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名著导读
导
入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一个特殊的年代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形容的那样,“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 ,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迷。
有这样一个人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埃德加·斯诺
(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有这样一本书
未解之谜:
红军?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
猜一猜
顺序?
内容?
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目录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再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关于红军
造反者(37)
贺龙二三事(44)
红军旅伴(50)
苏维埃掌权人物(56)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95)
彭德怀印象(218)
为什么当红军(222)
红色窑工徐海东(246)
“红小鬼”(275)
关于朱德(288)
选读
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梳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批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
自主+合作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页第( )自然段
作者评论: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示例
我喜欢的人物: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分享交流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43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示例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序言)
.
我喜欢的人物: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分享交流
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3、把握作品中“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4、最终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学会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
三、课后阅读全书
作
业
阅读全文,继续解谜
红星照耀中国
阶段 任务 要求
第一阶段 10月20日-27日 阅读全书 边读边划,寻找谜底。
第二阶段 10月28日-29日 《长征》专题阅读 1.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依次写下牺牲人数、重要事件,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
2.搜集长征的相关资料。
建议阅读规划
阶段 任务 要求
第三阶段 (2节课) 举行读书 汇报会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专题展示: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二、关于长征;三、信仰与精神。
2.每人写一篇读后感。
第四阶段 比较阅读: 王树增《长征》 更加深刻地认识长征这一革命壮举
红色中国解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