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4.4免疫学的应用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4.4免疫学的应用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3 19: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免疫学的应用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了解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的生物学依据。
理性思维: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科学探究:调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疫苗的种类,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社会责任: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难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三课前预习
1.器官移植的原理: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抗原,也叫____________抗原,简称________。它们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________不同而发起攻击。
2.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人体通过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_______和_______,当抗原进入机体时会快速引起免疫反应,消除病原。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后,一般需服用_______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提高成活率。
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体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使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完善下列表格:
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结构组成 (1)____ 吞噬细胞及体液中杀菌物质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生理作用 屏障作用及分泌物的杀灭作用 (2)____和杀灭细菌 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消灭抗原(疫苗)
作用结果 疫苗通过接种成功的突破第一道防线 部分疫苗突出重围,进入第三道防线 针对疫苗产生相应的(3)____,使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免疫特点 当再次有相同的抗原入侵时,机体启动第二次免疫应答,其特点有(4)____(答出两点即可)
4.疫苗特点:
(1)特异性:一种疫苗通常只能预防_____的传染病。
(2)记忆性:接种一种疫苗后能获得对特定传染病_____的抵抗力。
15.免疫排斥反应解决方法:
①在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之前先进行_____,即检查供者和受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只要供者与_____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②使用_____剂,提高移植器官的_____。
6.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1)免疫学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_____和_________。
(2)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
项目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时间
注射
目的
_____
7.免疫系统产生反应除了有特异性外,还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疫苗的应用是人们根据⑤___________的规律来设计的,这样可以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到目前为止,⑥___________仍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而且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8.解决供体器官短缺:
(1)利用_____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
(2)让更多的人加入_____的行列中。
四自我检测
1.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效促进TNF-a基因的表达,能增强小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TNF-α基因表达产物不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
C.TNF-α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于T细胞会影响T细胞增殖分化的方向
D.抗原再次入侵时刺激记忆细胞,并由记忆细胞直接发挥免疫效应
2.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
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
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
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
3.为探究某种疫苗对病毒的预防能力,科研人员选取健康小鼠注射疫苗。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个月后,进行了病毒侵染实验。下图为实验期间对小鼠抽血检测病毒含量和对应抗体含量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处理方式的小鼠体内病毒与对应抗体含量变化图
A.曲线1、2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体内病毒含量
B.曲线3说明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更多抗体
C.注射疫苗可能是某些疾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D.免疫缺陷病的患者不能注射减毒活疫苗来预防疾病
4.2020年年底,英国、南非等国相继出现新冠病毒(RNA病毒,外有包膜)变种,导致该病毒的传染性增加近70%,变异新冠病毒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国内可能爆发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担忧,随着我国新冠疫苗的正式上市,国家启动了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来加强防控疫情,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从疫情严重的国家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表明病毒能在外包装上增殖
B.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由RN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新冠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其侵染机制可能存在类似于膜融合或胞吞现象
D.只要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的个体,就可以不戴口罩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
5.科学家们在研发新冠疫苗的同时,也在研发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能抢先与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结合,阻断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被免疫系统清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B.中和抗体的优势是起效快,更适用于老人和小孩
C.注射中和抗体属于被动免疫,注射灭活疫苗属于主动免疫
D.注射中和抗体能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以产生更多中和抗体
6.下图为抗体与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和病原体上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B.图中抗体可以来自同一个效应 B 细胞
C.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无法侵入寄主细胞
D.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由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并诱导凋亡
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B.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所有人体细胞而致人死亡
C.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D.病毒主要是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对农作物等基本没有害处
8.小鼠是生理学实验常用的模型动物。将甲、乙两个品系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于A小鼠身上,一段时间后,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正常生长,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肿胀潮红,最终脱落。再分别取甲、乙两个品系小鼠的一小块皮肤,分别再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仍能正常生长,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脱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移植到A小鼠身上的乙品系小鼠的皮肤相当于抗原
B.与乙品系小鼠相比,甲品系小鼠与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近
C.第一次移植后,A小鼠对乙品系小鼠的皮肤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D.第二次移植后,乙品系小鼠的皮肤更快地脱落主要与A小鼠产生的记忆B细胞有关
9.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10.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组织相容性 人类白细胞 HLA HLA
2. 抗体 记忆细胞 免疫抑制剂
3. 皮肤、黏膜 吞噬病原体(疫苗) 抗体和记忆细胞 比初次免疫反应快速、强烈,产生的抗体浓度高,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进入患病阶段将抗原消灭或人体患病程度低
4. 一种 长期
5. 配型 受者HLA 免疫抑制剂 成活率
6.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
项目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时间 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 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
注射 疫苗(经处理的抗原) 抗体、细胞因子、血清等
目的 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 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人体抵御病细胞原体的能力
7. 免疫反应 疫苗
8. 干细胞 自愿捐献器官
四自我检测
1.C
2.D
3.B
4.C
5.D
6.C
7.A
8.D
9.B
10.A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