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7课《昆明的雨》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阶段 课前自主质疑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1.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2.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要点填空 知识要点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 , ,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 》、散文集《 》等。 (答案详见“知识要点”)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 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1.为加点字注音青头菌( ) 鲜腴( ) 八卦( ) 篱笆( ) 扳尖( ) 炽红( ) 缅桂( ) 绿釉( )密匝匝( ) 黄焖鸡(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鲜腴: 孟夏: 方比: 扳尖: 密匝匝: 连绵不断: 乱七八糟:
3.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课堂探究拓展
这篇文章本意不是写雨,而是从昆明的雨而写当时的生活,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昆明之雨季,明亮,丰满,包含感情,且为时长,以此可观昆明的雨的明丽,频繁而不连续,丰满却颇具柔情。文章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第②自然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3.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 情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文章最后引用作者写的诗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
8.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分析下列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写出至少三句写雨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第10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吧?试写出来,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课后达标测试
(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孟夏(mèng) 花骨朵(gū) 细碎(suì)
B.扳尖(bān) 德熙(xī) 逛菜市(guàng)
C.吆唤(yāo) 乒乓(pāng) 鸡纵(zōng)
D.一碟(dié) 柔和(hé) 井冈山(gǎng)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3分)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___ (调和 饱和 饱满)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2)她____ (大概 大约 大体)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3)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 (保守 坚守 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准则。
3.下列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引号表强调)
B.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C.卖杨梅的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
D.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引号表讽刺和否定)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________。
(2)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________比牛肝菌高。
(3)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________了。
A.旺盛 格调 柔和 B.旺盛 情调 温和
C.茂盛 格调 柔和 D.茂盛 情调 温和
5.下面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飞翔)
B.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发挥作用)
C.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队伍靠着光亮)
D.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我看见过仙人掌)
6.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没有长篇大论地描写昆明的雨景,而是通过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来烘托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而颇具柔情。
B.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时,作者用了“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特点。
C.结尾处的诗画龙点睛,描绘出作者与朋友雨中喝酒的情景,表现出因雨所致的百无聊赖,表达了淡淡的焦虑、哀愁。
D.质朴简练的语言,有趣逗人的典故引用,深化了文章的意境;行云流水的结构,不拘一格,看似平淡,却充满着诗情画意。
7.某班以“魅力云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3分)
(1)请你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你最喜欢的云南景点是什么,请来为它写一段导游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你来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15分)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想念昆明的雨。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8.标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全文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课外精练(15分)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 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5.作者先回忆了“心影”里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6.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1.青头菌(jùn) 鲜腴(yú) 八卦(guà) 篱笆(líBā) 黄焖鸡(mēn) 扳尖(bān) 炽红(chì) 缅桂(miǎn)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2.鲜腴:新鲜肥美。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方比:比较、对比。
扳尖:一种鞋子式样,呈船形,鞋头尖小而上翘。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 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乱七八糟: 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
3.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5.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第二阶段
1.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2.紧扣题目,突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3.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4.昆明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 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
6.第3自然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自然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3自然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7.这首诗通过记叙作者的行程,表达了人物淡淡的乡愁。
8.怀念、喜爱、乡愁。
9.(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10.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11.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平常之物、平常之人、平常的生活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爱得越深沉,情感的载体就越细越小,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位老人的醇厚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汪老对昆明生活的热爱。
1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 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第三阶段
一、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注音有误。“冈”应读gāng。
2(1).饱和 (2).大概 (3).恪守
【解析】(1)调和,1.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2.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3.折中;妥协4.混和;搀和5.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6.调味品。
饱和: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溶质达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
饱满:1.丰满;充实;2.充满感情的。
根据语境这里选饱和。
(2)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
大约:1.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近似;2.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大体:1.大概;基本上2.总体来说3.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
根据语境这里表示猜测,所以选“大概”。
(3)保守:1.保存守护。2.保护;保藏。3.守旧;维持原状,不想改进。4.也指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坚守:不顾攻击、危险或艰难任务的重担,具有持久的刚毅和决心来把握或坚持。
恪守:谨慎而恭顺地遵守。
根据语境这里应该选“恪守”。
3D
【解析】引号表特定称谓。
4.A
【解析】旺盛着重指生命力强。格调指风度;仪态,也指文章的风格。情调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茂盛着重指长得多而茁壮。结合语境,选A。
5C
【解析】句子的主干应为:队伍辨识路径。
6C
【解析】表现了作者因雨而惬意放松的心情。
8(1).示例:彩云之南,天上人间。 (2).示例:游客们,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旅游,西双版纳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旧时称作车里“彻里”,后又命名为“勐泐”,又有“黎明之城”之称,后改名为“西双版纳”。在傣族的语言中“西双”是12的意思,“版纳”则为坝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西双版纳是由十二个坝子组成的!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它还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 (3).示例:①各景区加大管理力度,针对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②各旅行社要加大对游客的文明教育,对于那些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游客拒绝其随团旅游。
【解析】(1)拟写公益广告要注意。1.运用修辞把词句修饰得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语言质朴无华,给人随和亲切之感,充分体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3.注意押韵便于读者(观众或听众)记忆。这里要注意为云南旅游拟写公益广告。
(2)导游词是导游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吸引和招徕游客的重要手段。导游词从形式上有书面导游词和现场口语导游词两种,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导游词创作主要指书面导游词的创作。书面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线路、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它是口语导游词的基础与脚本。掌握了书面导游词的基本内容,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再临场加以发挥,即成为口语导游词。
答题时要注意选择云南的一处景点。
(3)两条合理化建议要针对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来拟写。
二、8.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10.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三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完整严谨。
11.示例: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具有昆明特色的植物: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些植物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
8.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答。内容上:多雨是昆明气候的一大特色,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又正是昆明雨季的特有现象与特有产物。这样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为下文作铺垫。
9.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是典型的外貌描写;“卖杨梅——”是语言描写。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人物的感情。(2)考查动词的表现力。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外,还要答出对人物情感所产生出来的意义。
10.考查语段的作用。同样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答。内容上,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结构上,照应前文,又收束了全文,结构严谨,使文章浑然一体。
11.考查描写其他意象的作用。首先要通过阅读文章内容提取这些意象。然后说作者描写这些意象的作用。作者对这些植物都是有感情的,共同见证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要从人物情感和表达的中心谈作用。
三、12.原指说法很多,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数多。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13.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觉得是“好福气”;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不断扩张,翠湖成了街心花园,“我”感到“好无奈”。如今,翠湖留下的只是一个心影而已。
14.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照应文章标题,增添文采,体现出文章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语句再现了翠湖当年的静谧之景;引用的语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以及追忆往昔的怀念之情。
15.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
16.示例:湖面上波光潋滟,片片荷叶宛如一把把翠羽织成的小伞。湖边柳枝随风轻拂,林间禽鸟啾唧,树下有一群壮年男子,牵着战马,为马儿擦洗。
【解析】
12.词语含义的理解,既要掌握词语的字面义,更要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以及由此传达出的作者的某种感情。“百家争鸣”在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多。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13.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进而整理出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思路脉络。
14.引用在文中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
15.作者先回忆了“心影”里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这是运用了对比手法。作用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
16.要描绘的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注意字数要求:60字左右,还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