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3 19:2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观念:强调了免疫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突出了系统观。免疫系统内部,各组分之前存在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时通过信息分子及其识别来进行的,体现了信息观。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
科学思维:通过问题探讨“扁桃体肿胀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及课后拓展应用中对将扁桃体切除有利还是有害的讨论,训练科学思维,培养辩证思维。
科学探究:通过创造情境如“该人右足被刺伤后,局部感染”,提出问题“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生物科技进展——免疫系统的新发现”告知学生科学进步永无止境,科学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2.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课前预习
1.回答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5个部分。
(2)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_______(促胰液素/生长素)
(3)实验证明,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__________、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等特点。
(4)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_________功能。
2.下表为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关的知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类型 主要信息分子 主要器官 联系 共同体现的细胞膜功能
神经调节 (1)_____ 大脑、下丘脑等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3)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4)_______ (5)______
体液调节 激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
免疫调节 淋巴因子等 (2)______等(答2个即可)
3.免疫活性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并发挥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物质。
种类:①抗体: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包括__________、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4.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之一,在下表横线上完善关于免疫系统的内容。
免疫系统 具体包括内容 相对应的作用或场所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①_____②____ ③____ 骨髓、胸腺的作用是④____
免疫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⑤____⑥____ 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位于⑦____
⑧____ 抗体、溶菌酶⑨____ 分泌抗体的细胞是⑩____
5.正确用药不仅能消除或减轻病症,还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作用;错误的用药方法,既不能发挥全部的药效,又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菌酶含片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该药物对进入人体内环境的细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起作用。人体自身的某些细胞也能产生溶菌酶,它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_,其在人的体液中与吞噬细胞共同构成保卫人体的___________防线。
(2)吗啡是一种麻醉镇痛药,使用不当,对人体B细胞无明显影响,但会使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长期使用极易成瘾,易患恶性肿瘤,这是由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受影响导致的。
6.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__________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__________起作用,因而具有__________性,叫作__________免疫。
7.免疫器官的功能
(1)扁桃体:位于⑨_________部,左右各一,形状似扁桃,内含很多⑩_________,具有 _________功能。
(2)淋巴结:呈圆形或豆状,是 _________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3)胸腺: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 _________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胸腺是 _________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4)脾: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 _________;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5)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 _________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8.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a.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 _________的一种 _________作用,是免疫系统 _________的功能。
b.免疫自稳:是指机体 _________,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c.免疫监视:是指机体 _________,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免疫 _________功能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 _________;免疫 _________功能低下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四自我检测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都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的
B.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二、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C.清除侵入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自稳功能
D.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2.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
B.溶菌酶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C.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D.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一般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4.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通常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功能低下时,才会有肿瘤细胞的出现
B.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
C.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
B.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
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下丘脑热敏神经元感受阈的高低决定体温高低,这个阈值称为体温调定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致热原(如体外的细菌、病毒等,炎症反应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产生释放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细胞因子,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冲动,作用于效应器,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若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内环境,体温调定点可升高到3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病原体侵入内环境后,机体能够及时消灭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体温调定点升高到38.5℃,大脑皮层产生热觉,导致排汗增多从而便于散热
C.此阶段“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活动增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D.此阶段,皮肤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输出量增加,可能导致血压轻度升高
8.下列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B.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D.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9.人体血液中特定免疫细胞和蛋白的水平会随衰老而波动,但对一些人来说,这种波动会提早发生,这也被定义为该类人群的iAge,即“衰老时钟”。iAge越大的人,出现年龄相关性全身炎症的时间越早,此外还更容易遭受各种包括免疫功能下降等在内的长期健康问题。趋化因子CXCL9是通常会帮助免疫系统激活T细胞的一种蛋白,其释放表现出年龄相关性,能加速iAge,它通过促进细胞衰老来产生上述作用。依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某人iAge较大时,其体内会有较多细胞出现物质运输效率下降和细胞核体积增大等现象
B.趋化因子CXCL9主要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趋化因子CXCL9是免疫活性物质,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D.CXCL9可以成为治疗某些年龄相关疾病的潜在新靶标
1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 胞在骨髓中成熟
C.抗原、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反射弧 神经中枢 促胰液激素(促胰液素) 体液运输 清除
2. 神经递质 胸腺、淋巴结、骨髓、脾、扁桃体(任选两个) 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发育和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 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免疫 蛋白质 溶菌酶 白细胞介素
4. 脾 淋巴结 扁桃体 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骨髓 免疫活性物质 细胞因子 浆细胞
5. 不能 免疫活性物质 第二道 监控和清除
6. 皮肤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病原体 病原体 特异 特异性
7. 咽腭 免疫细胞 防御 淋巴细胞集中 青春期 T细胞 淋巴细胞 发生、分化、发育
8. 外来抗原性异物 免疫防护 最基本 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 防御 自身免疫病 监视
四自我检测
1.D
2.C
3.B
4.D
5.C
6.D
7.B
8.D
9.B
10.A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