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新闻专题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新闻专题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5 10: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部编版课本初中阶段设置四个活动探究单元
新的单元组织形式
八上:新闻
八下:演讲
九上:诗歌
九下:戏剧
为什么?
1、引导学生亲身实践。
2、促使教师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
3、体现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传统的讲读课对文本的分析与新闻(消息)“快速准确将消息传递给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受众”的本质不完全合拍。
4、适应教学实情,凝聚一线教师智慧。
怎么学?
活动---实践
如何教?
引导学生完成 活动---实践
初步探索阶段,新的教学领域。
活动-探究 新闻
进入信息社会,新闻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新闻的海洋中,新闻不仅是我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不仅要读新闻,而且还要认识新闻,培养新闻意识,学会新闻写作,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任务一 新闻阅读
什么是新闻?
吉林大学新闻系主任刘坚教授:新闻是报道客观现实最新运动状态的社会信息
陆定一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
新闻体裁
新闻报道: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专访等
新闻评论: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言论
副刊体裁:散文、杂文、诗歌、小说、剧本等
消息
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通讯
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
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以小见大)
言论
针对客观现实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主题 主要是突出新闻事实 鲜明主题和思想倾向性 鲜明主题和思想倾向性
选材 重事件 以事显人 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典型人物或事件
篇幅 最短 次长 最长
时效性 最强 强 弱
表达方式 叙述为主 描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抒情 融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
语言 客观、冷静、简洁、明快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较通讯更集中、精炼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结构 倒金字塔P15 文无定法 层层递进
消息的特点
比较短,多为几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叙事朴实,实在,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时间性强,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而且多为概括的叙述。
交代必要的背景。
新闻的结构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倒金字塔结构
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固定的格式
消息的要素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事 what
何故 why 如何 how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
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新闻的电头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电头)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
(主体)
任务二 新闻采访
列采访提纲 P13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搞,快捷的完成任务。
采访提纲的设计
采访提纲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可粗可细。只要提前对即将进行采访有个大致的规划就行了,一般说包含报道思想的确立、采访顺序的安排、采访时间和打算撰写体裁的确定,也可以单独对采访时打算要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等等。
任务三 新闻写作
(一)设置醒目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是全文的眼睛,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它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主题式。直接揭示文章的核心。
国民遇难海里挣扎(主题)
2.主题+引题式。在主题的上面,从一个侧面对主题作引导、说明。(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引题)
西藏打击乱捕滥猎不法分子的活动(主题)
3.主题+副题式。
副题在主题下面,对主题起补充、注释的作用。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用于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
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主题)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副题)
4.完全式。主题+副题+引题
屡遭打击流浪异地而不改其志(引题)
勇哉,科技铁汉刘忠笃(主题)
二十年获三十多项创造性研究成果,七项受到奖励(副题)
(二)提炼精彩的导语
导语是消息写作的重心,是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导语有一下四种形式。
1.叙述式: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对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作扼要的叙述。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作间接的描写。
3.评论式:对所报道的事实,作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
4.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使报道的问题更为尖锐,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拟写导语的原则
( 1 ) 要明确集中反映整篇消息的主要内容。
( 2 ) 基本具备时间、地点、事情等三个要素。
( 3 ) 要短小精悍,要言不烦。
(三)展开丰实的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其结构形式有两种;
1.先后顺序。即按事情发展得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2.逻辑顺序。即按事情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如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
(四)介绍背景和结语
背景和结语是一篇消息中可有可无的内容。
1.背景:是指消息所报道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
2.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已经把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语了。