写昆明的特点,下文开始转而写昆明的雨。 所以第②段点明了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深情。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
首先要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然后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可用以下格式: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写出了xx,表达了作者xx的情感;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要从词语本义出发探究词语的语境义;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其答题格式为:描写方法+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xx。
根据题干要求,本题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句中“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是对苗族女孩的外貌描写,“‘卖杨梅——’声音娇娇的”是对她的语言描写。该句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穿着讲究、美丽,语言悠扬娇美好听的外貌和情态。再联系“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可知,对苗族女孩的描写衬托出昆明雨季空气的柔和,抒发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赞美喜爱和难忘与怀念之情。
1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细读上下文,揣摩意思,代入原文,先理解词句本身意义;然后联系上下文,推知具体语境义;再结合文章主旨,理解深层含义。
“张目结舌”是对人的神态描写,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联系“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可知,在这里用人的表现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侧面写出了昆明对雨对植物的滋养,表现出对昆明雨的喜爱和赞美。
(2)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联系“这种东西也能吃?!”可知,本题中的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可以这样理解:问号,表示对干巴菌这东西能不能吃持有高度怀疑态度;感叹号,对干巴菌这东西能吃、好吃味美的赞叹。前疑后赞,两相比较,把干巴菌不仅能吃,而且味美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9题。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 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 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 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 十二红 ,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2)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 腌蛋 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 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3)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 朱砂豆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4)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5)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6.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_________——家乡鸭蛋——_________
【答案】端午风俗 端午鸭蛋。
【解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本文开头先用“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交代了家乡的风俗,指出端午的时候“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从而引出对“家乡鸭蛋”的叙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又具体叙写了端午的鸭蛋。据此可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端午风俗—家乡鸭蛋—端午鸭蛋。
17.简要分析加粗词语的妙处。
(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2)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答案】⑴“一”和“就”生动描写了筷子头扎下去,油立即冒出来的情状,突出了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表现了“我”对家乡盐鸭蛋的赞美。
⑵“好看极了”是对萤火虫在鸡蛋壳里一闪一闪情景的评价,突出孩子得意的心态, 表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语句“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用“一……就”,具体传神地写出了筷子头扎到高邮咸鸭蛋,蛋油立即冒出来的情状,突出了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表现了“我”对家乡盐鸭蛋的赞美。(2)语句“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中的“好看极了!”是对萤火虫在鸡蛋壳里一闪一闪情景的评价,表现了“我”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从展现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角度分析作答。
18.第(2)段引用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内容,并表明自己对袁枚和《腌蛋》一条的态度。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引用《随园食单小菜单》《腌蛋》一条,写出了高邮咸鸭蛋的名气大,深受人们的喜爱,表明自己对“不喜欢袁子才这个人,却对《腌蛋》这一条感到亲切”写出我因为家乡的鸭蛋而喜欢袁枚的《腌蛋》,突出了“我”对家乡咸鸭蛋拥有美誉的自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第2段在介绍家乡鸭蛋特点的时候,引用了《随园食单小菜单》中的“腌蛋”这一内容,不但写出了高邮咸鸭蛋的名气大,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表达了“我”对家乡咸鸭蛋有如此之高的盛誉而感到自豪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19.龙协涛在《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中说:“汪曾祺的散文关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以小见大,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他为什么会这样评价?结合内容,联系汪曾祺其它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层:基于整体,结合本文内容和其他作品分析。
示例:《高邮的鸭蛋》通过家乡端午的习俗、高邮鸭蛋名气、端午挂“鸭蛋络子”、把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等小事,回忆了儿时家乡的生活,表达对家乡与童年的怀念。《昆明的雨》也是这样,通过昆明的杨梅、花、菌菇等生活中的小物件,回忆了自己在昆明温馨的生活,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汪曾祺的作品常常选择身边的小事,融入自己强烈的情感,唤醒读者生活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第二层:结合本文内容和其他作品分析,但没有关联。
示例:《高邮的鸭蛋》通过家乡端午的习俗、高邮鸭蛋名气、端午挂“鸭蛋络子”、把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等小事,回忆了儿时家乡的生活,表达对家乡与童年的怀念,引发读者的共鸣。
《昆明的雨》通过昆明的杨梅、花、菌菇等生活中的小物件,回忆了自己在昆明温馨惬意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引发读者对昆明的向往。
第三层:只结合本文内容或其他作品分析。
示例:《高邮的鸭蛋》通过家乡端午的习俗、高邮鸭蛋名气、端午挂“鸭蛋络子”、把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等小事,回忆了儿时家乡的生活,表达对家乡与童年的怀念,引发读者的共鸣。
【解析】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以小见大:即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反映深广内容,揭示重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其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本文通过叙写家乡端午的习俗、高邮鸭蛋名气、端午挂“鸭蛋络子”、把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等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回忆了儿时家乡的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我们学过的《昆明的雨》一文,同样叙写了昆明的杨梅、花、菌菇等生活中的“小东西”,回忆了自己在昆明温馨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昆明的怀念之情。两篇文章都抓住生活中的“小”,来表达一个“大”的主题,把自己的真挚感情细腻而真切地抒发出来。所以,龙协涛在《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中才对汪曾祺的散文有了“汪曾祺的散文关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以小见大,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的评价。
三、综合性学习
20.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的诉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
【答案】示例:皑皑瑞雪兆丰年
(2)下图展示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请简要说说图中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谷雨时间的确实;谷雨时雨水增多;习俗有喝谷雨茶、食香椿、祭仓颉;农民进入农忙时节。
21.作者对昆明的雨怀有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你对雨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写一个关于雨的描写片段,抒发你内心的真实情感。150字左右。
100
150
200
【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7课《昆明的雨》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阶段 课前自主质疑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1.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2.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要点填空 知识要点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 , ,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 》、散文集《 》等。 (答案详见“知识要点”)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 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1.为加点字注音青头菌( ) 鲜腴( ) 八卦( ) 篱笆( ) 扳尖( ) 炽红( ) 缅桂( ) 绿釉( )密匝匝( ) 黄焖鸡(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鲜腴: 孟夏: 方比: 扳尖: 密匝匝: 连绵不断: 乱七八糟:
3.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课堂探究拓展
这篇文章本意不是写雨,而是从昆明的雨而写当时的生活,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昆明之雨季,明亮,丰满,包含感情,且为时长,以此可观昆明的雨的明丽,频繁而不连续,丰满却颇具柔情。文章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第②自然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3.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 情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文章最后引用作者写的诗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
8.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分析下列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写出至少三句写雨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第10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吧?试写出来,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课后达标测试
(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孟夏(mèng) 花骨朵(gū) 细碎(suì)
B.扳尖(bān) 德熙(xī) 逛菜市(guàng)
C.吆唤(yāo) 乒乓(pāng) 鸡纵(zōng)
D.一碟(dié) 柔和(hé) 井冈山(gǎng)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3分)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___ (调和 饱和 饱满)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2)她____ (大概 大约 大体)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3)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 (保守 坚守 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准则。
3.下列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引号表强调)
B.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C.卖杨梅的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
D.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引号表讽刺和否定)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________。
(2)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________比牛肝菌高。
(3)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________了。
A.旺盛 格调 柔和 B.旺盛 情调 温和
C.茂盛 格调 柔和 D.茂盛 情调 温和
5.下面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飞翔)
B.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发挥作用)
C.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队伍靠着光亮)
D.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我看见过仙人掌)
6.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没有长篇大论地描写昆明的雨景,而是通过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来烘托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而颇具柔情。
B.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时,作者用了“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特点。
C.结尾处的诗画龙点睛,描绘出作者与朋友雨中喝酒的情景,表现出因雨所致的百无聊赖,表达了淡淡的焦虑、哀愁。
D.质朴简练的语言,有趣逗人的典故引用,深化了文章的意境;行云流水的结构,不拘一格,看似平淡,却充满着诗情画意。
7.某班以“魅力云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3分)
(1)请你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你最喜欢的云南景点是什么,请来为它写一段导游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你来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15分)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想念昆明的雨。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8.标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全文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课外精练(15分)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 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5.作者先回忆了“心影”里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6.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1.青头菌(jùn) 鲜腴(yú) 八卦(guà) 篱笆(líBā) 黄焖鸡(mēn) 扳尖(bān) 炽红(chì) 缅桂(miǎn)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2.鲜腴:新鲜肥美。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方比:比较、对比。
扳尖:一种鞋子式样,呈船形,鞋头尖小而上翘。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 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乱七八糟: 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
3.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5.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第二阶段
1.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2.紧扣题目,突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3.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4.昆明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 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
6.第3自然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自然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3自然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7.这首诗通过记叙作者的行程,表达了人物淡淡的乡愁。
8.怀念、喜爱、乡愁。
9.(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10.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11.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平常之物、平常之人、平常的生活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爱得越深沉,情感的载体就越细越小,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位老人的醇厚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汪老对昆明生活的热爱。
1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 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第三阶段
一、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注音有误。“冈”应读gāng。
2(1).饱和 (2).大概 (3).恪守
【解析】(1)调和,1.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2.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3.折中;妥协4.混和;搀和5.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6.调味品。
饱和: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溶质达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
饱满:1.丰满;充实;2.充满感情的。
根据语境这里选饱和。
(2)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
大约:1.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近似;2.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大体:1.大概;基本上2.总体来说3.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
根据语境这里表示猜测,所以选“大概”。
(3)保守:1.保存守护。2.保护;保藏。3.守旧;维持原状,不想改进。4.也指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坚守:不顾攻击、危险或艰难任务的重担,具有持久的刚毅和决心来把握或坚持。
恪守:谨慎而恭顺地遵守。
根据语境这里应该选“恪守”。
3D
【解析】引号表特定称谓。
4.A
【解析】旺盛着重指生命力强。格调指风度;仪态,也指文章的风格。情调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茂盛着重指长得多而茁壮。结合语境,选A。
5C
【解析】句子的主干应为:队伍辨识路径。
6C
【解析】表现了作者因雨而惬意放松的心情。
8(1).示例:彩云之南,天上人间。 (2).示例:游客们,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旅游,西双版纳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旧时称作车里“彻里”,后又命名为“勐泐”,又有“黎明之城”之称,后改名为“西双版纳”。在傣族的语言中“西双”是12的意思,“版纳”则为坝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西双版纳是由十二个坝子组成的!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它还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 (3).示例:①各景区加大管理力度,针对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②各旅行社要加大对游客的文明教育,对于那些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游客拒绝其随团旅游。
【解析】(1)拟写公益广告要注意。1.运用修辞把词句修饰得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语言质朴无华,给人随和亲切之感,充分体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3.注意押韵便于读者(观众或听众)记忆。这里要注意为云南旅游拟写公益广告。
(2)导游词是导游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吸引和招徕游客的重要手段。导游词从形式上有书面导游词和现场口语导游词两种,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导游词创作主要指书面导游词的创作。书面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线路、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它是口语导游词的基础与脚本。掌握了书面导游词的基本内容,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再临场加以发挥,即成为口语导游词。
答题时要注意选择云南的一处景点。
(3)两条合理化建议要针对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来拟写。
二、8.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10.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三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完整严谨。
11.示例: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具有昆明特色的植物: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些植物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
8.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答。内容上:多雨是昆明气候的一大特色,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又正是昆明雨季的特有现象与特有产物。这样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为下文作铺垫。
9.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是典型的外貌描写;“卖杨梅——”是语言描写。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人物的感情。(2)考查动词的表现力。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外,还要答出对人物情感所产生出来的意义。
10.考查语段的作用。同样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答。内容上,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结构上,照应前文,又收束了全文,结构严谨,使文章浑然一体。
11.考查描写其他意象的作用。首先要通过阅读文章内容提取这些意象。然后说作者描写这些意象的作用。作者对这些植物都是有感情的,共同见证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要从人物情感和表达的中心谈作用。
三、12.原指说法很多,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数多。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13.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觉得是“好福气”;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不断扩张,翠湖成了街心花园,“我”感到“好无奈”。如今,翠湖留下的只是一个心影而已。
14.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照应文章标题,增添文采,体现出文章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语句再现了翠湖当年的静谧之景;引用的语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以及追忆往昔的怀念之情。
15.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
16.示例:湖面上波光潋滟,片片荷叶宛如一把把翠羽织成的小伞。湖边柳枝随风轻拂,林间禽鸟啾唧,树下有一群壮年男子,牵着战马,为马儿擦洗。
【解析】
12.词语含义的理解,既要掌握词语的字面义,更要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以及由此传达出的作者的某种感情。“百家争鸣”在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多。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13.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进而整理出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思路脉络。
14.引用在文中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
15.作者先回忆了“心影”里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这是运用了对比手法。作用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
16.要描绘的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注意字数要求:60字左右,还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新课导入
构思画作,导入新课
1、提问:如果让你画一幅能体现昆明特点的画,你会选择画什么呢?
……
新课导入
2、汪曾祺先生也给朋友画了一幅有昆明特点的画,我们一起来朗读下面这段话,看看王老先生画了什么。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幅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货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汪曾祺先生画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和几朵青头菌、牛肝菌。也正是这样的一幅画牵动了汪曾祺对昆明的一缕情思,并写下了一篇文章——《昆明的雨》。
构思画作,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重点)
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重点)
3.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之情。(难点)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所作小说以短篇为主,《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耐人寻味。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
写作背景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还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离开昆明后他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写于1984年的这篇散文《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至今都是非常感人或是具有深刻影响的,它已成为昆明文化的一项具有深厚意义的地域文化。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乍( ) 辟邪( ) 鲜腴( ) 篱笆( )
格调( ) 吆喝( ) 苔痕( ) 密匝匝( )
八卦( ) 晕倒( ) 鸡枞( ) 扳尖( )
炽红( ) 缅甸( ) 蟹腿( ) 绿釉( )
檐下( ) 饱涨( ) 青头菌( ) 黄焖鸡( )
zhà
bì xié
yú
diào
yāo he
tái
zā
lí ba
bān
chì
diàn
yòu
yán
zhànɡ
jùn
mèn
ɡuà
yūn
zōnɡ
xiè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角落
( )角色
角
jiǎo
jué
( )菌子
( )细菌
菌
jùn
jūn
鲜
( )鲜艳
( )鲜见
xiān
xiǎn
( )晕倒
( )红晕
晕
yūn
yùn
预习检查
形近字
腴( )
谀( )
丰腴
阿谀
yú
yú
娇( )
矫( )
骄( )
娇气
矫健
骄傲
jiāo
jiǎo
jiāo
腼( )
缅( )
湎( )
腼腆
缅怀
沉湎
miǎn
miǎn
miǎn
逛( )
诳( )
狂( )
逛街
诳骗
狂妄
guàng
kuáng
kuáng
预习检查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辟 邪:
避免或驱除邪祟。
名 贵:
著名而且珍贵。
鲜 腴:
新鲜肥美。
方 比:
比较,比得上。
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情 味:
情调,意味。
张目结舌: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连绵不断: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
点我放课文朗读
第一部分
(1—2)引子,引出“昆明的雨”。
第二部分
(3—5)总写昆明的雨季,突出其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
第三部分
(6—8)写昆明雨季中有代表性的景、物、人。
第四部分
(9—10)写在昆明雨季时的经历,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怀念和珍爱之情。
第五部分
(11)再次抒发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整体感知
2、提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要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或旁批来帮助自己找到解读文本的方法。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后的“阅读提示”,找到解读《昆明的雨》的密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
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昆明的美。
整体感知
小结:
“昆明四季的景、物、事”是对象,“美”是特征,“喜爱与想念”是情感。
解读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抓好三个要素——
01 对象
02 特征
03 情感
研读课文
1、 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四十年后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
我想念昆明的雨。(11)
我想念昆明的雨。(2)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研读课文
3、提问:文章的开篇就说“我想念昆明的雨”,汪曾祺先生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说看:“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倒挂的开花的仙人掌。
叫卖杨梅的苗族女孩。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种美味的菌子。
雨中和我相聚的友人。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研读课文
4、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昆明的雨”,这些跟“雨”有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有关系,因为有雨,草木的枝叶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所以仙人掌是浓绿的。
1
2
3
4
5
有关系,因为有雨,菌子很多,味极鲜腴。
有关系,因为有雨,昆明的杨梅又大又好吃。
有关系,因为有雨,缅桂花很香,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坏人,不是思乡。
有关系,因为有雨,作者和友人在小酒店才一直坐到午后,直至四十年后仍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5、提问:大家知道这体现了汪曾祺先生怎样的散文特点吗?请大家再一次阅读课文后边的“阅读提示”,说说是什么特点。
小结: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特征之一: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往往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1、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在文章的空白处批注一下:你读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渗出了怎样的美?请你把找到的关于昆明的雨的别样的美与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交流一下。
限
时
5
分
钟
,
交
流
研读课文
有特色的穿着打扮,加上“娇娇的”吆喝声,这样的外貌描写与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苗族女孩子的娇美情态。(人物美)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研读课文
这样一个画面,表达出一个美好的愿望,作者娓娓道来,再现了昆明当地的风俗美。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这一段写的是干巴菌,先总说“中吃不中看”,乍看甚至让人怀疑是否能吃;然后写“不中看”,颜色不好,外形不美,还掺和在乱七八糟的东西之间;最后写如果细心烹饪就会感受到它的美。这一段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干巴菌的美味,是食物美。
研读课文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研读课文
“心软软的”写房东送给“我”的缅桂花让“我”心有感动,作者感受到了热情善良的房东送花的情意,表达出作者对缅桂花的喜爱,对昆明人和昆明雨季的怀念和感动。这是一种人情美。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小酒店的外面是大雨滂沱,里面是友人小酌,在这潮湿的空气里,有繁茂的绿叶,有飘香的花朵。美好的氛围增进着朋友之间的友情。(氛围美)
研读课文
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研读课文
2、有人这样评价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分开来读,句子是平淡无味的,凑在一起来读,就变得很有味道了。”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勾画岀你认为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语句或段落,分享同学,并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推荐给大家。
品读语言,体会韵味
限
时
5
分
钟
,
交
流
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研读课文
品读语言,体会韵味
2、有人这样评价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分开来读,句子是平淡无味的,凑在一起来读,就变得很有味道了。”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勾画岀你认为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语句或段落,分享同学,并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推荐给大家。
一字一顿,突出了牛肝菌的味道好,表现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
研读课文
品读语言,体会韵味
2、有人这样评价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分开来读,句子是平淡无味的,凑在一起来读,就变得很有味道了。”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勾画岀你认为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语句或段落,分享同学,并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推荐给大家。
“乱七八糟”中所蕴含的感情强烈,强化了干巴菌的不堪直视;“张目结舌”从侧面写出了干巴菌的味道之好;“这东西这么好吃”这样的直接议论,照应了上文,突出了干巴菌“中吃不中看”。
研读课文
品读语言,体会韵味
2、有人这样评价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分开来读,句子是平淡无味的,凑在一起来读,就变得很有味道了。”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勾画岀你认为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语句或段落,分享同学,并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推荐给大家。
▲这种东西也能吃?!
▲这东西这么好吃?!
反问+感叹
疑问+感叹
质疑、嫌弃
惊叹、喜欢
?!
研读课文
品读语言,体会韵味
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汪曾祺
小结: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特征之二: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研读课文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种类多。牛肝菌、青头菌、鸡 、干巴菌、鸡油菌等。
②数量多。“家家饭馆卖”“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鸡 随处可见。
③味道鲜美。牛肝菌滑嫩鲜香;鸡 味道鲜浓,无可方比;干巴菌“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
④色泽诱人。青头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高;鸡油菌颜色浅黄,做菜时配色用。
作者娓娓道来,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流露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研读课文
悟读课文,怀念雨中人
如此想念昆明雨的“我”,与昆明有着怎样的渊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声朗读: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联系这段话,再来看《昆明的雨》, 作者表达的仅仅是对昆明雨的思念吗?
明确:作者不仅仅是抒发对昆明雨季的思念,还在怀念青春,怀念在昆明度过的岁月与生活。他在昆明的七年生活收获了与沈从文先生的师生之情,收获了友情,收获了爱情!
拓展延伸
古诗词中雨的意象
雨在古诗词中充当了重要的抒情意象,一类寓意愁苦,如相思、离愁、生活环境艰难、愁绪绵长等;一类寓意喜悦、希望、生机。无论苦雨,还是喜雨,其实都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了解雨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感彩和隐含的深层含义,将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领悟诗词的深远意境,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类型 寓意 例句
苦雨
喜雨
借雨诉相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雨写离愁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借雨写愁绪绵长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借雨写理想抱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借雨写生活环境艰难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借雨写希望、生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借雨写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拓展延伸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bìn)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作者少年追欢逐笑,无忧无虑;壮年漂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处境萧索,寂寞孤独:一生的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结尾两句,无声感慨,字字千钧。因受亡国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夜雨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沉重的亡国愁情、人生愁绪。
文章主旨
文章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自然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以及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红(zhì) 辟邪(pì) 格调(diào) 檐下(yán) 黄焖鸡(mèn)
B.扳尖(bān) 鲜腴(yú) 倒挂(dào) 鸡 (cóng) 密匝匝(zā)
C.暮年(mù) 吆喝(yāo) 情味(wèi) 彩釉(yòu) 青头菌(jùn)
D.蟹肉(xiè) 篱笆(lí) 苔藓(xiān) 八卦(guà) 缅桂花(miǎn)
【解析】A项, “炽”应读“ch씓辟”应读“bì”;B项,“ ”应“zōng”;D项,“菌”应读“jùn”。
课堂检测
C
课堂检测
2.下列各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皆舌。
C.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棉不断,下起来没完……
D.密匝匝的细粹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解析】B.皆——结;C.棉——绵;D.粹——碎;
A
课堂检测
3.下列句中加色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聪明可爱的雨柔说起表演来真是滔滔不绝,直叫主持人张目结舌。
B. 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毛骨悚然的样子,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C.好多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D. 这片昆明的花海呀,美得让人故步自封。
【解析】A项,“张目结舌”指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用在这里符合语境。B项, “毛骨悚然”指的是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用来形容十分恐惧。往往用来指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这与句子语境表达不吻合,可改为“瞠目结舌”。C项,“雨后春笋”指春天下大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D项,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与“驻足”这一语境不符。
A
课堂检测
4.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昆明的雨》中有“城墙草木深,孟夏草木长”,下列关于“孟夏”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B.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六月。
C.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七月。 D.夏季的第四个月,即农历八月。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分类积累。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即初夏,指农历四月,故选A。
A
课堂检测
5.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没有长篇大论地描写昆明的雨景,而是通过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来烘托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而颇具柔情。
B.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时,作者用了“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特点。
C.结尾处的诗画龙点睛,描绘出作者与朋友雨中喝酒的情景,表现出因雨所致的百无聊赖,表达了淡淡的焦虑、哀愁。
D.质朴简练的语言,有趣逗人的典故引用,深化了文章的意境;行云流水的结构,不拘一格,看似平淡,却充满着诗情画意。
【解析】C项,表现了作者因雨而惬意放松的心情。故选C。
C
寄 语
做一个乐于享受平淡生活的人。
做一个善于从平淡生活中品出生活之美的人。
做一个长于用质朴的语言记录生活情味的人。
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细说雨季中代表性的景、物、人
总写雨季特点
雨季的
生活经历
由画开篇,引出话题
点题,
照应上文
深切怀念
热爱生活
仙人掌
菌子
杨梅
苗族女孩等
使人动情
明亮丰满
长
“我”想念昆明的雨
引发乡愁、诗情
莲花池边酒店小酌
房东送缅桂花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