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等腰三角形[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10-08 12: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1等腰三角形温州四中 季炜梅2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以及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3等腰三角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下册学完了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特殊三角形的开端,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特殊四边形,完善直线形打下伏笔。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也为进一步完善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圆的轴对称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建筑学、美学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后续知识的预备。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4等腰三角形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等腰三角形,理解它的轴对称性.
难点: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来解决点与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5等腰三角形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3、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轴对称性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知识目标6等腰三角形
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发现真理的方法能力目标7等腰三角形
1、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观察、实验、归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通在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情感目标8等腰三角形 引导探索发现法配合演示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的使用。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操作、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法9等腰三角形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学 法10等腰三角形 1、观察实物,形成概念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3、实践探索,感受特征
4、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5、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6、分层作业,引导预习11 观察实物,形成概念等腰三角形12 观察实物,形成概念等腰三角形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3 等腰三角形 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
边的夹角叫做底角.14 等腰三角形 启发诱导,探索新知做一做设计意图ab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D15 等腰三角形 实践探索,感受特征问题:在透明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画出它的顶角平分线AD,然后沿着AD所在的直线把△ABC对折,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通过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在讨论中交流,在讨论中猜想,并用多媒体演示加以验证设计意图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16 等腰三角形 实践探索,感受特征例: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角平分线。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
AD=AE。 AP是点D、E关于AP对称吗?DE与BC平
行吗?说明理由。 典型的用轴对称思想解题的范例,在教师启发的基础上同桌交流,然后多媒体演示,师生共同评述 设计意图17 等腰三角形 实践探索,感受特征课内练习设计意图继续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轴对称思想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ABCDEF18 等腰三角形 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在同一平面内,分别用3根火柴、5根火柴、6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通过尝试,完成下面的表格。7根火柴棒呢?8根呢?9根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问题:设计意图希望可以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19 等腰三角形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
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
3.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放飞的空间,把总结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设计意图20 等腰三角形 分层作业,引导预习分层布置:作业本2中2.1的    1、2、3、4必做,
5、6选做。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你还能发现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哪些结论?与你的同伴交流。分层布置
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
内容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
到相应的发展。设计意图分层作业,引导预习观察实物,形成概念实践探索,感受特征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启发诱导,探索新知等腰三角形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22等腰三角形 师生关系

教 师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实验、观察发现、猜想、归纳Z+Z谢谢大家!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