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扩散 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这样形成的混合物在生活中有何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表6—1 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将青霉素粉末分散到NaCl溶液中 有利于注射及吸收将奶粉、速溶咖啡分散至水中 饮用 氢氧化钙粉末分散至水中 粉刷墙壁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食盐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制成碘酒;将农药分散到水中制成喷洒的药液等。那么物质分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呢?水溶液的性质与纯水的性质有哪些不同?本节我们将研究这些问题。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分散的状况
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或粉笔灰)和食用油,分别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实验现象,将两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6-2中 活动与探究表6—2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固体溶解,变成紫红色的液体固体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固体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沉淀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分层泥土(或粉笔灰)加入水中 1)依据实验现象,你认为以上物质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体系可以怎样进行分类?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前三种固体会消失呢?请大胆猜测原因粉笔灰固体小颗粒分散悬浊液食用油小液滴分散乳浊液蔗糖
高锰酸钾
食盐分子或离子分散溶液物质在水中的扩散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均一、稳定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1)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3)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离子或分子固体小
颗粒 液体小
液滴 不分层、不沉淀、无明显变化 产生沉淀 产生分层 均一、
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 食盐溶于水粉笔灰放到水里汽油放到水里物质的溶解过程
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高锰酸钾是以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
食盐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
蔗糖是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一、溶解与乳化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常见的溶液
像食盐、蔗糖、高锰酸钾、酒精等许多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都是溶液。
矿泉水是由多种矿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
碘酒是碘单质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 上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由于它们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表面的离子或分子向水里扩散,最终形成稳定的溶液。 不是溶液,因为油和泥土放入水中后,它们形成的液体不均匀、不稳定,容易分层或发生沉降。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
b.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剂
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
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思考与讨论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吗?为什么?
不一定,如蒸馏水是纯净物,而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不是,比如: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硫酸铜溶液蓝色,氯化铁溶液黄色,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
溶液一定是液体吗?
- 不一定。只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是溶液。如:合金、空气等。
活动与探究: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在水中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请你提出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
建议1:
建议2:
建议3:溶解时不断搅拌溶解前将固体碾碎溶解时不断加热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溶液是均一、透明的无色的液体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D 如果条件不变,食盐水放久,食盐是不会分离出来的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溶于水中形成均一、 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悬浊液、溶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D
3.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汽水 B. 泥浆 C. 白酒 D. 石灰水
4. 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不一定是均匀透明的无色液体
C. 正在配制的蔗糖溶液下面更甜,说明溶液中总是下面更浓
D.如果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糖水放再长的时间,蔗糖也不会分离出来
BC
5.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 有的不同 D.完全相同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白醋 C.啤酒 D.汽水
7.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DAB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
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9.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糖水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糖水是混合物
C.糖水是均一稳定的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BD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1.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面碱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乳浊液的有 。
A②④⑤⑥③⑧化学改变生活爱劳动的你在帮助父母清洗碗碟时发现哪些物质很难洗净?你是如何解决的?洗洁精 油难溶于水,但如果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洗洁精的乳化功能——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且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乳化现象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以及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都和乳化作用有关。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有一类化合物,把它们加入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油分散到水中。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作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我能进入油中我能进入水中我们一起努力就能把油分散到水中
用洗发精洗头时,洗发精中存在_________,能使头发上的油脂以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
2. 用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
的原理是否相同。
乳化剂乳浊液乳化 不一样,汽油洗去油污,是油污溶于汽油形成溶液而洗去,而洗涤剂洗去油污则是利用乳化作用而除去,并未形成溶液 注: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溶剂中,而乳化是将大的液滴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均匀扩散到另一物质中。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实验1]取3只烧杯,各注入约3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活动与探究P6[实验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入3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2、将上述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6—3中,复习并得出结论。
3、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表6—3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你的发现: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例如:氢氧化钠; 碳酸钠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例如:KNO3、 NH4Cl 、 NH4NO3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氯化钠。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回头想一想:你已知道物质溶解可能有那些现象吗?小结:
2.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于水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2)温度:溶解过程可能会伴随吸热或放热 讨论:
氧化钙放入水中温度会明显的升高,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温度也会明显的升高,它们的原理一样吗 答:不一样.前者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放热,是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放热,而后者是溶解过程中放热,溶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可以导电,金属为何能导电呢? ----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那么,溶液能否导电呢?观察与思考P7 在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按图6-5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时,观察实验现象。
验证物质的导电性.mpg 请比较图6-2食盐溶于水以及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推测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的差异,并分析食盐水能够导电的原因。你能推断出其他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吗?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水的导电性非常微弱,而在水中加入食盐、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得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氢氧化钠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H+和SO42-,所以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硫酸都能够导电。
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蔗糖水溶液不导电。 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 导电原因: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 溶液的导电性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拓展:只有物质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时,形成的溶液才具有导电性;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 问: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冷却剂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做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0℃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研究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表6-4是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表6—4 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和最低温度 2011年1月3日,贵阳环城高速金华立交桥路段由于桥面积冰,车辆通行受阻,在百余交警、运管人员对路面进行撒盐除冰后,环城高速恢复正常通行。你知道为什么撒盐可以除冰吗? 为什么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为什么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2、稀溶液的沸腾温度升高(高于100℃)3、稀溶液的凝固温度降低(低于0℃)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阅读P8《拓展视野》(1)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
(2)蒸发: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
(3)测导电性: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
(4)测凝固点: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
(5)测沸点: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 有两瓶体积相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如何区别它们。(用三种方法,不得直接品尝味道)讨 论【典例1】(2010·咸宁中考)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雪碧”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DB【典例2】(2010·南昌中考)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 2010·淮安中考)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面粉 B.蔗糖
C.芝麻糊 D.植物油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BB3、(2010·苏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溶于水才能形成溶液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D4、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
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
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B 5、小华同学欲想喝糖水,怎样使糖较快溶于水中?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办法一:
办法二:
办法三:答:不断搅拌,促进粒子运动加快 答:加热升温,使粒子扩散速度加快答:溶解前将固体糖粉碎,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6.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形管左端
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 硝酸铵 D.食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